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因悬疑标题的语义与语篇功能研究*
2014-01-23杨海明
杨海明 周 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510610)
提 要 本文在梳理疑问标题使用与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与关联理论角度讨论使因悬疑标题的特点。追求新颖和经济是语篇标题的共性,但使因悬疑标题进一步追求语篇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这类标题语义构成较为典型,语篇功能丰富,使用广泛,其根本原因是标题焦点“谁”背后的生命度摆度机制、关联原则和拟人管辖策略。
一、引 言
语篇标题(discourse titles)是标明文章、作品内容体现作者倾向的简短词句。而使因悬疑(causer suspense)标题是指包含了“X+VP使动+谁”结构(如“公职人员公开场合互殴尴尬了谁”)的语篇标题。生命度(animacy)层级指生命体的活力程度序列:人>群体>组织/机构/国家>行为>事件>抽象概念(Comrie 1981,沈家煊1989,王珏2004,杨海明2007)。疑问代词的生命度序列为:谁>怎么/样>什么>这/那儿>几时。摆度(throw)本指水电机组在运行时主轴围绕圆心的摆动幅度。而使因悬疑标题的焦点“谁”的指称也存在摆度,如标题“女子纪委‘捞’夫被骗1460万:其夫是谁”中“谁”特指某一个人,是基本义,无摆度;“父母陪儿找工作尴尬了谁”中“谁”涉及家长、社会、教育、儿女,摆度跨越了四个层级:人(家长、子女)、人群(社会)、行为(0)、什么(教育)。
疑问句分为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与特指问四类,在科技体文本中是非问标题如“女子职业学校应当设家事科吗?”(《职业与教育》1921年8期);特指问物的标题如“我们在展览工作中学习了什么——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工作总结之一”(《美术》1950年1期)、“‘神龛记’宣传了什么?”(《人民文学》1951年Z1期)特指问人的标题如“禁运害了谁?”(《世界知识》1954年6期);特指致使问物的标题如“种了谁家的田,荒了谁家的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9年8期);使因悬疑标题如“药品购销歪风:肥了谁?瘦了谁?”(《瞭望周刊》1993年13期)。
疑问标题的研究在20世纪50—80年代多为使用艺术与规范研究(朱伯石1952);1980到2010年间多为语法功能与动态研究(邵敬敏等2003,李媛媛2006,吴友纯2006);2010年后多为理论探索与中外比较和翻译研究(王丽丽2012)。这些研究虽有强调规范使用、关注语法功能、注重前沿理论探讨等长处,但存在研究不深、分类不细、本土理论意识薄弱等不足。而当今网络自媒体时代,评论性文本中疑问标题占44%(林荧章2007),这表明语篇标题的拟定注重互动的发展倾向非常明显。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语义、关联理论与生命度摆度角度讨论使因悬疑标题的语义构成、语篇功能与实现机制和策略。
二、使因悬疑标题的语义构成
1.标题话题X的构成
1.1 句法结构
语篇的使因悬疑标题句法结构“X+VP使动+谁”。X可以是单个名词(“节能灯尴尬了谁”)、偏正短语(“春花经济火了谁”)、动宾短语(“喊停‘无座票’尴尬了谁”)、状中短语(“一味摆阔苦了谁”)、主谓短语(“冬奥会由冷变热火了谁”)、主谓谓语单句形式(“沿海某厅局‘1年参会1068个’:会海成灾苦了谁)等。这表明X以指称性成分为主,但也不排除其他成分。
1.2 语义类型
标题话题X的语义类型大到国家战略,小到个人行为,大体上说来可分为以下八类:
表 1:“VP 使动 + 谁”的语义类型
这表明,X基本覆盖了大众生活的主要领域,总倾向是国内多于国外,现实生活多于网络通讯。
1.3 语义特征
