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际指南看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

2014-01-22魏来

浙江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丙肝聚乙二醇丙型肝炎

魏来

从国际指南看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

魏来

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agents, DAAs)于2011年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是全球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口服药物的出现标志着抗病毒治疗的革命。但在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丙型肝炎筛查、关怀和治疗指南》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丙型肝炎指南的推荐意见中,PEGIFN仍是成本效益显著的治疗方案。我国正处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快速发展的时期,在DAAs尚未上市时期以及未来上市后,PEGIFN的意义值得思考和关注。

丙肝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与乙肝治疗的筚路蓝缕不同,在过去20多年中,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以来,NS3/4A蛋白酶抑制剂(PI)和NS5B核苷酸聚合酶抑制剂sofosbuvir(SOF)等抗HCV新药在欧美国家陆续上市,显著提高了抗HCV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超过90%的HCV感染者获得治愈机会。基于近期涌现的大量循证医学新证据,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在EASL年会上同时发布新版丙肝诊疗指南,几乎同期,韩国肝病研究协会(KASL)发布丙肝管理临床指南,随后,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与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也联合发布丙肝诊治推荐意见。

在所有更新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三联方案取代既往的两联方案成为基因1型HCV感染的标准方案。如WHO指南推荐,PEG IFN、RBV联合PI/SOF作为基因1型的标准方案;EASL指南对基因1型首先推荐PEG IFN、RBV联合SOF或两类PI(simeprevir、daclatasvir,联合PI方案不用于基因1a型患者);AASLD/IDSA建议,对于基因1型和4、5、6型初治、无IFN禁忌者,首选SOF联合PEG-IFN/RBV方案,simeprevir联合PEGIFN/RBV可作为HCV基因1b型、或HCV基因1a型但治疗前不存在Q80K变异者的备选方案。尽管DAA在亚洲尚未上市,PEG IFN+RBV在KASL指南中继续被推荐,但KASL已将PEG IFN、RBV联合PI的三联方案以A1级证据写进了指南。必须引起注意的是,PEG IFN还是基因1型患者抗HCV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而且,EASL考虑到不同地区收入和医疗保险的差异,提出PEG IFN/RBV方案仍有必要沿用,AASLD/IDSA指南也指出,二联方案仍可应用于对二联方案的SVR较高或存在PI治疗禁忌的基因1型患者。

PEG IFN在其他基因型HCV的治疗中也仍然占主要地位。WHO指南推荐,PEG IFN、RBC、SOF方案除用于基因1型外,也可用于基因4型患者,而对于所有基因型的经治复发(包括肝硬化)患者,simeprevir、PEG IFN、RBV方案均可选择。EASL指南对基因2型患者推荐RBV+SOF方案的同时,也推荐了PEG IFN、RBV联合SOF作为替代方案用于肝硬化和(或)经治患者。对基因3、4、5、6型患者均推荐PEG IFN、RBV、SOF的三联方案。AASLD/IDSA指南对于基因2、3型,推荐PEG IFN联合RBV或SOF的两联方案,对基因4型HCV感染者,建议给予PEG IFN、RBV联合SOF方案,也可考虑PEG IFN、RBV方案。对于尚无PI、SOF的亚洲患者,KASL的指南中对基因 2、3、6型的推荐方案均为PEGIFN联合RBV。

新近,PEGIFN家族又添了新成员,由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资助的国家Ⅰ类新药PEG-rhIFN-α2b(派格宾)由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完成,该药保留了既有的40kDPEG双链产品优良的药代特点,并通过对PEG结构及其修饰位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的抗病毒活性。其他国产制药企业的聚乙二醇干扰素也在快速发展中。

PEG-rhIFN-α2b是国产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PEG IFN,在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不弱于进口药物的抗病毒疗效。目前Ⅲ期临床试验C0158研究已经完成(NCT01581398)。C0158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慢性丙肝治疗临床研究,共纳入患者770例,也是中国第一个对慢性丙肝进行基因分型治疗的注册临床研究,研究将患者分基因2/3型、以基因1型为主的非基因2/3型两组,基因2/3型组给予PEG IFN加RBV方案治疗24周,疗效结果意向治疗(ITT)人群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85%,符合方案(PP)人群SVR88%;以基因1型为主的非基因2/3型组给予PEGIFN加RBV方案治疗48周,疗效结果ITT人群SVR70%,PP人群SVR81%。

C0158研究为丙肝规范化治疗积累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也为我国丙肝患者实现治愈梦提供新的选择。目前应依据药物经济学研究合理评价国产PEG IFN方案与进口PEG IFN方案的成本效益。未来DAAs在中国上市后,同样应依据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价PEG IFN方案与在PEG IFN基础上加用DAA以及DAA全口服方案的各种情形,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医保以及新农合管理的政策,最终选择出符合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最佳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

(本文转载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年11月19日)

作者单位:10000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猜你喜欢

丙肝聚乙二醇丙型肝炎
陶瓷助剂聚乙二醇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