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必要性探讨
2014-01-23燕廷淼
燕廷淼
(河南工程学院 审计处,河南 新郑 451191)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了3325万人。规模如此之大,为世界所仅有。要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变为高等教育强国之梦,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加强高校教育资源管理,提高保障能力十分重要。固定资产作为办学的物质基础,是高校重要的物质资源,而我国高校固定资产尚处于粗放管理阶段,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且频为社会所诟病。为此,要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效果,高校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高校固定资产效益审计显得十分必要。
一、何为固定资产效益审计
目前,在高校普遍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中,虽然也有涉及固定资产事项的审计内容,但尚不能称之为固定资产效益审计。而在涉及固定资产效益方面的审计工作中,也常常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方面的内容。因此,澄清什么是固定资产效益审计,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
(一)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含义
固定资产效益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期望目标的实现是否达到或超过既定标准或要求,以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是否经济、有效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1]其目的是促进期望目标的实现。
(二)固定资产效益审计与固定资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增减、使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监督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2]显然,固定资产审计与固定资产效益审计是不同的,但又有些许关联。
1.相同之处
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审计属于资产审计内容,是传统财务审计的一部分。但是,目前的固定资产审计中,往往也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内容。正如国际审计最高组织在《世界审计组织效益审计手册》中认为的那样:“即使在宪法和法律不要求最高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的国家,目前的做法也显示了一种将这种检查作为财务审计的一部分内容开展的倾向。”[3]
事实上,原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教审[1997]2号)第十一条,就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审计事项专门规定了具体的审计内容。
总之,固定资产审计包含部分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内容。
2.不同之处
固定资产审计与固定资产效益审计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审计目的不同。固定资产审计的目的是审查固定资产增减是否规范、合理合法、真实正确,审查固定资产使用是否符合规章制度等,以保障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监督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兼顾对配置合理性、使用有效性情况的监督。而固定资产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审查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评价是否达到期望目标。
(2)审计职能不同。固定资产审计具有防护性和建设性职能,以防护性为主;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具有建设性和防护性职能,以建设性为主。
(3)审计对象不同。固定资产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财会资料和财务收支活动。固定资产效益审计的审计对象则主要是各种经济资料和有关的技术经济资料,以及日常运行过程中的专业资料。
(4)审计依据不同。固定资产审计以有关法律、财经法规和制度为主要依据。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则不仅如此,还必须以所定目标、定额、技术经济指标、同行业同类指标等为依据。
总之,尽管固定资产审计包含部分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内容,但仍属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而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属于深层次的审计业务,多从经营管理层面规划审计操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固定资产效益审计不是固定资产审计可替代的。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管理分主次
目前,很多高校资产管理的基本状况是主次分明。所谓“主”就是指固定资产中的贵重仪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同时也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至于“次”就是指木器家俱等价值相对较低的固定资产,同时也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次要内容。在相当多的高校,由于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且管理中将固定资产区别对待,致使次要固定资产成了管理的盲点。毕竟,贵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再高,也不能代表全部固定资产管理就是高水平。账账、账实不符现象主要集中在所谓的次要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二)制度待丰富
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尤其是有关使用效益方面的管理制度更为少见。尽管教育部很早就颁发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同时,通过“教高司条函[2000]010/22号”文件规范了《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内容,并要求有关高校按时上报相关表格,但是评价基础数据造假现象较为普遍。至于将效益评价推广至全校固定资产,则更是不可能之事。
总之,有关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工作,尚未纳入许多高校的管理日程表,有关效益评价的管理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操作,以及效益考核等一系列事务更无制度规范。
