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雨木冰”
——与闵宗殿先生商榷

2014-01-23王凤张世超

关键词:凝霜旧唐书雾凇

王凤,张世超

(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也谈“雨木冰”
——与闵宗殿先生商榷

王凤1, 2,张世超1

(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闵宗殿先生发表于《中国农史》(2002)的文章《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木冰”标点的商榷》一文认为,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多次记载的“雨木冰”自然现象,校点者的句读“雨,木冰”是不合理的,不该多此一点,也就是不该在“雨木冰”中间加上逗号,认为“雨”是动词,并用翔实的事例证明,“雨”作动词用时,是与后面的名词联而不分的。但考之于典籍,“雨木冰”之间应该加上逗号,只有下雨才能形成“木冰”;同时闵先生把“木冰”看成是“雾凇”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气象现象。

雨;木冰;雾凇;树介;树架;讹传

闵宗殿先生发表于《中国农史》(2002年第2期)的文章《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木冰”标点的商榷》认为[1],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多次记载的“雨木冰”自然现象,校点者的句读“雨,木冰”是不合理的,不该多此一点,也就是不该在“雨木冰”中间加上逗号,认为“雨”是动词,并用翔实的事例证明,“雨”作动词用时,是与后面的名词联而不分的:

《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2]

《汉书·五行志》:汉平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四月,“楚国雨雹,大如斧,蜚鸟死。”[3]

《春秋左传》: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冬,十月,雨雪。”[4]

《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八年(792),二月,“庚子,京师雨土。”[5]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更远一点的事例来证明: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上述所举雨粟、雨雹、雨土、雨雪等的例子说明,雨作为动词和后面的名词之间是没有逗号的,而“雨木冰”在古汉语中,雨的用法和上述事例完全相同,一用逗号点开,“雨木冰”成了“雨,木冰”,一件事变成了两件事,从构词法的角度,我们同意闵宗殿先生的见解。

《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的例文标点也应该去掉,这样才符合闵先生所说的意思:

《宋书·五行志》卷3魏文帝黄初六年(225):“正月,雨,木冰。”(该书第三册第880页,简化为三·880,下同)

晋穆帝永和八年(352):“正月乙巳,雨,木冰。”(三·881)

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十二月乙巳,雨,木冰。”(三·881)

《金史·五行志》卷23

金宣宗贞祐元年(1213)“十二月乙卯,雨,木冰。”(二·542)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十二月乙卯,雨,木冰。”(二·542)

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十二月壬中,雨,木冰。”(二·542)

但于“木冰”和“雾凇”两种不同现象的形成过程,我们不同意闵先生的说法。我们认为“雨木冰”中间应该有逗号隔开,因为只有下雨才可形成“木冰”,而不应该仅仅把“雨”理解成动词“下”。

闵先生文章中说:

木冰,古代亦称木介。《汉书·五行志上》:“今之长老名木冰为木介。介者,甲。甲,兵象也。”也叫树介。《唐会要二·杂录》:“开元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树,学者以为《春秋》雨木冰即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

我们认为闵先生引用《汉书·五行志上》的说解可通,但紧接着引用《唐会要二·杂录》中的说解便不通了。而且这里存在着古书讹传的问题。“开元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树,”就这句说,说的是雾凇这种现象,但以为是《春秋》雨木冰,则讲不通了。

闵先生在文章中接着又说:“现在称为雾凇。这是有雨或浓雾时,过冷的水滴冻结在树木表面而形成的一种较透明的冻结物,树木好像穿了甲胄一般,故古时有木介之称。严重的雾凇往往能使树木折断,而成为一种自然灾害。”

而我们则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雨和雾凇”这两种现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况且下雨只能形成“木冰”而不可能形成“雾凇”。

且看下面的记载:

《隋书·五行志》卷22:“东魏武定四年冬,天雨木冰。”(三·625)

《旧唐书·玄宗本纪》卷9:“开元二十九年(741),(十一月)己巳,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一·214)

《新唐书·五行一》卷34:“开元二十一年(733),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数日不解。”(三·875)

