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2014-01-23杨朴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1期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23期《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作者赵金梅等)报道,为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作者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
从不同病斑上分离出了3个纯化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比对分析,3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应用BLASTn比对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致病菌为链格孢。在10 μg/mL含药PDA平板上,7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菌株的抑菌率均大于80%,分别为氟硅唑400 g/L、异菌脲 500 g/L、80%戊唑醇、10%多抗霉素 B、12.5%烯唑醇、33.5%喹啉酮和10%苯醚甲环唑。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由链格孢菌引起,氟硅唑400 g/L、异菌脲500 g/L、10%多抗霉素B和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抑菌效果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