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的聚集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4-01-22张继良
张继良,胡 健
(1.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03;2.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南京210016)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还不能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国内学界对高技术服务业研究较少,特别是受相关信息缺乏限制,对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特征、主要影响因素缺乏认识,不利于发挥高技术服务业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因此,本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进行研究。
1 概念、范围及文献研究
1.1 概念及范围
2003年科技部首次提出高技术服务业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促进产业发展、知识产品制造设计、集成创新并形成产业集聚过程中所提供的设计、组织、协调、咨询、诊断、共性技术开发平台等服务的行业。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高技术服务业明确列入八大高新技术产业。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具有高端环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等特点。要求开展8个重点领域的标准修订。
2003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高技术服务业范围,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由两大类1个小类组成。第一大类是G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第二大类是M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一小类是属于L类中的7450代码部分,即知识产权服务。2011年,根据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高技术服务业虽然还是二大类一小类,但目录顺序、名称有一些新变化:I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M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L类中的7250代码,知识产权服务。高技术服务业具体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简称信息传输),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简称软件业),知识产权服务,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简称科技推广),共计7个内部行业。与2003年不同的是,2011年将地质勘查业降级纳入到专业技术服务业中。2013年,国家统计局又提出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试行规定,明确把电子商务服务业纳入其中。发达国家主要是根据具有高技术产业特征的服务业,从高技术制造业内涵上延伸出的新行业,主要使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系统和北美行业分类系统进行划分,与我国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1.2 文献简述
高技术服务业研究目前主要涉及4个方面。(1)在行业概念、性质上,陈华鹏等提出,高技术服务业是结合高新技术为社会及个人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服务业[1]。主要包括制造业前向延伸的研发、实验、生产流程、标准技术的推广等环节,也包括后向延伸的制造业的物流、销售及相关服务业。王仰东等提出,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是为生产和市场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2]。(2)在产业互动研究上,陈守明等以上海为例,通过计量方法研究了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3]。韩东林通过产业集聚度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关联度,表明高技术产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4]。徐琪研究结果也相近[5]。但马卫红研究后认为,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6]。华广敏以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中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FDI对创新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7]。(3)在行业评价研究上,B.M.Byrne认为,高技术服务业的评价应当根据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项目评价应从服务模式、服务过程、服务能力和服务创新性4个方面展开[8]。石庆焱、苏华等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分类理解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9-10]。王仰东提出了一套高技术服务业优劣的评价方法[11]。姚正海等构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环境钻石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价[12]。(4)在集聚研究上,李勇坚对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知识共享网络、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与发展环境和服务的互补性是集聚的基础[13]。张三锋通过计算区位熵,得出信息服务业和科研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主要在东部沿海城市集聚[14]。翁朝霞同样运用区位熵法对江苏高技术服务业产业集中度进行分析[15]。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关于高技术服务业研究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文献前期主要以概念、性质、作用等定性内容居多,近年来定量分析逐步增多,从产业评价指标、方法以及高技术服务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关系等有数量不多的研究成果。对该产业集聚也尝试进行分析,对产业主要集聚方向进行初步判断,但是,由于统计资料比较匮乏,主要局限在产业内部部分行业集聚。那么,高技术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有什么不同?产业集聚形成过程的重要理论——新经济地理学能否予以解释?目前,基于集聚理论研究高技术服务业还未见到。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特征分析着手,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框架,分析影响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期望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2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分析
首先,以省级区域为单位,观察高技术服务业内部主营业务收入在三大区域分布。然后,通过区位熵和集中度计算,以定量表达集聚特征。区位熵(LQ),可用来分析高技术服务业在全国的集聚趋势;行业集中度(CR)又称行业集中率,可用来观察集聚结果。当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指标结合起来研究集聚时,就可以从趋势和结果两个方面衡量,比较客观、准确。
2.1 区域集聚分异