以上各例中出现“雨木冰”这种自然现象的时间条件是“冬、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只有在这样的时段才可能出现木冰,而这几个时段恰是我们所说的冬天,只有在天寒时才有“木冰”现象的出现。《春秋·成公十六年经》云:“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晋杜预注:“记寒过节,冰封著树。”[6]孔颖达正义曰:“正月今之仲冬,时犹有雨,未是盛寒,雨下即著树为冰,记寒甚之过其节度。《谷梁传》《公羊传》皆云雨而木冰,是冰封著树也,今世时有之。皆寒甚所致也。”杜预、孔颖达都认为寒冬下雨,雨而成冰,冰封著树也,从《春秋经》本文来看二人的说法当是可信的。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对此则有另一番说解:“木冰即气象学之雾凇,于有雾寒冷天气下,凝聚于树木枝叶,白色松散而似雪者。俗称树挂。汉人谓之‘木介’,唐人谓之‘树介’、‘树架’、‘树稼’。刘熙《释名·释天》云‘氛,粉也。润气著于草木,因寒冻凝,色白若粉之形也。’即此。”[7]我们可以看到杨伯峻先生的注和杜预、孔颖达是不相同的。杨注中并未提到下雨因天寒而冰封于树,而是从气象学的角度阐释了雾凇的形成原因及其形状,并未深入探讨“木冰”的形成和“雾凇”的形成是否相同、形状是否一致?就推论说“木冰即气象学之雾凇”,这是不够稳妥的。对于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们当采取审慎的治学态度,尽可能地列举出能查找到的各种解释[8],运用”凡同类者,举相似”的分析研究方法,这样便可能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

我们认为“木冰”并非今之气象学所说的雾凇,学者们是把本来的两种自然现象混为一谈了。从“木冰”这一现象的出现到后人的标注及近人今人的注释,一直讹传到现在,应该是从《旧唐书·让皇帝宪传》开始的:“二十九年冬,京城寒甚,凝霜封树,时学者以为《春秋》‘雨,木冰’即此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宪(唐睿宗长子李文达)见而叹曰:‘此俗谓树稼者也。谚曰:树稼,达官怕。必有大臣当之,吾其死矣’。十一月薨,时年六十三。”[9]从《旧唐书》的记叙中,我们看到在唐朝人的眼中“木冰”“树介”“树稼”成了同一种现象的不同名称。然而《旧唐书》所载“二十九年冬,京城寒甚,凝霜封树,俗谓树稼”的现象和《春秋·成公十六年经》的记载并不相同:一个是“凝霜封树”,一个是“雨下,寒,即著树为冰”,也就是形成两种现象的必要条件是不同的,一为霜(雾气遇寒成霜);一为雨,并非同一种自然现象。当时的人们不过将这“凝霜封树”的现象称作“树稼”,只是那所谓的“学者”才将它和“木冰”“树介”联系在一起。因此,这“学者”的判断并不可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见到一种事物或现象,喜欢引用古书上的记载来解释,以示博学,这种解释往往成为一种无根据的牵合。这样的事情,古书上记载的很多,此处即是一例。《新唐书·五行志》:“永徽二年十一月甲申,阴雾凝冻封树木,数日不解。刘向以为木少阳,贵臣象。此人将有害,则阴气脅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亦谓之树介,介,兵象也。”这又是一个牵合古书的例子,前面所说的是一次出现雾凇的气象物理现象,后面“刘向云云”则是把《汉书》上“得雨而冰”的“树介”拉来解释这一现象了。

