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干预探讨

2014-01-24於海霞鄂桂娟叶桂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光疗蓝光黄疸

於海霞 鄂桂娟 叶桂香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干预探讨

於海霞 鄂桂娟 叶桂香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 其中非结合性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 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 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 , 甚至死亡。因此对该类患儿的护理要求高 , 需要进行患儿病情的评估 , 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抚触护理以及用药和蓝光照射治疗式的各项护理 , 通过护理干预使患儿早日康复。

新生儿;黄疸 ;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 , 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1], 以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的皮肤、黏膜、巩膜黄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 , 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 , 当间接胆红素增加过高过快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 导致新生儿死亡或遗留运动及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因此 ,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 , 对于降低胆红素水平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1 新生儿黄疸的病情观察

1. 1 全面评估患儿 , 详细记录病情 评估是否存在诱发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 , 如是否早产、是否有 ABO 血型及 RH血型不合、孕母有无宫内感染史、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等。观察内容包括 :新生儿巩膜及皮肤的黄疸程度 , 出生24 h 内即出现黄疸的新生儿需高度重视;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前囟张力、肌张力以及有无尖叫、双眼凝视、抽搐等症状;新生儿的进奶次数及奶量、大便次数及时间 , 尤其是首次胎粪排出时间。

1. 2 胆红素指数的监测 每日经皮测胆红素 , 部位为额部、面颊部、胸前部 , 并取其平均值。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用药或者蓝光干预 , 并且密切关注黄疸变化情况 :①出生 1 d 内 :黄疸测试指数接近 5 mg/dl;②出生 2 d 内 :黄疸测试指数接近10 mg/dl;③出生 3 d 后 :黄疸测试指数接近 13 mg/dl。

1. 3 病理性黄疸诊断 ①出生后 24 h 内出现黄疸 , 胆红素浓度 >102.0 μmol/L; 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20.6 μmol/L,早产儿 >255.0 μmol/L;③血清结合胆红素 534.0 mmol/L;④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 >85.0 μmol/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 超过2~4 周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

2 护理措施

2. 1 开展健康教育 , 做好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儿家长对新生儿生理性、病理性黄疸认识不清 , 医护人员应向患儿家属普及新生儿黄疸疾病相关知识。对于需要蓝光治疗的患儿 ,部分家长担心蓝光照射对患儿造成伤害而拒绝蓝光照射 , 故要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 对其进行蓝光治疗的知识宣教 , 介绍光疗的优势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解除家长顾虑 , 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疗。

2. 2 做好基础护理 , 预防感染 新生儿室内要定期通风 , 消毒 , 保持空气清新 , 室内温度控制在 24~26℃ , 湿度保持在55%~65%。护理新生儿时要洗手或涂抹消毒液 , 做好脐部护理 , 保持清洁干燥 , 有渗出物时涂 75% 乙醇保持干燥 ; 有脓性渗出物时用 3% 过氧乙酸清洗 , 然后涂 2% 碘酊。每日沐浴 ,保持皮肤清洁及臀部清洁护理 , 预防红臀 ;做好眼睛、鼻腔、外耳道、口腔的清洁护理等。

2. 3 促进乳汁分泌 , 保证营养供给 新生儿在出生 2 h 内觅食反射最强烈 , 无特殊禁忌时主张生后 30 min 早接触、早吸吮 , 促进乳汁分泌 , 母乳不足时应及时添加配方乳。

2. 4 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医嘱给药 , 口服药物时温度以 30~40℃为宜。喂药时抱起新生儿 , 抬高头部 , 注意有无呕吐 , 如发生呕吐 , 立即将新生儿侧卧拍背 , 必要时用低压吸引器吸出呕吐物 , 防止窒息。

2. 5 抚触 婴儿生后第 2 天进行抚触护理 ,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的婴儿抚触法 , 由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抚触 , 按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顺序的标准抚触法进行。抚触时力度适宜 , 抚触头颈及背部用指揉法 , 四肢用挤捏法 , 抚触胸腹部时避开脐部及乳头。抚触时间 15~20 min/次 , 1 次 /d,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 , 抚触时间可逐渐增加 15~30 min, 1 次 /d。

2. 6 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护理

2. 6. 1 光疗前准备 严格掌握光疗的指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充分评估患儿病情 , 向患儿家长解释蓝光治疗的好处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 消除其顾虑 ,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检查光疗箱是否正常运作 , 保持箱内清洁 , 温度、湿度适宜 , 灯管与患儿距离为 35~40 cm。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 严禁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 , 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患儿戴好黑布眼罩 , 以防损伤视网膜 ;除会阴及肛门用尿布遮盖外 ,全身裸露 , 尽量使照射面积广。

2. 6. 2 光疗时护理 光疗期间不显性失水增多[2], 可口服或静脉补充液体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黄疸情况 , 观察新生儿有无皮疹、腹泻、呕吐等症状。光疗时每 2~4 小时测 1 次体温 , 体温过高时 , 调节箱温或者停止光疗并记录大小便的次数和性状。光照过程中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 , 每 1~2 小时翻身 1 次 , 尽量提高照射效果。

2. 6. 3 生活护理 光疗箱内采取鸟巢式护理 , 枕下垫小圈 ,在蓝光箱边缘加防护圈 , 注意保暖 , 基础操作尽量在箱内集中进行 , 防止交叉感染 , 操作前消毒双手。喂养宜少量多餐 ,喂奶后拍背并让患儿侧卧 , 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做好皮肤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及时更换尿垫。患儿在光疗过程中哭闹时 , 护理人员在排除饥饿和大小便的情况下 ,应轻轻抚摸患儿 , 为患儿提供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环境 , 满足其安全感。

2. 6. 4 光疗结束后 包好患儿并抱出箱外 , 在摘下黑眼罩时应用消毒小毛巾覆盖眼部 , 以帮助眼睛适应光亮 ;给患儿洗澡或擦身 , 观察皮肤颜色以及有无红肿、皮疹 , 观察皮肤黄染的消退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意识、四肢肌张力、吃奶等情况 , 并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 ,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 85 μmol/L, 即可出现肉眼黄疸[3]。非结合性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 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 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 , 甚至死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采用药物、光照疗法、换血、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中给予尽早的护理干预 ,开展健康教育 , 做好心理护理 , 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关键。

其中感染因素是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之一 , 做好基础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 做好新生儿臀部、脐部护理非常重要。早期母乳喂养能使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胎粪过早地排出体外 , 缩短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 降低了体内的胆红素水平 , 故鼓励早期喂养。

通过对新生儿体表抚触刺激触觉感受器及压力感受器[4],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 , 促进胃肠蠕动 , 利于胆红素经肠道排出 , 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 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增加摄入奶量 , 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提高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 , 增强抵抗力。蓝光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有效方法 , 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 , 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 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低钙血症等并发症[5], 所以要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与观察 , 患儿感觉不适哭闹时 , 进行抚触使新生儿获得安全感 ,从而避免因哭闹引起的发热、出汗 , 从而提高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

新生儿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其特殊性 , 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 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 运用严谨的护理措施 , 对新生儿出生期进行有效的干预 , 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 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 从而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1]郭霞 .84 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 2012, 10(10):358-340.

[2]唐玲 .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 2012, 18(31):123-124.

[3]黄桂娥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 , 2011, 6(18) : 145.

[4]高伟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 .临床护理 , 2012, 2(19):25-26.

[5]井丽 , 李秀梅 , 曹燕飞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 .实用医药杂志 , 2011, 28(6):528.

2014-04-14]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康体保健中心 (於海霞 ), 产科 (鄂桂娟 叶桂香 )

猜你喜欢

光疗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双面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