2.1.1 产业主要聚集在东部。根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数据分析发现(不含西藏和港澳台),高技术服务业的73.3%聚集在东部地区(表1)。其内部行业在东部的收入分布比重超过80%以上的有4个,70% ~80%的有2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科技推广服务业、互联网服务、软件业、知识产权服务位居前四位。此外,研究和试验发展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份额也超过东部地区生产总值10个百分点以上。只有信息传输服务业份额59.3%与地区生产总值58.4%份额接近。说明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要高于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
表1 区域营业收入分布比重 %Tab.1 The regional proportion of revenue distribution
具体到省域,高技术服务业主要聚集在北京、广东和上海三地,占到高技术服务业的45%。根据各省市区高技术产业所占份额,利用聚类方法进行分组,可以分为4个层次:北京聚集程度最高,占到全国近1/4(24.5%),处于第一层次;广东、上海居第二层次,广东、上海两者合计占到20.5%;第三层是东部、中部并存,以东部为主体,占到37.9%;第四层,16个以西部为主的区域,仅占有17.1%的份额。
2.1.2 多数行业正在向东部聚集。从三大区域区位熵可以看出(表2),东部地区在6个行业上大于1,表明这些行业正在向东部地区集聚,特别是科技推广服务业、软件业在东部集聚十分显著;信息传输行业与人口分布联系密切,分布较为均衡,这也与在中部、西部地区其他行业规模偏小有关。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集聚性存在显著差异。
表2 我国区域高技术服务业行业区位熵Tab.2 Regional high-tech service industry LQ in China
2.2 行业集聚程度
2.2.1 基本状况。根据行业集中度差异(表3),对高技术服务业七大行业进行分类。根据CR1,CR2,CR5值大小进行集聚性程度分类,可分为4种类型(表4)。
表3 2008年高技术服务业各行业的行业集中度 %Tab.3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high technology services industries in 2008
表4 高技术服务业行业集聚划分Tab.4 Division of high technology services industries
2.2.2 集聚性高度显著行业。该行业具有局部高度集聚特点。结合表3与表4,集聚特点最为明显的是科技推广服务业。其CR1,CR2值都是最高的,北京占全国60%以上,区位熵最大的也是北京,为2.514。主要涉及政府牵头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直接推向市场而进行的相关技术活动,农业技术推广占主导。
2.2.3 集聚性中高度显著行业。虽然互联网、软件业、研究和试验、知识产权的CR1和CR2值合计不到60%,但其CR5值非常高,基本都在70% 以上。局部集聚范围较前者有所扩大。个别区域虽然区位熵较高,集中度却不高。如研究和试验的 CR1,CR2值分别为 31.3%,45.9%,主要在北京和广东两地集聚。虽然辽宁(2.371 3)、安徽(1.870 5)区位熵较高,但是该行业在高技术服务业中规模有限,地方产业集中度不高,说明集聚规模有限。
2.2.4 集聚性中度显著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是由气象、测绘、地质勘查、环境生态监测、地震、海洋以及工程技术等构成。既有与国土资源有关也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内容。因此,集聚性介于显著与不显著之间。CR5占到54.5%,与东部GDP份额差异还有4个百分点。但区位熵差异较小,数值不到0.1。
2.2.5 集聚性不显著行业。信息传输业的 CR1,CR2,CR5值均较小,说明该行业的集聚性不明显,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如其中主要构成电信传输与人口数量相关,青海、宁夏区位熵分别为1.99,1.95,这是因为工业化程度相对滞后,其他高技术服务业水平低所致。
根据上述分析归纳出以下特征:一是高技术服务业的技术含量高,服务过程凝结了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二是高附加值。由于人力资本与科技资本的有机结合,会产生很高的附加值。三是人力资本投入高。集聚程度高的往往也是教育强省(市),可以满足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的高要求。四是人力资本高区域往往也是经济发展、人居环境优势明显区域。其从业人员一般都具有好的教育背景,其劳动力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这些特征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每个区域都能形成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良好的科技、教育是集聚的前提条件。
3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因素及模型
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特征的形成可以看出,它与高技术服务业自身特点密切相关。根据高技术服务业自身特点,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对空间距离要求趋于减弱。当地市场规模大小对高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要低于普通服务业但高于制造业,而且,需求的空间分布相对普通服务业有所弱化,因为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弥补了异地交易的缺陷;在要素投入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远远超过物质资本,从业人员之间以及他们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对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而言,劳动者及产业的集聚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张军等技术服务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空间分布以及人力资本可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6]。
基于以上判断,在交通、企业集聚等新经济地理学因子基础上,增加市场化水平、区域创新、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要因素
3.1.1 新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石是: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及冰山交易成本。克鲁格曼认为,专业化劳动力的集中、政策性引导工业集聚和技术知识的畅通交流是地区产业集聚形成的3个主要原因[17]。企业扎堆意味着形成市场规模,企业的数量多,企业就可以充分共享网络、专业劳动力市场等技术外溢,产生集聚。新经济地理学并没有完全否认或者忽略传统的经济地理的因素,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先发优势可以为产业分布的不均衡奠定基础,然后在收益递增条件下加快集聚。冰山交易成本中,当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的节约可以弥补交易费用时,会激励产业的集聚,从而保证集聚稳定。高新技术服务业属于以无形产品为主的产品,即便是有形其费用也有限。运输成本已经不能完全适用解释高技术服务业集聚,需要把信息传递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一并纳入交通运输中。
3.1.2 市场因素。市场机制是实现和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机制和手段,高技术服务业主要行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配置的。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高技术服务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自由度化和市场化发育程度较高,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程度也高,市场机制可能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因此,市场化越高,就越能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
