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肿瘤的内涵与外延探析

2014-01-24薛美平王晞星刘丽坤

中医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外延中医学正气

薛美平,王晞星,刘丽坤

(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山西 太原030012)

随着中医学的现代化,中医肿瘤病学在中医内科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将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深入地研究中医肿瘤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进行科学界定,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医肿瘤学的内涵

中医肿瘤学的内涵是在总结古今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思维特点来归纳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和致病特点,研究中医防治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并建立可靠的疗效评价体系。

中医肿瘤学的内涵,包涵了肿瘤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辨证技术、治疗思路和处方原则。肿瘤的病因可以用一句话来诠释:“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导致肿瘤。”肿瘤增殖的关键为病络。病机主要特点为:毒生病络、瘤毒阻络、瘤毒传络。因此,肿瘤治疗的主要靶点为元气化生、病络、瘤毒。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并结合长期以来的临床研究,构建出以“正邪”为总纲,以“虚痰瘀毒”为核心的中医肿瘤学基础理论框架。

1.1 肿瘤的病因

肿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参与的结果,是复杂的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细胞癌变不是由单独的细胞本身引起的,而是细胞与机体环境失调引起的;因此要找到有效控制肿瘤的方法,不能仅仅孤立地研究癌细胞的行为。单独地研究癌细胞,无论深入到什么层次,都无法从本质上解释肿瘤发生的原因,对于寻找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更是无济于事。

正气在中医学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气血阴阳的盛衰和五脏功能的强弱,它是对人体功能状态的整体概括。现代医学对其进行评定的指标主要有一般状态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和各系统的功能状态。邪气在传统医学上主要表现为痰、瘀、毒,现代医学对其进行评定的指标主要有肿瘤的大小、范围、病理分级、肿瘤发展速度,以及肿瘤标志物异常程度。正邪相争引起肿瘤的发展或消退。对肿瘤病因的分析,是治疗肿瘤的基础。

1.2 肿瘤病机

正气亏虚,气虚致脏腑功能障碍,难以有效地消除代谢产物和外来毒素,导致毒积聚在体内。正气亏虚导致运化不健,使得摄入的食物无法有效地转化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进而引起痰积、痰浊产生。正气不足还会引起行血和摄血功能下降,导致瘀血停留在体内,毒伤脉络,产生瘀血。痰瘀阻络,气化代谢通路受阻,排毒效率下降,导致毒素积累。瘤毒是独立的致病因子,是肿瘤发生的中心,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邪之极便成毒”有本质区别。瘤毒的产生会吸引痰瘀聚集,瘤毒越强则引力也越强,肿瘤的增长速度越快。采用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治疗肿瘤,是利用以毒攻毒的原理,可能会导致瘤毒加重。中医肿瘤学要实现从传统中医理论到现代科学理论的跨越,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①要对虚、痰、瘀、毒进行科学的定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②要做到对上述4 个因素进行定量描述;③要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体系进行不断补充和修正;④要实现传统中医肿瘤体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用传统中医理论描述现代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要赋予中医肿瘤科学体系以生命力,不仅能够用来指导中医实践,还要做到预测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1.3 治疗思路

中医药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其表现为:①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②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③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有助于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减轻消化系统反应,减轻放射性炎症,对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作用。④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对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⑤抑制或稳定肿瘤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使患者实现“带瘤生存”。⑥中药外用,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1]。

中医学将肿瘤的根本理解为“毒发五脏”,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内经》谓:“治病必求于本。”不仅要看到瘤块,还要兼顾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行合理、有效、规范的治疗[2]。在治疗中,如果不能全面考虑患者体质,一味地攻伐,则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损伤身体正气,减弱患者抗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在肿瘤疾病的诊治中,既要保证外在因素的治疗,又要重视提高个巩固机体的正气来抗御病邪。综合考虑,肿瘤的治疗要注重以下几点。

1.3.1 顾扶正气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扶正”是治疗的关键。在顾扶正气的基础上,运用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解毒攻毒等方法进行治疗。肾元之气只能由先天遗传获得,无法通过后天得到补充。如果脾胃不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加重元气的消耗。另外,元气消耗导致疾病的侵入,更加速元气消耗,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重视顾护脾胃功能,保护元气,扶正固本,从而促使气化正常,切断痰瘀的来源,是阻止肿瘤增长的途径之一。

1.3.2 身心同治,重在心脾

肿瘤患者不仅要在生理上承受疾病导致的各种症状折磨,还要在心理上承受沉重的压力。此二者都会导致正气的损耗。如果只关注肿瘤因素和治疗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正气的损耗,而不关注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则肿瘤治疗的疗效会大打折扣,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也无法提升。因此,在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肿瘤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减轻症状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1.3.3 长期调理,排毒为先