X主要具备三个语义特征。(a)[使因性]是X的主要特征,X能致使“谁”产生VP使动结果,是事件发生的使因。(b)[事件性]是X的基本特征,X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的已然事件。(c)[公共性]是X的必有特征,X能引起关注,无论是家庭小事,还是世界大事;无论是私密的事《,还是公开的事。
推敲起来,X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致使“谁”产生VP使动结果的使因,又是“谁”所导致的结果。如“公职人员公开场合互殴尴尬了谁”中“公职人员公开场合互殴”与“谁”的因果关系可图示如下:
图1:“公职人员公开场合互殴”与“谁”的因果关系
有了这种互为因果的语义关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X就显得有很强的主观性。
2.语篇标题VP使动的构成
语篇标题VP使动主要由表认知的使动动词构成。检索自1990年以来的正式媒体语篇标题,构成这类标题的VP使动主要有三类:(a)表感知与认识,如“满意、快乐、腐败、高兴、喜、美、尴尬、忧、馋、苦”等。(b)表事态发展,如“黑、冷”等。(c)表受惠,如“肥、瘦、方便、便宜、红、旺”等。这些大都是跟人或事有关的VP使动,而处所极少,几乎没见到跟时间有关的VP使动。可以看出,使因悬疑标题中的VP使动语义为感知认识、事态发展和受惠,是因为这类标题多用于时评类语篇,评述社会热点、现象,最终目的是启迪思考。
同时,非VP使动不能构成使因悬疑标题。如“中国双人跳水祭出全新组合 大满贯荣誉簿又多了谁”、“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候选少了谁?”,这里“多”、“少”是VP存在,不表使动,因此这两例不是使因悬疑标题,而是表人或事物存在、显现或消失的标题。
2.1 焦点“谁”的指称对象
1)单指
使因悬疑标题聚焦于“谁”,既是标题的焦点也是语篇的重心所在,按语义不同可分为四类。
一是个人、群体以及人组成的实体、集体、国家等。(a)个人,如“新浪十年火了谁”(宁财神等14人);群体,如“银行刷卡手续费下调便宜了谁”(客户群体)、“婚检率仅0.016%,椰城新人不愿婚检尴尬了谁”(无,指语篇中无焦点指称的对象出现,下同)。(b)实体,如公司“美国能源革命便宜了谁”(美国的油气巨头)。(c)集体(组织方、部门、政府、社会、国家等),如“皇城根下小便尴尬了谁”(马拉松赛事组织方)、“‘小偷感谢信’尴尬了谁”(相关职能部门)、“20吨垃圾脏了谁”(无)、“‘1正14副’的政府办方便了谁”(政府自己)、“城市再现乞讨高峰尴尬了谁”(无)、“弃气烧煤蜂窝煤热销方便了谁”(政府和社会)、“中俄天然气大单便宜了谁”(中国与俄罗斯)。
二是物。(a)商品,如“中秋节火了谁?看中秋最‘火’空调推荐“(格力空调等)。(b)影视剧,如“天后离婚便宜了谁”(电视剧)。(c)网络,如“姚晨骑驴火了谁”(赶集网)。
三是事。(a)行为,如“节能灯尴尬了谁”(政府部门的盲目决策)、“家家纷纷领孩子到医院测智商尴尬了谁”(无)。(b)行为条件,如“‘最苦饭碗’”的“‘冷热不均’尴尬了谁”(政府的综合平衡与设置报考条件);“女硕士‘撒泼’尴尬了谁”(缺失做人的行为道德规范意识教育)。(c)管理,如“一碗鸭血粉丝汤88元天价尴尬了谁”(工商管理部门的价格管理)。
四是抽象概念。(a)权威,如“‘强奸疑案’伤害了谁”中的选择性执法(法律的权威)。(b)精神,如“‘黄金书’热卖冷了谁”(书中的精神)。(c)体制,如“八成农民工看病首选黑诊所尴尬了谁”(医疗体制);体系,如“‘养老底线’尴尬了谁”(子女及社会保障体系)。(d)文化,如“中国的‘干爹文化’尴尬了谁”(无)。
在这四类对象中我们还没有见到“谁”单指党团、团体、机构、机关的。
2)多指
“谁”所指对象不止一个。可以指个体的人和实体,例如,“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满意了谁”(受益车主、调查公司、4S 店)、“‘快乐女声’快乐了谁”(电视台、通信公司、选手、观众)、“公款追星乐了谁,苦了谁”(政府、百姓)、“春运车票退改签时限提前方便了谁”(票贩子、管理部门)。也可以指媒体、实体和地方,例如“冬奥会由冷变热火了谁”(社交媒体、挪威队、俄罗斯索契)。还可以指行为与物,例如“人民币不断升值便宜了谁”(出境游、海外投资、留学成本、奢侈品、进口车)。以及部门与抽象行为,例如“曹操墓、诸葛庐 三国英雄‘复辟’便宜了谁”(文化旅游部门、本土文化建设)。