3.1.3 创新因素。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技术和服务业相融合的结果,区域技术水平的高低是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基础,而决定区域高技术发展水平主要有区域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18],对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有着重要影响。对反映高技术服务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做相关系数分析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6 7,说明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3.1.4 人力资本。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含量高,属于人力资本高投入领域,这有别于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力资本的作用远远高于物化投入的作用。因此,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是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基础。
3.2 模型及指标构建
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模型显著性检验筛选出影响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子。
3.2.1 模型设立。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技术服务业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通过各影响因素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表5)。由于资料限制,研究采用截面数据。为消除异方差对计量结果产生有偏估计的可能,进行了数据标准化。同时,为分析高技术集聚在区域间的差异,构建反映全国、东部和中西部模型,分别检验模型主要因素的显著性。
表5 模型变量设置Tab.5 The variable settings of the model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利用全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港、澳、台)的全国经济普查年鉴和统计年鉴。在模型的选择上,将计量模型标准形式设定为:
式中:C 为常数项;α1,α2,…,α5为待估系数;μi为误差项。当i=30时,表示为全国模型;当i=11时,表示为东部地区模型;当i=19时,表示为中西部地区模型。
3.2.2 模型变量解释。①各区域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水平。采用高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例来衡量区域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程度。②区域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数量。一个区域集聚的企业数量多,必然就规模大,可提供服务量也大,可满足的客户多,客户往往也愿意来此购买。同时,企业间竞争较弱,知识溢出明显,企业扎堆能带来较高的创新收益,企业往往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业集聚溢出效应可以得到较好体现。高技术服务也具有企业集聚的特性,模型中企业数因素的预期符号为正。③空间条件。基于NEC理论的冰山交易成本角度来考虑。包含交通和信息两个方面。通过省域高速公路、航空、高技术服务中心(北京、上海和深圳)距离和互联网普及率等信息手段,标准化后根据高速公路、航空条件各占25%,互联网普及率占50%计算指数。预期符号为正。④ 市场因素。市场化程度采用樊纲研究的中国分省份的市场化指数数据[19]。该指数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衡量市场化的进展。视角丰富的市场化内涵有利于解释市场化进程与高技术服务业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⑤创新因素。通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和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这两个指标无量纲化后各取权重50%所得反映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集聚有促进作用,预期符号为正。⑥人力资本。高技术服务业的人力资本需求与一般制造业有很大区别,服务流程、服务专业化程度等隐含知识多与人力资本直接相联系。因此,专业化、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易获取性是影响高技术服务业集群区位选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从业人员以技术性劳动力为主也就是人力资本,符号预期为正。
3.3 结果分析
由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导致在区域通达性、市场化程度、区域创新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按全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3个层面分别加以分析,模型分析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模型回归系数Tab.6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the model
3.3.1 各地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看,因为能得到成本效应与生活成本效应,企业倾向于扎堆,这是一个自发循环累积的过程。但是在高技术服务业表现并不明显。企业数量与集聚甚至在全国层面上呈现反向关系,在东部、中西部地区是同向,其中在中西部地区接近10%的显著性水平,可能与东西部地区企业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有关,东部企业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小规模企业为多,两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3.3.2 空间条件。空间条件对高技术服务业集聚虽然起着正面影响,与预计是一致的,但是,在全国层面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虽已经非常接近10%水平。东部地区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交通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起着直接影响。中西部地区不显著且呈反向关系,可能与电信、地质等集聚显著性较低的行业占有较大比例有关,这些行业集聚与人口、土地面积关系较密切。
3.3.3 市场因素。预计市场化进程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可能会呈现正向关系,但在全国层面和东部层面上,呈现不显著的反向关系。东部地区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不一致,市场化程度与经济规模关系密切并不代表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发达。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需要人才、科教的强有力支撑,从而弱化了市场化进程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关系。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为吻合,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存在一致性,局部集聚与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20]。
