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52例

2014-01-22肖小珠侯一民朱未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癌变进针生理盐水

肖小珠,侯一民,朱未波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52例

肖小珠1,侯一民2,朱未波3

内镜;黏膜切除术;结肠息肉

目前对结直肠息肉的治疗首选内镜下切除,但经内镜切除大的无蒂结直肠息肉比较困难,且容易发生结肠穿孔和出血。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治消化道扁平病灶的一项新技术,自2009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对52例结肠广基息肉行肠镜下EMR,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35~82岁,平均(61.3±9.7)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其次为腹泻,少数出现腹部绞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绒毛状腺瘤可引起粘液性腹泻。如息肉位于直肠可出现直肠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多。镜下所见为单发或多发,息肉多呈半球形,无蒂,表面光滑,颜色接近正常黏膜,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有充血、水肿、糜烂、或呈桑椹状。

1.2 治疗方法 选择病变的近端或远端的边缘进针,以近端为佳。对较浅的病灶,可于病变中央直接进针,进至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或甘油果糖(两者均含亚甲蓝和肾上腺素),于病灶边缘行黏膜下注射,将病灶抬起,与肌层分离。将平坦型病变转变为隆起型病变,有利于EMR完整切除,不容易损伤固有肌层,减少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利用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使之成为假蒂息肉,用电凝切除。生理盐水冲洗。对可能发生渗血的部位,采用止血钳、氩离子血浆凝固术等,必要时用钛夹夹闭。

术后第一个24 h最易发生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手术当日禁食、静脉补液,以后根据病情逐步恢复饮食。对穿孔、大量出血、高龄及免疫缺陷者,酌情使用抗生素。

2 结果

本组52例共分次切除71颗息肉,切缘距病灶边缘至少2 mm。病理检查证实均为完全切除。病理回报:腺瘤性息肉17例(23.9%),混合性腺瘤20例(28.1%),绒毛状腺瘤34例(47.9),1例癌变(1.4%)。切缘均为阴性。2例术后3 d继发出血,经局部处理成功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12个月内镜随访未见扁平息肉病变残留、原位复发。1例癌变者随访3年无复发和转移。

3 讨论

随着放大内镜技术的成熟、染色内镜的广泛开展及对内镜下早癌认识的提高,结肠癌起源于结肠腺瘤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大量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大多数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结果,其腺瘤-癌序列约10~15年,至少需要5年时间。

文献报道[1],直径小于1 cm的息肉样腺瘤,1%癌变;直径为1~2 cm的,则有10%恶变;大于2 cm的有35%的可能性。大肠的早癌和腺瘤样癌前病变,通常可通过肠镜下完整的病灶切除而得到治愈[2]。经典的EMR技术包括: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注射法黏膜切除术以及注射法分片黏膜切除术。其中注射法黏膜切除术已成为标准早癌治疗方法。其适用于直径<2 cm黏膜下肿瘤,无淋巴结转移,浸润度浅的早期癌,结直肠带蒂隆起型病变或表面隆起型和表面凹陷型病变。治疗早期癌与手术治疗有相同的治疗效果,患者5年生存率达80%~90%[3]。且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在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结直肠无蒂息肉具有基底广、病灶深的特点,是结直肠息肉中切除难度最大的一类病变。镜下手术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大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我们认为,内镜下直结肠无蒂息肉切除术必须要注意:⑴黏膜下注药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要注意进针部位的选择。可选择病变近端或远端的边缘进针,以近端为佳。对病变深度较浅的病灶,亦可于病变中央直接进针,深度进至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要足够量,以使整个病灶明显隆起,要使黏膜层与固有肌层分开。对直径1 cm大小的病变,一般注射2~5 mL生理盐水即可,大者可适当增加注射量。如注射量超过5 mL而病变无明显隆起,则表明进针过深,已达肌层,易致操作失败。⑵注射药物中加入肾上腺素可预防出血。因分割切除费时较长,术中需反复补充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⑶收紧圈套时,要将病变组织提起,防止圈套肌层。⑷为防止穿孔,术中常以电切为主。EMR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脏器功能损害、易于学术交流。不足之处是,受内镜下可切除组织大小的限制(<2 cm),切口边缘的电凝使得术后病理分析困难,分开切除的组织边缘可能会有肿瘤细胞残留。

[1]于娜,韦红,吴克利,等.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附2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46):78-79.

[2]张文明,沈俊,张召珍,等.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特点及治疗[J].中国肿瘤杂志,2010,20(8):621-624.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2.

[4]章亚娣,潘文胜,沈虹,等.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急诊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74-77.

(收稿:2013-02-08 修回:2014-01-26)

(责任编辑 韩洪秋)

R656.9

A

1007-6948(2014)03-0319-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4.03.039

浙江宁波健民肛肠医院(宁波 315000)

猜你喜欢

癌变进针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副乳也会癌变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牙龈炎冲洗剂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