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要辨别其正气是否亏虚。在正气不亏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对患者服用扶正药物,会破坏机体阴阳平衡,反而对肿瘤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瘤毒是肿瘤形成、复发和转移的根源,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已经接受了治疗,正气已经恢复,接下来的治疗重点应当放在排毒、抑毒、抗毒之上,而不是一味地补充正气。

1.3.4 利尿通便,邪有出路

肿瘤的发病机制为痰瘀毒阻,是邪气战胜正气的结果。要实现祛邪,必须要先开通邪之通道。癌症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可能经常使用吗啡类止痛剂,因此经常出现便秘。便秘会导致患者浊气不降,上逆至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直接影响正气的补充,进而影响疗效。因此,临证必问二便情况,遇腹水、胸水、大便不通的情况,常运用利尿通便的药物,力求扶正攻邪,使邪有出路。

1.3.5 虫类搜络,毒品攻邪

肿瘤为气滞、痰凝、血瘀而成。《灵枢·百病始生》指出:“凝血蕴里而不散……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临床常用行气活血化痰之品,如川芎、郁金、姜黄、香附、莪术、当归、全瓜蒌、鱼腥草、海藻、浙贝母、夏枯草、僵蚕、生牡蛎。肿瘤为慢性疾病,一般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病程可能已有10 ~20 a 之久。久病入络,久病在血,恶性肿瘤之邪毒多已深入机体,采用一般的活血疗法往往作用微弱。在使用一般的活血行气药物的同时,宜加入虫类药物来治疗,如蜈蚣、全蝎、土鳖虫、蜂房、水蛭、穿山甲、地龙等。

1.4 中医学治疗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中医肿瘤学的内涵也包括对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判定中药治疗肿瘤疗效的几个方面主要在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轻在放疗和化疗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西医评价肿瘤治疗的疗效多采用WHO 实体瘤疗效标准及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两者都是以癌灶大小变化作为主要指标;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全面评估中医药作用的新的疗效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肿瘤治疗疗效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欧洲及美、加学者于2000 年制订新的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提出部分稳定(SD)病例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应作为有效评价,使欧洲的胃肠癌临床研究打开新的格局,也为建立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借鉴。中医学提出的带瘤生存与PFS 具有相似之处,通过引进现代医学统计新方法,建立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并对其进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今后肿瘤临床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正确评价中医药的作用及特点有积极的意义[3]。

2 中医肿瘤的外延

中医肿瘤学的外延包括:①基于中医药理论指导,充分吸纳和应用现代科研技术;②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③深入研究肿瘤的病因、病机、证候及中医治疗方法;④与相邻和相近的学科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相互交融,促进肿瘤防治疗效的提高,并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⑤与医学院校及优秀企业合作,整合利用优质资源,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中医肿瘤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已从简单的临床研究逐步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从简单的中药抗肿瘤实验研究进入中医药抑制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研究已涉及临床、实验、文献等领域[4]。对中医药防治肿瘤疾病的研究水平已从原来的细胞水平发展到现在的分子和基因水平。临床研究表明:目前中医药对于提高癌症患者免疫力,稳定癌细胞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经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肿瘤的主要目标是为临床医疗服务,主要研究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由于医疗成本较高,并且疾病诊治复杂,使得医学研究向着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方向发展。肿瘤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是中医肿瘤学科的重要外延。预防医学作为肿瘤学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地位越来越高。中医学向来注重疾病的预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也体现了中医学对预防医学思想的重视。应加深中医药对肿瘤预防的研究,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随着肿瘤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康复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传统康复方法,有着现代康复医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也是中医肿瘤学科急需扩大的外延部分。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肿瘤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药抗癌制剂的临床运用缺乏规范,实验研究与临床的真实情况相距太远,中药抗癌药物的研发过于强调中药单体成分研究而忽略了复方的研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与医学院校及优秀企业合作,整合利用优质资源,培养中医肿瘤的高层次人才,以临床实用为科研目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 小 结

中医肿瘤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类科技水平和认识层次的加深,以及对医学认知领域的提高,中医肿瘤的内涵与外延会不断发展。不断加强中医肿瘤的研究,科学地把握中医肿瘤学的内涵与外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李忠,刘耀,李洁,等.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中医学报,2010,25(1):10 -16.

[2]周岱翰.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现状与评析[J].新中医,2006,38(6):4 -6.

[3]李杰,林洪生,孙桂芝.中医药治疗肿瘤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展望[J].中医药学刊,2005,23(6):1077 -1079.

[4]花宝金.中医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癌症进展,2003,1(1):20 -22.

猜你喜欢

外延中医学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的硅外延炉发展历程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平面低压降肖特基二极管外延氧化工艺
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