二、使因悬疑标题的语篇功能
1.建构话轮
使因悬疑标题需要虚构即时话语场景(situation of utterance):假设语篇标题为发话者,语篇内容为受话者,二者问答构成话轮(Sperber and Wilson 1986、1995,何自然等2001,刘虹1992、2004,方梅2000,蒋严2008,马春燕2014)。这就需要将语篇的话题视作问题(Van Kuppevelt,J.1995:109-147),将语篇的内容视作话语(discourse)回答问题。如:
(1)a由冷变热冬奥会火了谁?(《新民晚报》20140224)
b1火了它 社交媒体 b2火了他们 挪威队 b3火了她 俄罗斯索契
c在索契,人们看到的是一只沉睡的“北极熊”已经积蓄了足够的能量,期待厚积而薄发。
例(1)a是语篇标题,以发话者身份提出疑问,聚焦于“谁”;b、c是语篇内容,b1-3回应焦点,c评述总结。此语篇由标题疑问和内容回答构成,话轮有a、b1-3及c。
(2)a公职人员公开场合互殴究竟尴尬了谁(《人民网·评论·清风时评》20140321)
b1近日,一段湖南双峰县交警在执勤过程中与车主互殴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2舆论更是将涉事民警推向了质疑的漩涡。3其实,站在公正的立场,大家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4还望当地纪委作风办和公安局治安大队进行彻查,不仅给当事双方一个交代,更是给广大百姓一个交代。5公职人员在公开场合互相殴打本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发生此次事件不仅跟其个人素质有关,但更有管理松懈、教育不严、制度疲软的问题。
c因而,笔者认为,相关部门还应适时对整个干部队伍作风来一个严厉的大整治,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之际,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才好。
例(2)a问b答构成话轮:a提出疑问聚焦于“谁”;b1-5回应:b1浓缩事件展开话题,b2指明事件发展,b3换个角度论述,b4提出希望,b5归因间接回应焦点“谁”;c展开延伸提出解决办法。
这两例代表了两种类型。(a)直接回应焦点总结型。话轮1a(因X而A了的是“谁”)→话轮2b(是b1、是b2、是b3,而且还c)。如例(1)话轮1a提出疑问并设置悬念“由冷变热冬奥会火了谁”。话轮2b回应焦点揭开悬念“火了谁”(b1社交媒体、b2挪威队、b3俄罗斯索契、c人们看到了)。(b)间接回应焦点延伸展开型。话轮 1a(因 X 而 A 了的是“谁”)→话轮 2b(b1、b2、b3、b4、b5;c)。如例(2)话轮1a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尴尬了谁”,话轮2b揭开悬念展开延伸(b1展开话题、b2事件发展、b3换角度论述、b4提出希望、b5归因回应焦点“谁”。c展开延伸)。即:
话轮1:使因悬疑标题(话题、结果、悬疑对象)
话轮2:语篇内容(直接回应型:回应焦点;间接回应型:回应并展开延伸)
2.使因悬疑
“悬疑”源于西方的侦探小说,情节多为“悬疑—侦查—破案”。语篇标题“X+A了+谁”的语义构成为:话题事件使因者(causative actor)、结果(effect)连接使因者与受影响者、聚焦于悬疑(suspense cliffhang)对象“谁”即受影响者。这与侦探小说情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较:
A现场悬疑——B侦查推理——C事件主谋(破案归因)
X事件悬疑——VP使动事件结果——“谁”是受影响者(事件归因)如标题“女副市长被骗财骗色尴尬了谁”与侦探小说定式的比较如图2所示:
图2:使因悬疑功能与侦探小说比较
