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措施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4-01-24张立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5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家属

张立君

护理措施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张立君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78例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各 39 例 , 所有患者均给予原发病、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 ,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 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 ,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 疗效显著。

病毒性心肌炎 ;护理措施;疗效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轻者可无症状 , 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因此临床上要尽早进行治疗 , 给予相应的护理 , 对患者实施科学规范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1], 促进患者康复 ,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显示 ,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 , 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8 月 ~2013 年 5 月在本科室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78 例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 , 两组各 39 例。对照组男 19 例 , 女 20 例 , 年龄 31~72 岁 , 平均年龄 (49.16±5.81)岁;观察组男 18 例 , 女 21 例 , 年龄 28~70 岁 ,平均年龄 (50.03±6.60)岁。治疗前两组资料相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原发病、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 ,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 4 护理方法

1. 4. 1 常规护理 入院后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 利于患者安静休息和心情舒畅 ;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 以减轻心脏负担 , 减少心肌耗氧量 , 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取端坐位或取半卧位 , 注意保暖 ;保持被褥、床单整洁、干净卫生 , 老年患者要勤翻身防止压疮的形成 , 勤拍背促使痰液的排出 ;指导患者不要用力排便 , 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1. 4. 2 心理护理 发病后患者从心理难以接受现实 , 会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 态度和蔼 , 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 倾听患者的心结所在 , 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疏导 ;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知识宣教 , 讲解疾病的病因、诱因、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 , 使他们对本病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 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 ,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 4. 3 严密监测 进行心电监护 , 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精神神志变化 , 记录 24 h 出入水量 , 以便及早判断是否有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监测心律与心率 , 以在早期发现心律失常[2]。监测心肌酶、BNP 及心电图的变化以了解有无心肌梗死及评判心力衰竭程度。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应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 以便及时处理。

1. 4. 4 用药指导 本病的常用治疗药物有抗病毒 , 营养心肌 , 提高机体免疫力 , 合并心律失常者还需要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ARB 类、ACEI类等 , 有时根据病情加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等治疗 , 如地塞米松、多巴胺、硝普钠和可达龙等特殊药物[3]。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 药物调整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缘由 ,有助于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顾虑和担忧 , 使患者更好得到治疗。

1. 5 疗效评定 显效 :临床状及体征消失 , 生化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生化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心酶谱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好转。

1. 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行 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 表示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 25 例 , 有效 9 例 , 无效 5 例 , 总有效率 87.2% ;观察组显效 31 例 , 有效 8 例 , 无效 0 例 , 总有效率 1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4]。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 主要是抗病毒及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 , 临床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掌握本病的发病原因、机制、诊断、治疗及愈后 , 还要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密切监测、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 , 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护理工作与临床治疗的有效配合可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5]。

综上所述 ,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早期给予相应的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 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 , 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1]田淑苗 , 商丽芳 .病毒性心肌炎 110 例的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 2012, 12(17):4793.

[2]江小金 .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当代医学 , 2012, 18(25): 112-113.

[3]陆琼芳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特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11, 32(11):1842-1843.

[4]郑玲燕 .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心理医生杂志 , 2012, (14):282-283.

[5]冯琴 .循证护理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上旬刊 ), 2012, 18(1):98-99.

2014-05-08]

471000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家属
一个小感染,怎么就变成心肌炎了?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