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2014-01-24唐利平覃淑英
唐利平 覃淑英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唐利平 覃淑英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式术的护理和健康指导要点。方法 通过对 35 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术前做好护理及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切口护理 , 观察起搏功能与感知功能 , 进行健康指导。结果 35 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 , 有 1 例并发症。结论 严密的术前术后护理、适当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心脏起搏器 ;植入式术;健康指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 ,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脏 , 使之兴奋 , 从而替代正常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1]。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发展 , 不仅越来越多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而且拯救了许多生命。本科 2010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共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35 例 , 均获成功 , 有 1例并发症 , 经处理 , 治愈出院 ,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行永久性起搏器术患者共 35 例 , 男 20 例 , 女 15 例 ;年龄 52~78 岁 ;Ⅱ度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0 例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
2 术前护理
2. 1 心理护理 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本组患者大多数存在焦虑、恐惧、担心手术费用等情绪 , 护士应了解病情 , 主动关心患者 ,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意义、方法 , 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分析手术费用的价值。消除顾虑 , 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2. 2 完善术前准备 常规作 X 线胸片、心脏彩超、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术前停抗凝药 7 d, 遵医嘱药物过敏试验 ,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 防止术后尿潴留。术前备皮 , 清洁皮肤 ,备皮时严禁损伤皮肤 , 防止术后感染。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患者出现发热 , 应及时报告医生 , 等一切正常后 , 择期手术。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及物品 , 防止患者转运过程中急需。
3 术后护理
3. 1 严密监测心电监护 患者术后回 CCU 病房心电监护48~72 h, 并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 以后护士每日描记心电图 1次 , 注意起搏频率和心率是否一致 , 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重点是起搏功能和感知功能。注意观察是否有效起搏心律 ,以便尽早发现电极移位。并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 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 有无胸闷和胸痛等不适 , 早期发现并发症 ,以便及时处理。
3. 2 卧位与活动 患者回 CCU 病房后 , 安置患者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 12 h, 不要压迫植入侧。指导患者 6 周内限制体力活动 , 植入侧手臂、肩部应避免过度活动 , 但术肢应小幅度范围活动 , 可给术肢行肌肉按摩 (避开伤口处 ), 以防关节僵硬 , 以促进血液循环 , 避免剧烈咳嗽等动作 , 防止电极移位或脱落。电极移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 90% 发生在术后 1周内 , 移位后症状明显加重 , 可出现头晕、黑朦、晕厥发生 ,心电图表现为无脉冲信号也无心室激动波 , 如有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 行手术复位。
3.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出血及感染 :术后用盐袋压迫切口 6~8 h,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及血肿 , 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3~5 d, 连续测量体温 3 d, 4 次 /d, 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和有无感染现象 , 一般术后 7~10 d 拆线。②电极移位:术后注意观察心率低于 60 次 /min, 出现术前症状 ,心电监护无起搏讯号 , 发现后及时处理。③气胸 :本组患者有 1 例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 , 行 X 线胸片检查是气胸 ,经处理后治愈出院。
3. 4 饮食及排便的护理 术后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使患者术后能得到充分营养 , 防止便秘。日常大便干燥的患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据报道 , 13% 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 , 其中 5% 患者应用药物才缓解[2]。
4 健康指导
做好患者的术后宣教。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患者大多数因年龄大 , 文化水平低 , 不注意自身的防护 , 而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 , 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宣传起搏器这方面的知识 , 一方面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顾虑 , 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另一方面 , 即使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 患者也可以基本辨识 , 从而争取治疗时间。
4. 1 保管好识别卡 介入室护士填写好起搏器识别卡 , 写明个人资料、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安装日期等 , 交给患者 ,嘱其保管好 , 出院后应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 , 以便就医或通过机场安全门时顺利通过检查。
4. 2 定期随访 最初 6 个月每月 1 次 , 以后每 3~6 个月 1 次 ,复查心电图 , 以测定起搏器功能 , 当电池即将耗尽前每周 1次。每年拍胸片 1 次 , 观察有无电极的移位、断裂、心脏穿孔等 , 若患者自觉心悸、胸闷、黑蒙等现象 , 应立即就医。
4. 3 自查自测心率 2 次 /d, 每次至少 3 min, 求其平均值并做记录 , 每分钟少于阈值心率 5 次即为异常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3]。
4. 4 避开磁场和高压电 患者出院时嘱咐患者绝对禁止进高电量、强磁场的场所 , 如不做核磁共振及各种电疗等检查。远离某些家用电器 , 以免干扰起搏功能。接听手提电话时应在起搏器对侧 , 离起搏器 30 cm 以上。
4. 5 生活指导 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应逐渐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 , 避免剧烈运动 , 装有起搏器一侧上肢应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 (如背、扛重物 , 打网球等 )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电极脱落。洗澡时勿用力搓揉埋藏起搏器处的皮肤。不要随意抚弄起搏器置入的部位。自行检查该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或出血现象 , 出现不适立即就医。患者本身若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应根据病情坚持用药 ,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小结
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近年迅速发展 , 进行起搏器植入术的人群也逐年上升。因此 , 要求护士不断更新护理观念 , 学习新的专业理论知识 , 才能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指导 , 不断探索护理方法和指导方法 , 使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1]赵俊萍 , 李雪 .安装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 2002,8(7):500-501.
[2]郑芳 , 郑敏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1303 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5, 21(2):33-34.
[3]刘森珍 , 李卫华 , 高佩音 , 等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指导 .现代医院 , 2005,5(11):73.
2014-04-15]
547000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