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高血压62例临床分析
2014-01-23张福英屈跃丽
张福英,屈跃丽
难治性高血压是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也比较棘手的疾病,约占高血压总患者的10%[1],患者一般都是接受了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但血压控制情况仍不理想,由此,患者对药物治疗丧失信心,更有甚者,另辟蹊径,从而进一步耽误病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本研究搜集2008年-2013年因难治性高血压至我院就诊的6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强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认识,并提高诊疗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997年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JNCⅥ)标准:已经使用5种或3种以上包括利尿剂在内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且已达最佳剂量的降压药物治疗时,血压仍未控制在1 4 0/9 0 mm Hg(1 mm Hg=0.133 k Pa)以下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经治疗未能使收缩压下降到160 mm Hg以下的患者[2]。
1.2 一般资料 2008年-2013年因难治性高血压至我院就诊6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男37例,女25例;年龄31岁~92岁,平均59岁;其中高血压1级3例,2级9例,3级50例;低危组5例,中危组8例,高危组21例,极高危组2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3例。
1.3 靶器官损害情况 主动脉夹层1例(1.61%),左室肥大24例(38.71%),左心功能不全(EF<50%)13例(20.97%),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3例(53.22%),肾功能不全23例(37.10%),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物、动脉血管缩窄10例(16.3%)。
1.4 所用降压药物 利尿剂:氢氯噻嗪、托拉塞米、吲哒帕胺、呋塞米、阿米洛利;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阿罗洛尔;钙道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α受体阻滞剂:硝普钠、乌拉地尔等;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
1.5 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 6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原因:继发性高血压8例(12.90%),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确诊)9例(14.50%),降压治疗方案不合理(包括降压药物剂量未达标,联合用药配伍不合理等)31例(50.00%),药物干扰(非甾体抗炎药、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避孕药)3例(4.84%),治疗顺应性差(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长期规律复诊)5例(8.06%)。
2 结 果
8例继发性高血压,其中肾动脉狭窄1例,后转至外院介入科治疗,失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1例接受手术治疗,另1例接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经透析治疗;嗜铬细胞瘤1例,经α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2例,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血压控制理想。有3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剩余6例血压仍不达标之外,其余患者接受相应治疗方案调整后,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3 讨 论
分析62例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经过,总结体会如下:① 应合理选择降压药。应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降压药。25例患者中,有18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配伍不合理,例如两种钙通道阻滞剂联合使用、ACEI与ARB药物的联合使用等,应避免出现。酌情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不应忽视利尿剂的使用,尤其是老年患者。②在注重个体化用药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相互抵消单一制剂的副反应,并可明显提高降压效果。尽量选择长效制剂,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氨氯地平等。可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并且避免产生血压骤降等现象。③认真排查影响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并着重解决[3]。糖尿病患者对降压药很容易发生药物抵抗。常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才能达标[4]。在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尽力使血糖、血脂、体重达标,可提高降压药的疗效,有助于血压最终达标。④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也非常重要,与患者耐性地沟通病情,阐述疾病发病机制,现有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以及各种治疗状态下疾病的转归,使患者对疾病产生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建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很有帮助。⑤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易怒、高钠饮食等。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高血压患者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认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血压控制正常后可停用降压药物。这是最危险的一点,例如对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来说,突然停药会造成反跳现象。对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来说,会增加卒中的发病率。高血压只要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这也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对难治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认识不清的基础上的,应加强医患沟通,使患者对难治性高血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是难点,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特点,灵活的使用降压药物,在药物配伍的选择上一定要合理,药物的剂量也要足够。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帮助他们认识疾病,并建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高血压防治,任重而道远。
[1] 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
[2] Kaplan NM.The 6th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report(JNC-6):New guidelines for hypertension therapy from the USA[J].Keio J Med,1998,47(2):99.
[3] Aueott L,Pcobalan A,Smith WC,et al.Effects of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obese individuals and long-term hypertension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J].Hypertension,2005,45:1035-1041.
[4] Lewis EJ,Hunsicker LG,Clarke WR,et al.Reno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angiotensin-receptor antagonist irbesartan in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due to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1,345(12):85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