所以,这类语篇标题不再执着于“标明语篇内容的词句”(《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而是借鉴侦探小说的悬疑归因结构:语篇标题置疑,内容作答,使标题具备悬疑使因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地影响读者。
3.关联转移
语篇标题用陈述句,多用来概括语篇内容,标题的重心在语篇本身,目的是使读者花最少精力了解语篇。如“老年人依靠养老保险 保证晚年经济来源”,仅从标题就可获取语篇的主要信息:老人养老要依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作用是保证养老的经济来源。
语篇标题用特指问,用来向读者提出问题,标题的重心在读者,目的是引起读者兴趣。如“晚年养老依靠谁”,这从标题获取不到语篇的主要信息,但能引起兴趣:养老到底依靠谁呢?我得看看。这吸引读者来阅读该语篇,最后得知养老要多方依靠:子女、社会、单位、自己。
陈述与疑问的不同就是关联重心的转移:由语篇内容转移到了读者。
语篇的使因悬疑标题除了有一般疑问标题的功能外,还增添了悬疑与启迪功能。如“‘养老底线’尴尬了谁”,仅看标题就会产生悬念:养老还有底线?这个底线还会“使人尴尬”?这个尴尬的人是谁呢?我不明白,我倒要看看……这就激发读者花费精力探究语篇内容。阅读后才知道“养老底线”是“南京某养老院规定入院子女必须每月探望老人一次,否则拒收”,可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得想想……
从关联角度看,这将语篇标题关联的重心由语篇内容转移到了读者,使因悬疑的手法强化了关联度。
4.引发思考
语篇的使因悬疑标题比一般疑问标题更能激起受话者的好奇心而去阅读,从而思考或回应。最终有可能建立隐性(implicit)话轮(姚晓东2013)。虽然隐性话轮可能没有表现形式,也可能因人而异,但却是客观存在,这可通过受话者的脑电波变化或问卷调查来获取。因为受话者探究语篇所付出精力、受影响大小;发话者假设是否恰当、获取的语境效果、标题与受话者是不是最大关联等都体现在隐性话轮上(沈家煊1988,何自然2001)。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受话者阅读越积极、见解越深刻、受影响时间越长,标题也就越成功。如直接回应焦点的标题“由冷变热冬奥会火了谁”:
发话者:话轮1a设置悬念,b揭开悬念“火了社交媒体……”(显性)。
受话者:话轮2(阅读后思考)“哦,俄罗斯冬奥会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影响……”(隐性)。间接回应焦点展开延伸的标题“公职人员公开场合互殴尴尬了谁”:
发话者:话轮1a设置悬念,b 揭开悬念、归因思考延伸“关注事件……认为”(显性)。
受话者:话轮2(阅读后思考)“要彻底杜绝……,除了……恐怕还要……”(隐性)。
综上所述,标题和正文构成的语篇会话结构可表示为:
发话者:标题使因悬疑+语篇内容(直接回应焦点并说明;间接回应焦点并展开延伸)(显性话轮)
受话者:阅读语篇后思考“竟然会出现这类事情,要彻底解决除了所提到的还要……)(隐性话轮)
三、实现机制与策略
1.生命度摆度机制
生命度摆度机制是使因悬疑标题功能的基础。疑问代词生命度序列为“谁>怎么/样>什么>这/那儿>几时”,可对应的序列为“人>群体>行为>物>处所>时间”。从序列角度看,“谁”指人无摆度、指“人的群体”是向下摆度、指“行为”是跨层级向下摆度。这种摆度与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矛盾,从而会产生心理落差:“谁”指什么?怎么会有这种说法?悬疑由此产生。如:
(3)手机流量不清零到底便宜了谁?(《手机看新闻》20140404)
(4)“网络黑社会”黑了谁?(《广州日报》20110525)
(5)校企分开苦了谁(《中国经营报》20031208)
(6)冬奥会由冷变热 火了谁(《新民晚报》20140225)
(7)中俄天然气大单到底便宜了谁:价格背后战略选择(《中国青年报》20140523)
例(3)“谁”指精于套餐选择的用户和运营公司(买的没有卖的精,运营公司会另设套餐圈钱)。
