APP下载

中药学教学改革及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调查分析

2014-01-24戴王强韩彬李军赵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中药学制药课件

戴王强 韩彬 李军 赵越

中药学教学改革及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调查分析

戴王强 韩彬 李军 赵越

中药学历来都是中医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中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药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 检验教学效果 ,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 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以及参考项目等多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考察和分析 , 旨在检阅自编教材的优缺点 ,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帮助。

中药学 ;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考核

中药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和中医专业的必修课程 , 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掌握中药学知识对学好中医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 , 作者一直致力于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要求 , 加深教学改革 , 对在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刚刚学过这门课程的中药学 12(1)(2)班和中药制药 12(1)(2)班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 回收问卷 206 份 , 回收率 81.4%。

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指标评分和主观问题两种形式 , 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效果以及参考项目5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作出分析。

1 调查问卷内容

1. 1 教材内容 这次进行问卷调查的 4 个班分别选用了两套不同的教材。中药学 12(1)(2)班选用的是由赵越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面向 21世纪教改教材第 2版;中药制药 12(1)(2)班选用的是某规划教材。本校师生近年来一直选用由赵越主编的教改教材 , 此次分别使用不同教材进行教学 ,目的是为了检阅该教改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①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药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效果得以体现的保障 , 在教材内容上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 使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 一改中药学教学历来的枯燥乏味、课堂气氛相对沉闷的特点。通过统计 , 发现中药学 12 的学生评分高于中药制药 12 的学生。②运用智育心理理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重点突出 , 教学知识点简明扼要。针对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因材施教 , 重点讲授中药学课程中的重点理论、重点药物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此项评分基本相同。③根据记忆规律 , 进行信息编码 , 将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结合 , 对比、联系穿插进行。学习中药学的难点在于记忆 ,机械识记费时长 , 效果不佳 , 采用图表等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 , 归纳相同点、不同点等内容 , 排列整齐 , 一目了然。例如纵向比较同一章节中的药物如石膏、知母;横向比较不同章节中的药物如香薷、藿香、佩兰。再如将同一植物体的不同药用部位串联记忆 , 如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或因炮制方法不同 , 药性发生变化的药物 , 配对记忆 , 如生地、熟地 ;生姜、干姜、炮姜等。中药学 12的学生评分略高于中药制药12的学生。④利用模象直观提高学习理解的效果。中药学 12 的同学授课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 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 , 使中药学课堂教学 , 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 ;中药制药 12 的多媒体课件文字、图表、图片内容较为丰富 ,从评分结果来看低于中药学 12。⑤将中药学与方剂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 解决了两门学科脱节的问题。赵越主编的教改教材将每味药的功效、主治与配伍组方以表格的形式体现 ,一目了然 , 便于理解和记忆。并将《方剂学》273 首方剂中涉及到的该味药的方剂名称列出 , 将该药在方剂中的应用地位以君、臣、佐、使直接标注 , 体现了该中药在临床方剂中的应用情况 , 学生可有的放矢 , 对中药的主要作用加深理解 ,并通过方剂组合 , 进一步从中学习药对的配伍意义 , 因而得分情况占优。⑥系统地阐述了每类中药的含义、归经和治疗范围、性能特点、作用与适应证、配伍原则、注意事项和现代药理作用。评分大致相同。⑦概括说明每味药其功效及应用的特点。中药制药 12 的学生评分略高于中药学12的学生。⑧补充中药现代研究的内容。中药学 12的学生评分略高于中药制药 12的学生。

1. 2 教学方法 ①启发思维 , 培养能力。两位教师均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提问 , 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兴趣 , 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 得分情况大致相同。②教学方式灵活 , 教学手段先进。得分情况大致相同。③因材施教 ,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得分情况大致相同。