3.3.4 创新因素。全国和东部地区显著性检验均在1%水平上显著,中西部地区在5%水平上显著,与理论预期完全一致,说明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能力本身由研发投入技术强度和每百人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合并构成,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高技术服务业也是在研发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进入快速发展期。每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人数,这是单位人力资本的强度,是开展高技术服务业的保证。没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和一批高层次的研究人员,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和集聚难以实现。因此,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高技术服务业能否集聚的主要因素。
3.3.5 人力资本集聚度。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不仅需要相对较高的人才素质,更需要形成一定规模,该行业属于劳动知识密集型行业,也正因为如此,高技术服务业一般会在人力资本富集的区域形成集聚。从检验结果看,全国在5%、中西部在1%水平上显著,东部地区仅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人力资本的集聚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在高技术服务业起步阶段,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要高于区域创新能力。
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主要取决于区域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交通、市场化进程、企业扎堆等因素影响有限,说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传统服务业集聚环境存在差异。因为信息传递手段的便捷,削弱了交通的制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于制造业的解释仅对高技术服务业部分适用,不能全盘照搬。
4 结论及启示
高技术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特征比较明显,但内部存在差异性。其中,以主要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软件业、科技服务交流和推广、计算机应用、知识产权服务等在东部地区集聚程度最高;而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电信服务业则分布较为均衡。高技术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特征有所不同,冰山交易成本中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对通过企业扎堆获得市场份额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北京、上海之外的东部、中西部人才集聚区域鼓励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在东部可重点培育像广州、南京、杭州等地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同时,在中西部人才相对集聚的西安、武汉、成都等地进行重点支持发展。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是区域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人才是关键,要有一批素质高、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力资本。因此,不可一窝蜂“遍地开花”式地盲目发展,重点应放在人才集聚区域。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联系,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要坚持企业主体原则,政府担当好支持、协调角色,既不可揠苗助长也不能顺其自然,要有的放矢,地方政府的支持性政策重点是构筑和培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1] 陈华鹏,翁端,孙德江.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化工,2006(8):1-3.
[2] 王仰东,杨跃承,赵志强.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及成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56-61.
[3] 陈守明,韩冰雪,孔德洋.知识密集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相关性:基于上海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7(1):66-69.
[4] 韩东林,曹晓禹,周冬冬.中国高技术产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拉动效应分析[J].科技进步与政策,2013(19):68-72.
[5] 徐琪.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6):45-46.
[6] 马卫红,黄繁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行业差异——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5):75-84.
[7] 华广敏.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美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中介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13(3):80-87.
[8] Byrne B 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Lisrel,Prelis,and Simplis:Basic Concepts,Applications,and Programming[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1998.
[9] 石庆焱,赵玉川.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研究[J].数据,2010(1):78-80.
[10] 苏华,方向阳,廖文杰.基于AHP的苏州市高技术服务企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60-64.
[11] 王仰东,张军,冯立.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116-118.
[12] 姚正海,张海燕.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经科学,2013(12):112-120.
[13] 李勇坚,夏杰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1(6):5-10.
[14] 张三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基于21个城市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3):21-27.
[15] 翁朝霞.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高技术服务业选择[J].特区经济,2012(5):56-58.
[16] 张军,刘晓峰,谢露露,等.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服务业[J].调研世界,2011(8):8-13.
[17]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4):83-95.
[18] 高顺成.区域创业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31-35.
[19] 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度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5-23.
[20] 许建平.我国服务业效率特征研究——基于区域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解释[J].产业经济研究,2012(1):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