例(4)“谁”指网络上的竞争对手和人组成的集体。例(5)“谁”指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和公司:假冒清华同方的“李鬼公司”。例(6)“谁”指传播者与传播工具(社交媒体)、人的集体(挪威冰壶队)、处所(俄罗斯索契)。例(7)“谁”指中国和俄罗斯。这些大都是向下摆度而产生悬念。
这表明指人疑问代词“谁”向下摆度指称低生命度层级的对象就会产生落差,同时也伴随着悬念,因此会激发人们的好奇从而促使受话者去探究语篇内容,找出答案。那么“谁”所指称对象的生命度层级越低,摆度就越大,语篇制作者所设置的悬念也就越大,可能引发的好奇心也就越强,促使读者探究的动力也越大,那么启迪思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正是这种生命度的摆度机制使得语篇的使因悬疑标题功能显著。
2.关联原则倾斜
语篇的使因悬疑标题、话题与焦点的关系是事件与使因者的关系,通过设置悬念促使受话者花费精力去主动处理语篇,以实现标题与受话者的最大关联(the maximization of relevance),从而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Wilson&Sperber 1986;Carston 1998)。其中遵循了最大限度地激活“互有知识”(mutual knowledge)的关联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比较三个不同关联对象的语篇标题可以看出关联原则倾斜的结果。如:
(8)a养老依靠养老保险b养老依靠谁?c“养老底线”尴尬了谁?
例(8)a语篇标题与内容关联,展示了核心信息;b标题凸显焦点养老要依靠的对象(儿女、保险公司、单位、自己);c标题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启迪思考“除了文本说的,还尴尬了……”。
3.拟人管辖策略
使因聚焦语篇标题可在语篇和受话者之间起到“关联优化语”的作用(邵宏2011):语篇制作者改变语篇标题与语篇内容的陈述角度,虚构发/受话者关系。目的是要读者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去探究语篇获取信息。那么最大限度地激活读者的相关背景,实现语篇标题与受话者之间的最大关联,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这是语篇运用使因悬疑标题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通过揣摩受话者的心理、背景和情感等来实现,而拟人化的管辖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因为把所有对象都用位于生命度序列顶端的“谁”来管辖,能实现以少统多,以个人统“人/群体/物/处所”的目的。如:
(9)冬奥会由冷变热火了谁(《新民晚报》20140225)
(10)快乐女声究竟快乐了谁?(《人民网》20090803)
(11)药品1300%的利润肥了谁?坑了谁?警醒谁?(《人民网》20100519)
例(9)“谁”指信息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人的集体、处所。例(10)“谁”指物(湖南电视台)、人(参赛选手)、群体(粉丝和观众)。例(11)“谁”指人(医生 /医药代表)、机构(药品批发部门)、物(医院)。
这些统一用“谁”指称本不属于同生命度层级的对象:人>群体>物>处所>0。能实现使因悬疑功能,从而取得语篇标题与读者的最大关联,而且还有表达新颖、简洁的作用。
四、结 语
语篇使因悬疑标题出现时间不长,尽管有时还保留概括语篇内容点明主题的痕迹,VP使动的数量有限,但话题X广泛、语义构成典型、语篇功能丰富,这正是语篇标题为了适应当今网络发达新媒体盛行、自媒体(we media)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大环境的结果。焦点“谁”的生命度摆度机制是基础,关联原则倾斜是实现途径,拟人管辖是实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