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下颌 2 个前磨牙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20 例的临床体会
2014-01-24殷玉祥
殷玉祥
拔除下颌 2 个前磨牙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20 例的临床体会
殷玉祥
目的 应用拔除 2 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 20 例 , 拔除下颌左右各 1 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 , 应用标准方丝弓进行矫治。结果 患者矫治后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 磨牙呈现Ⅲ类咬牙合关系 , 尖牙为Ⅰ类咬牙合关系 , 并且建立了基本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结论 拔除下颌 2 个前磨牙配合应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有明显的疗效。
骨性Ⅲ类错牙合 ;标准方丝弓 ;拔牙
骨性 III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 , 也是在临床矫治治疗中难度较大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是由上、下颌骨生长不均衡造成的颌间关系异常 , 表现为下颌发育过度、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两者均有 , 近中磨牙关系、前牙反牙合、Ⅲ类骨面型显著 , 下颌前突且不能后退[1]。一般认为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畸形有加重趋势 , 且治疗难度也逐渐增大[2]。成年后有时需配合外科行正牙合手术治疗[1]。有研究显示 , 在骨性Ⅲ类错牙合中有 42%~63% 含有上颌发育不足因素[3]。近年来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方法较多 , 如前方牵引、头帽颏兜、功能性矫治器或者固定矫治器配合Ⅲ类牵引等[1], 这些矫治器效果都比较好 , 各有千秋 , 而往往需综合利用会更好。对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 首选是手术治疗 , 但临床中由于手术费用高、创伤大、患者心理压力大等 , 绝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甚至完全拒绝接受手术 , 只愿意单纯的正畸方法治疗。本文通过拔除下颌左右各一个前磨牙配合标准方丝弓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探讨 ,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 2006 年 8 月 ~2012 年 12 月于泰兴市中医院口腔科要求口腔正畸的患者 , 选择符合条件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 20 例。年龄 16~26 岁 , 平均 21.4 岁 , 男 12 例 ,女 8 例。无先天性疾病史 , 无外伤史。临床上 , 上下牙列完整 ,有前牙反牙合、上颌发育不足、轻度凹面型、近中磨牙关系、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不伴有后牙反牙合。临床分析确定可手术治疗也可以通过拔牙掩饰性治疗的患者。
1. 2 矫治方法 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拔除下颌左右各一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 , 配合标准方丝弓矫治器技术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后期视情况配合Ⅲ类牵引进行治疗。拔除下颌2个前磨牙其目的是缩小下牙弓 , 上颌牙齿适度外展排齐 , 矫治结束后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头影测量方法采集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 X 线头颅侧位片 , 由作者本人在相隔 7~10 d 的时间内分两次定点描图测量 , 取两次记录的平均值 , 并使用统计软件 SPSS10.0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 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 前牙反牙合解除 , 覆牙合覆盖正常 , 磨牙近中关系 , 尖牙为中性关系 , 面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矫治时间为 1.5~2.5 年 , 平均 22 个月。上牙合后缩改善、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明显 , 患者及其家长满意。
3 讨论
本文选择了 30 例Ⅲ类骨性反牙合患者 , 探讨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 , 由于研究对象年龄均在 16 周岁以上 , 已基本过生长发育高峰期 , 所以矫正前后变化主要为拔牙所致 , 据有关文献报告 , 此类研究并不需要设置与生长发育有关的对照组[4]。对成人骨性反牙合的患者 , 治疗方案首选手术治疗。但因手术费用高、创伤大、风险高 , 因此患者不容易接受手术治疗。所以临床上大都对一些骨性反牙合的临界患者还是尝试采用单纯正畸方法进行治疗。临界患者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 , kerr 等[5]确立了 ANB 角和下切牙角手术治疗的界值 ,分 别为 -4 °和 83 °。曾祥 龙 等[6]认为 :当 ANB<-4°, IDP/ MP<69°, CV<201°, L1/MP<820 时 , 预示正畸效果受限 , 需考虑正颌治疗。本文选择的患者 0°<ANB<-3.5°, 正畸治疗效果良好 , 说明了对于临界患者的骨性反牙合 , 单纯正畸治疗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拔除下颌2个前磨牙正畸矫治后患者软硬组织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 , 下颌拔除 2 个前磨牙对骨组织的影响不大 , 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该方法只适用于轻、中度的骨性反牙合 , 严重的骨性反牙合仍需要正颌外科手术治疗[1]。矫治后下颌牙齿的变化比较显著 :下前牙内收明显 , 下唇由于下前牙的内收也随之内收而使软组织形态有较明显的改善。Costa 等[7]所报道的此类患者治疗结束后尖牙区的咬合关系和谐 , 整体咬牙合关系稳定。但是关于患者咬牙合关系的长期稳定性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拔除下颌2个前磨牙与其它拔牙模式对严重骨面型疗效各有千秋。如拔除下第二磨牙 , 包括第一磨牙在内的所有牙齿均需依次向远中移动 , 移动的距离远数目多 , 故时间长[8,9]。如拔除 1 个下切牙 , 则下颌的中缝又有不能居中现象 , 且上下牙齿的咬牙合关系不易达到尖窝锁结和咬牙合关系良好的结果[10]。如通过拔除上下颌左右各一个前磨牙 , 咬牙合要作大幅度调整 , 疗程相对较长 , 稍有不慎还易引起上颌内收过多而使面型变得更槽。而拔除下颌左右各一第一或第二前磨牙,是以上颌基本不动为基础 , 下颌依上颌咬牙合来调整 , 治疗目标容易达到 , 从而起到良好的代偿作用 , 值得临床推广。
[1]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 .第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238-244.
[2]Guyer EC, Ellis EE, McNamara JA, et al. Components of class Ⅲmalocclusion in juveniles and adolescents. Angle Orthod, 1986, 56(1):7-30.
[3]谷岩 , Bakrmkm, Hagg RU.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 口腔正畸学 , 2007, 14(3):118-122.
[4]Demir A, Uysal T, Sari Z, et al. Effects of camouflage treatment on dentofacialstructures in class II division I mandibulsr retrog-mathic patients. Eur J Orthod, 2005, 27(5):524-531.
[5]Kerr WJS, Miller S, Dawber JE.Class Ⅲ malocclusion; surgery or orthodontics. Br J Orthod, 1992, 19(1):21-24.
[6]曾祥龙 , 林久祥 , 黄金芳 .骨性前牙反牙合正畸限度的初步探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1985, 3(3):233-237.
[7]Costa Pinho TM, Ustrell Torrent JM, Correia Pinho JG. Orthodontic camouflage in the case of a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elusion. World J Orthod, 2004, 5(3):213-223.
[8]林久祥 , 谷岩 .减数下颌第二磨牙矫治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探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2006, 41(9):537-541.
[9]杨振华 , 段银钟 , 刘红 .拔除下颌第二磨牙远移第一磨牙矫牙合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2006, 54(1): 26-27.
[10]段银钟 , 张菊菊 , 李石 .拔除下切牙正畸矫治的临床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2007, 23(2):228-230.
2014-04-21]
225400 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