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因制宜新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014-01-24程宏斌伍景平米雄飞钟以泽

中医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内经春夏秋冬阴阳

程宏斌,伍景平,米雄飞,钟以泽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2)

养生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率的增加等因素,如何养生渐成为各媒体的热门内容。中医之养生,或许不是养的躯壳,而是养的一种生气,养的一种个体创造神奇的勇气和智慧。本文从《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发,首以“三因”而养的观点,谈如何“养”的问题。

1 四季均要养生命之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见于《内经》。笔者理解:春夏秋冬是时间问题,阴阳是核心内容,如何养才是关键,因此如何养是整个理论的精髓所在[1]。就时间来说涵盖了所有时间。阴阳为何如此重要?值得一年四季予以关注呢?《内经》提出人或生命是“阴阳二气而已”,“生之本,本于阴阳”,故阴阳是指生命之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需养生命之气,故阴阳确实非常重要。可以得出结论:一年四季都要养生命之气,要从其根,不要伐其本。

2 春夏秋冬只是养的时间问题

一年四季中春应生,夏应长,为阳;秋应收,冬应藏,为阴。人体要保持积极健康有活力的精神意志,就得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更,顺四时之气而动。然而,这个时间养生学的观点适合所有人群吗?未必。首先,与自然界一样,人要顺四时之气而动,通常是对的,但不是不能一概而论。如随季节而南北迁徙的候鸟式的老人,确能提高生活质量。如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打个时间差转移生活地点,也确实能够能起到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这种预防治疗作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在养生命之气,也属于时间养生学的范畴,只不过属于秋冬亦养阳了。

其次,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这是一种自然之理,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但不能简单归类,认为春夏就属阳,秋冬就属阴。同时中医理论还告诉我们,阴阳是个相对问题。故简单地把人体养阴养阳问题与春夏秋冬划等号,显然与中医理论不符,还得遵循中医最大的法则: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人体阴阳是生命之气,是阴阳相互协调运动的一种状态,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处于动态的平衡,它不能简单对应春夏属阳就养生长之阳,秋冬属阴就要养收藏之阴,要依据人体的状态而定。假如阴阳平和之人,春夏秋冬的养阴养阳问题就如同养人体阴阳问题,如潮汐之涨落,调节阴阳平衡无可厚非。而假如为阴阳失衡之人,就会有虚虚实实的问题出现:如阴虚阳盛之人,春夏养阳,使阳更盛,犯实实之诫,反之则犯虚虚之诫。

最后,时间养生学的精髓是运用时间之序来指导个体养生问题,但不能机械理解为不同时间就必须得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故古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问题还得用“利于”来解释,凡利于阴阳之气者,皆属于养,春夏秋冬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宜“三因”而养

3.1 “三因”而养的关系

如上分析,已经知道春夏秋冬只是“养”的时间问题,为“因时”问题。但分春夏秋冬又不能适合所有人群,得“因人”而异。同样也不能适合所有地域的春夏秋冬,还得“因地”制宜。那么如何养呢?养当首分阴阳,阴阳既然是生命之气,两者自然“阴平阳秘”才能“精神乃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注定是养阳养阴中的核心内容。春夏秋冬所养均为养人的生命之气,故“因人”四季而养才最为关键,能统领和区分因时和因地而异的问题。

首先,春夏秋冬本身就是因时而异,这在文献中的描述的比较多,如《内经》倡导“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这里不再阐述[2]。

其次,因地而异的问题相对明确,春夏秋冬有地域之别,不是每个地方的秋冬都主收藏,也有秋冬如夏的地区,还有四季如春的地区,得因地而异。春夏秋冬的养阴养阳问题要结合人体的阴阳关系而定,人群的阴阳问题复杂,有阴偏衰、阳偏衰、阳盛、阴盛、阴阳平和等,不能简单处理,这就是所谓的因人而异,也最为复杂。又如阴盛阳衰之人,应春夏扶助阳气生长,秋冬利于阴气正常生长,勿使阴偏盛而为害,更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这里秋冬养阴就不能单纯理解了,反之亦然,不能使阳亢而为害。

3.2 “三因”中“因人”四季而养最为关键

回顾《内经》关于如何养的问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解决了因时问题,但没有联系因人和因地问题,且因人问题最为关键。正因为如此,后世医家中对这句话才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认识,提出了各自的学术观点,这些看似相反或相互矛盾的观点,也是针对这一问题的重要补充。如在饮食养生方面有下列观点:

其一、春夏宜食寒凉,秋冬宜食温热。本法主要运用于阴阳偏盛之人,春夏阳易盛,秋冬阴易盛。但本观点仅考虑到四时的寒温而调之,并未考虑体质问题,如体质属阳虚,秋冬食温热以养其阴,壮其阳是正道,然春夏焉能食寒凉以养阳?故以食物养生应考虑患者体质问题而适当调整,避免“寒凉无度,温热无度”的杀伐之举。如王冰《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注道:“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朱丹溪提出:“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如此;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但本法宜避免因寒凉、温热无度,而矫枉过正[4]。

其二、春宜甘,夏宜辛,秋宜酸,冬宜苦。本法以“顺四时而适寒暑”、“天人相应”立论。如元代邱处机《颐生集》中言:“春之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之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此种观点以四季五脏五位的五行对应学说立论,介绍了食物的阴阳属性以及性质,但仍然是忽略了体质问题,有其局限性。

其三、春夏宜食温热,秋冬宜食寒凉。本法主要运用于阴阳偏衰之人[5],应“虚则补之”从其根而培养之。如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言:“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春夏之际,阳气外越而使体内阳虚,应食温热以补外越之阳气;秋冬阳气内潜而使体内阳气盛,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应食寒凉滋阴之品养其内虚之阴。况春天寒气渐退,阳气生发,应适当食辛温之物祛散阴寒,助春阳之生发,以使生长之气绵绵不绝。秋季干燥,冬寒气渐甚,以养阴为主,可以多食寒性滋阴润肺食物,以补内伤之阴,以助收藏之气。

其四、阴阳和平之人宜食而不过,注意顾护人体阳气。《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春夏秋冬应注意调整人体的阳气,使人体阴阳平衡。无论是“春夏食温热,秋冬食寒凉”,还是“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均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阴平阳秘”。不能因春夏一味食寒凉或温热,秋冬亦不因天寒地冻而一味食温热或寒凉,应考虑个体体质,以阳气为重。上述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表面上看有相似甚至相反的学术观点,但有其共通之处:没有违背“利于阴阳之气的生长和平衡”的养阴养阳根本法则。是基于不同体质而提出,为因人而异,只不过古人未明确提出并总结。

综上,以“三因”而养的观点能全方位诠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三因”之中,因时而异为时间问题,因地而异比较明确,因人而异最为关键,且能统领因时因地问题以及解决不同时代不同中医学家的不同观点。

[1]程宏斌,伍景平,艾儒棣. 论“养”法是《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精髓[J]. 四川中医,2012,30(7):18 -20

[2]赖文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J]. 光明中医,2009,24(1):33 -34

[3]邹晓明,谷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管窥[J]. 中医杂志,2008,49(5):474 -476

[4]王红玉,李志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46 -847

猜你喜欢

内经春夏秋冬阴阳
春夏秋冬,美不胜收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春夏秋冬”的内存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