闵先生也认为这种现象是雾凇,但这不符合《汉语大词典》中给“雾凇”下的定义:寒冷天,雾滴碰到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雾凇”[10]。通称树挂。明代郎瑛撰写的《七修类稿》卷五有“木冰”条:“木冰者,雨及木而凝冰,谚云木稼也;《洪范五行传》谓之木斤,主兵甲;范氏谓之木介,介,甲也,亦兵甲之象;《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何休曰:‘木者少阳,幼君之象,冰者凝阴,兵之类也,君臣将执于兵之徵。’马氏《通考》曰:‘木冰者,乃寒脅木而成冰,妖不在木也;冰花者,乃冰有异而成花,妖不在花也。’予(郎瑛)意《洪范传》、范氏解恐皆未当;何休之注因后有沙随苕丘之事之故;若《通考》虽得其理,而未申明其义。夫雨也,冰也,成花凝木也,皆气以致之;极阴之气凌脅于木,则木为受害,故不在木与花,五行之占木为少阳,刘向谓‘贵臣卿大夫之象’是也;又谚云:‘木生稼,达官怕。’亦斯之意。成化丙戌冬,京都初雾下,少顷,草木皆白,移时则枝柯皆玲珑如花矣。明春,李文达公(李宪)卒,此非其验与?”[11]郎瑛意在讨论五行术,因此把“木冰”“木稼”视为一类现象。但如果仔细读他的论述会发现,他仍然是把“木介”和“雾凇”两种现象分开来叙述的。“夫雨也,冰也”说的是“木介”,“成花凝木也”则说的是雾凇。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旧唐书》中所说的“树稼”,在这里说成了“木生稼”。这有助于我们对“树稼”一语的理解。《说文》:“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12]也就是说,禾谷所生之穗称作“稼”,雾气凝于树枝,像谷穗一般,故曰“木生稼”。

以上分析表明,既然“木冰”和“雾凇”是两种不同的现象[13],那么无论是《宋书》五行志还是《金史》五行志中的“雨,木冰”间的逗号,就没有必要去掉了,这样反而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据此,或许可以为气象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佐证,有助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古代的气象学。同时,在对古代的文化词语进行注解和考释时,一定要注意其真实性及其传承性,认真探究,不可人云亦云,我们应当学习孟子所提倡的“学则须疑”的问学精神,即学问从疑问始,没有疑问也就没有学问[14],否则容易造成古书用例的讹传,这将不利于对词语所传承的或隐或显的文化意义的探求。

[1] 闵宗殿. 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 木冰”标点的商榷[J].中国农史, 2002(2): 111.

[2] 刘文典. 淮南鸿烈集解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252.

[3] 班固. 汉书·五行志卷27中之下[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1428.

[4] 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卷7[M]. 十三经注疏本,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754.

[5] 刘煦. 旧唐书·德宗本纪卷13[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373.

[6] 杜预. 春秋左传集解[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745.

[7]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877.

[8] 张松辉, 王乐. 老子姓氏考[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 32-34.

[9] 刘煦.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3012.

[10]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 727.

[11] 郎瑛. 七修类稿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91.

[1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144.

[13] 王凤.“木冰”考[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3): 40-41.

[14] 刘剑康. 孟子学术精神论析[J]. 湖湘论坛, 2013(5): 69.

Thoughts on“Yu Mu Bing”——A discussion with Mr. Min Zongdian

WANG Feng1, 2, ZHANG Shichao1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2. Department of Arts and Sciences, Jili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Jilin 132101, China)

Mr. Min Zongdian said in his article,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unctuation of “yumubing” published in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2), that the natural phenomenon of “yumubing” which was recorded many times in“Song book” and “Jin Shi”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 was punctuated as “yu, mubing” by the proofreaders. He thought it was a wrong way to add the comma in these words because the word “yu” is used as a verb when i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llowing nouns which was proved with detailed examples in 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it is correct to add the comma in “yumubing” because “mubing” can be formed only when it rains (yu) and “yu” is used as a verb. But it is not reasonable for Mr. Min to regard the “yumubing”as “rime” because they are two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Yu; Mu Bing; rime; Shujie; Shujia; false explanation

H131

A

1672-3104(2014)01-0264-03

[编辑: 汪晓]

2013-06-24;

2013-11-20

王凤(1972-),女,吉林市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张世超(195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凝霜旧唐书雾凇
雾凇岛的“繁花”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冬至
环卫工
雾凇奇观
寒 露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七十初度
雾凇岛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