1. 3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 校改教材有配套 CAI 课件 (该课件被列选为卫生部 CAI课件 , 已由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出版 ), 某规划教材尚无配套多媒体课件 , 为授课教师自制。①有无多媒体课件。所有的学生在此项评分中都给了满分 , 说明多媒体课件已经在中药学教学得以普及。②多媒体课件设计选择能够创设情境 (图文并茂 ), 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校改教材配套 CAI课件以 700 余幅图片形式展示每味中药的基原、药材和饮片特征 , 中药学 12 的学生对于本项内容的评分略高于中药制药 12的学生。③多媒体课件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突出 , 在多媒体课件中也得到了体现 , 两相对比 , 得分差别比较细微。④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艺术性及适应性问题 (文字、图片、 视频动画、声音 )。校改教材配套 CAI课件运用 100 余个二维动画的形式 , 表示中药的主要作用或适应证 ;并将一些相关病证的图片、视频录入 , 如痈肿疔疮、丹毒、梅毒、疝气蛔虫等。将中药文化典故和趣闻以连环画的形式 (10 余个 )穿插在教学中 , 活跃思维和学习气氛、加深对功效的理解。中药学 12 的学生对于本项内容的评分明显高于中药制药 12 的学生。

1. 4 教学效果 ①讲课生动 , 引人入胜。两位主讲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 四个班的学生都对此项给出了很高的评分 ;②善于调控课堂氛围 , 气氛活跃。绝大多数学生对中药学的教学效果给了较高的评分。

1. 5 参考项目 ①你希望得到哪方面更多的关于中药学知识和信息 ? 学生们主要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中药 ;b.增加野外实物参观机会 ;c.中药的现代研究。②你认为最适合你的中药学教学方法是哪几种 :传统讲授法、优化式教学法 (模像直观 + 讲授 ) 、导学式教学法 (先引入问题 )、病案式教学法、自授法 (部分内容学生自讲 )、归纳法、小组研讨法。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 学生答卷形式多样 , 90% 以上的同学选择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 , 选择优化式教学法的占 87%, 归纳法的占 65%, 导学式教学法的占 46%。③你对学好中药学建议 , 在学生的答卷中 ,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a.勤奋学习 , 加强记忆;b.举办中药学知识竞赛 ;c.加强实物标本教学。d.中药学是介绍基础知识的学科 , 本学期开设的方剂学是涉及到临床运用的学科 , 两者联系密切。学生对于学习的中药学教材对本学期方剂学课程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 95% 的学生认为学好中药学是学习方剂学的基础 , 对方剂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 分析及讨论

经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 , 在涉及到评分的 17 个项目中 , 中药学 12 的学生有 8 项评分高于中药制药 12, 仅有1 项低于中药制药 12 的学生评分 , 其余 8 项得分基本相似。在进行的期终考试中 , 中药学 12(1)(2)班共 126 名学生参加考试 , 卷面成绩 85 分以上占 19.0%, 平均分 75.7 分 , 不及格2 人 , 占 1.6% ;中药学 (中药制药方向 )12(1)(2)班共 128 名学生参加考试 , 卷面成绩 85 分以上占 14.8%, 平均分 71.9 分 ,不及格 6 人 , 占 4.7%。

作者认为 ,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材内容、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合理优化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于教学实践中 , 将电脑多媒体制作科技、绘画艺术、flash 动画、中药文化及传统中医药学融和 , 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中药学枯燥无味 , 不容易记忆 , 抽象的功效主治难以理解的根本问题 , 使得学生学习中药学课程兴趣浓厚 ,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的教材 , 内容丰富 , 信息量大 , 除文字部分外还有大量的药材图片、许多 flash 动画、中药文化趣闻和典故以及趣味总结、互动问答的课件 , 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检验、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 轻松愉快的掌握中药学知识。

结合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和调查问卷的结果 , 作者认为因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 解决长期以来中药学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忆;抽象的功效主治难以理解的根本问题。

2014-05-19]

510006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赵越

猜你喜欢

中药学制药课件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制药工程技术创新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