(三)浪费现象多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其中的经济组织,我国高校成本意识和资源使用的效益意识几乎是最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可以体现:
1.存在大量闲置固定资产
首先,经过前些年的规模发展,一些高校的空间规划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校区功能设计也变化了,以至于老旧校区一时很难充分利用。例如,河南省一所高校,迁入郊区大学城办学后,其在市区内的数万平方米的图书馆、万人体育场,以及大量的教学楼等设施少有使用,致使其闲置浪费。应当说,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次,因技术进步、开设专业变化等客观因素,也使得部分高校产生了大量的闲置固定资产。但由于评估的需要,高校一般都不积极处置,致使这些闲置的固定资产越积越多。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表现得尤其突出。
2.公务配备无标准
从办公用房看,尽管国家很早就颁布有《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计投资〔1999〕225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意见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办发〔2001〕58号)等,但许多高校在分配办公用房时,仍然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从部门到个人,办公用房全部超标准。
从办公用设备看,除极个别高校有明确的配备标准外,大部分高校没有标准。同时,很多高校为了显示办学层次高、管理水平现代化,一些职能部门的办公设备,不仅要齐全而且要现代化,从办公电话、微型计算机,到大型复印机等一应俱全。
3.贵重仪器设备开工机时不足
由于各种业务考核的要求,高校争相购置贵重仪器设备,尤其是由上级机关出资购置更是如此。然而,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开工机时不足却是普遍现象。尽管教育部等上级机关要求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应有区域观念,应充分发挥贵重仪器设备在本区域内的科研教学作用,但是“我买即归我”的本位主义十分严重,缺乏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意识以及相应的管理保障措施。
4.固定资产收益流失
随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变化,一些高校非经营用固定资产转经营用固定资产纪律意识变得十分薄弱,以至于非经营用固定资产转经营用固定资产没有必要的审批手续。再加上“重钱轻物”思想的影响,一些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把关不严。例如某高校一个教研室将计算机机房变相承包给个人,由承包人负责完成学生上机课时任务和承包经营款,承包人上交的承包经营款则由教研室所属学院掌握使用。再如,高校办经济实体所用固定资产,往往与本校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分隔不清,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而分隔不清往往意味着学校利益受损。
三、高校开展固定资产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增强教育资金保障能力
我国高校具有庞大的固定资产规模,且规模在年年扩大,但现有管理状况下,固定资产流动性差,利用率普遍较低。这也是高校既缺钱又存在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
以普通高校为例,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其固定资产总值为101527251.81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达20257228.81万元(当年新增2403222.33万元)。另据国家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公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普遍提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8676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9819元,比上年增长6.0%;高职(专科)院校为6115元,比上年增长8.1%。”[4]在高校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也在不断提高,足见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视,以及高校固定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基于此,通过开展高校固定资产效益审计,促进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必将节约巨额的高等教育资金,增强其保障能力。
(二)盘活闲置固定资产,节约使用教育资金
物尽其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必将督促高校管理者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在财政资金相对紧张的条件下,高校盘活其闲置固定资产,势必将减少一定量的固定资产支出,从而达到减少教育资金的支出。同时,也可破解高校普遍存在着的“既资金紧张,又浪费严重”的怪圈。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2012年12月,新颁《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文件第五十六条还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这说明高校将提取折旧、核算成本,也说明了高校管理将逐步向精细化发展。
如前所述,高校大都有规模庞大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究竟有多少该计提折旧,有多少不该计提折旧,所计提折旧费用该计入哪项成本之中等等,一系列问题均需要澄清。例如,某校机械学院实验室一台价值近90万元的大型仪器,其基本信息显示该仪器属正常状态。很显然,通常情况下将其折旧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并无异议,但经过固定资产效益审计后方知,该仪器尘封多年,没有开机记录。此时,其折旧是否计提、如何计提,以及如何计入成本等,就需要慎重处置。否则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不利于高校的管理。
因此,高校开展固定资产效益审计,有利于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9.
[2]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EB/OL].(1997-12-31)[2014-05-28].http://www.110.com/fagui/law_165556.html.
[3]审计署外事司.国外效益审计简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103.
[4]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 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2013-10-23)[2014-05-2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90/201111/12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