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研究对科研思维培养的启示
2014-01-23韩英
韩英
•教学园地•
干细胞研究对科研思维培养的启示
韩英
干细胞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本文围绕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要事件,探讨其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的启示。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敢于突破、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塑造其严谨治学、恪守学术道德的科研素质;从而培养科研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干细胞;iPS技术;STAP细胞;科研思维;学术道德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TSC)、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和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专能干细胞)。目前,干细胞研究已在多个热点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1999年,“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为人类十大技术发现,并名列榜首。2014年,NatureMethods杂志在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将“细胞重编程”列为过去十年对生物医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十大技术之一。
一、诱导多能干细胞,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干细胞根据其来源可分为ESC和成体干细胞。ESC是指囊胚内细胞团的干细胞,具有分化成机体所有细胞的“全能性”。目前ESC多取自胚胎或流产胎儿。虽然这些胚胎是辅助生殖的废弃物,但早期胚胎,甚至受精卵是不是生命,伦理学上颇有争议。因此,由于存在伦理学的诸多困扰,限制了ESC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成体干细胞是指那些组织或器官特异性的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究竟源自何处尚未定论,可能是源自个体发育过程中残留下来的ESC,也可能是在损伤等情况下,经过细胞重编程形成,甚至是细胞融合的结果。因此,成体干细胞突破胚层发育限制,横向分化为其他组织细胞或是成体干细胞通过诱导成为ESC,这些问题一直是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通过导入四种转录因子,使小鼠的成纤维细胞具备ESC的表型和功能。利用类似技术,2007年科学家将人皮肤细胞诱导成人ESC。由此,科学界提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的概念,即通过细胞内重新编程,使成体干细胞具备ESC的功能。成体干细胞可以突破胚层限制,分化成其他组织的功能细胞。成体干细胞的这种“横向分化”能力(即可塑性),突破了其分化能力的限制,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iPS技术热潮也使直接重编程重新得到了关注。2010年,英国科学家利用iPS技术成功将人皮肤细胞转化为肝细胞,证明了直接重编程可通过外源转录因子,直接将一种终末分化细胞转变为另一种终末分化细胞。
iPS技术所提供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并将极大地推动该领域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山中伸弥的研究成果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细胞和生物体发展的认识,因其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学术造假,堪称2014年学术界最轰动的血案。
2014年1月29日,日本学者小保方晴子在Nature同期发表了两篇关于干细胞的论文,极短时间内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反响。小保方晴子指出生物细胞存在着一种简称为STAP(stimulus-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刺激触发的万能性获得的现象。即简单地对成体细胞施加环境胁迫(酸浴),就可以使其转变为和ESC一样具有分化成多种不同细胞潜能的多能干细胞。STAP细胞成果的问世带来了一片惊叹,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怀疑。后续调查认定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论文存在蓄意造假和篡改实验数据,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继而发表的两篇文章也被Nature撤稿。随着造假事件的不断发酵,小保方晴子导师笹井芳树难以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上吊身亡。
三、对科研思维培养的启示
1.敢于突破常规,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科研工作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过程,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在特定阶段,人们的认识总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为我们发现认识误区,形成正确的科研思想提供了可能。科学研究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科研工作者要辩证的看待已报道的研究结果,对学术权威不可盲目迷信,要敢于突破前人的认识,甚至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从而寻找新启示、新思路。
2.完善学术道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道德底线和生命线,“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学术不端行为再次给学术界敲响了警钟。透过事件本身,科研人汲取的应该是更多的教训。一方面,完善学术道德体系。例如,制定学术道德政策与条例,延续学术诚信治理的依法治学传统;建立荣誉制度,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学术道德意识冲击力;重视学术考核的道德标准,严厉惩罚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提高和明确对学风建设的认识。例如:注重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求真务实的原则,自觉抵制沽名钓誉,消除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等不良学术风气;尊重知识产权和相关规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学术权益;坚持正确的学术评价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养成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真谛、灵魂,而科学创新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创新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挫折和失败,因此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要敢于承受失败,提高挫折的耐受力;要顽强拼搏,不懈地追求和获得真理。
2014-09-10)
(本文编辑:陈媛媛)
10.3877/cma.j.issn.2095-1221.2014.04.013
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韩英,Email:hanying@fmmu.edu.cn
韩英.干细胞研究对科研思维培养的启示[J/CD].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4,4(4):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