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对8所高校学生党员的调查研究
2014-01-22翟文艳赵海琳
翟文艳,赵海琳,陈 靓
(中国矿业大学 a.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b.团委,江苏 徐州 221116)
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高校的育人工作无可例外地被置于新媒体环境中。在这一新的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也需要通过工作创新,提升工作成效,从而有效地实现工作目标。
以新媒体环境为条件预设,笔者选择了8所高校(其中省部属院校6所,市属院校2所;本科院校6所,专科院校2所),围绕“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0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和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形成了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现状的基本判断和对推进工作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现状
(一)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其既具有普通学生群体的共性特点,又显现出区别于普通学生的个性特点。
首先,将高校学生党员置于普通学生的视角上来看,其在政治思想上呈现以下几个共性特点:
一是思想活跃,开放性强。高校学生党员,能够凭借多样化的信息渠道获取更为丰富的新知识,形成更为宽阔的思维视角;能够凭借最具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和高校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形成更为敏锐的思维能力;能够摆脱旧有思维的限制,乐于接受一切新思维、新观念、新理论,形成开放性较强的思维习惯。在接受社会时事的各种传播方式中,29.01%的受访者将“报刊、电视宣传”作为最信任的方式,23.66%的受访者将“新媒体网络信息”作为最信任的方式。
二是崇尚自由,个性鲜明。当前,自由、平等、竞争等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社会对个人奋斗成功典型的推崇,使得高校学生党员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塑造和彰显,形成了崇尚自由、个性鲜明的思想特点。在对“个人信仰形成过程”的判断中,有64.88%的受访者认为这一过程应该是以个人意见为主,这其中还有15.43%的受访者认为“外界力量不应当参与”个人信仰的形成过程。
三是兼容并蓄,甄别力弱。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员出于对新知识、新观念的强烈渴求,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思想特点,而另一方面,他们受知识储备和政治阅历不足的限制,无法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摈除负面的信息和观点,尚未能在政治思想上形成较强的甄别遴选能力。在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方面问题形成的主要诱因”时,70.16%的受访者认为是“社会现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
四是乐于创新,动力不足。高校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乐于将个人的发展融于社会的创新。但他们思想意识中的享乐主义因素消解了其在意志品格和实践技能方面的提升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有18.52%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承受过大的社会生活压力”时,“最有可能放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将高校学生党员置于组织要求的标准上来看,其政治素质呈现以下个性特点:
一是具有高度的政治参与热情,但价值取向复杂易变。他们乐于关注并善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勇于通过自我政治意见的表达来体现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价值。但由于受到个人成长经历、意志品格和理论水平差异性的影响,在价值取向和人生信仰上又呈现出复杂易变的特点。调查中,将自己的“人生信仰”界定为“实用主义”的受访者为5.76%,有4.94%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人生信仰,甚至还有1.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人生信仰是“宗教教义”。
二是具有敏锐的政治感知能力,但理论判别素养欠缺。他们对社会时事政治普遍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善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获取信息,进而形成自己对社会政治生活独特的观点和观念。但他们忽视自身理论素养提升,对社会时政信息的思考浅尝辄止,缺乏借助科学理论进行政治判别的素养。仅有14.4%的受访者“完整阅读过”15本(篇)以上的“与党的理论知识相关的书籍”,仅有50%的受访者能对全党要坚定的“三个自信”的内容正确作答。
三是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能力,但先锋模范作用弱化。他们普遍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履行基本的政治义务。但其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弱化也折射了其理想信念的不稳定性。有70.37%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的主要区别”是“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同时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身份意识淡漠”的受访者比例达到了62.35%。
四是具有较大的政治发展潜力,但宗旨纪律意识淡漠。他们政治热情、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能力方面的优势,使得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使其能够在党的组织中被委以重任。有70.7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和普通同学相比“应当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有69.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和普通同学相比“应当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但其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淡漠的不良倾向成为其政治潜力向现实能力转化的障碍性因素。有45.8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更为典型的是,设定环境为“重大社会危机和政治事件发生时”,只有53.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一定会”“无条件服从党组织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现状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在个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一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1],信念则是“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理想、美好未来深信不疑,并把它奉为言行准则,以坚强的意志与决心锲而不舍地追求的稳定的持久的精神状态”[2]。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高校学生要树立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3],而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则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3]。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大学生党员在树立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基础上,坚定树立并积极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实践活动。
我国高校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呈现出下降趋势,出现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首先,从高校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成果的现实性来看,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总体认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但理论认知呈现表面化的趋向。从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和学生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22.22%的受访者认为在自己的个人信仰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起了主导作用,有33.3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非常明显”。在调查中,分别有54.53%和32.1%的学生党员将自己的“人生信仰”界定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但与此同时,受访者中“首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没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仍然占到18.31%的比例,只有25.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分了解”。
二是基本具备社会主义的政治自信,但实践选择呈现模糊化的趋向。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学生党员的政治自信,但仍旧未能化解其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模糊化的倾向。在评价“党成立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时候,有82.3%的受访者坚定地认为是“功大于过”;在回答“在中国共产主义能否会最终实现”的问题时,选择“一定能够实现”和“应该能够实现”的比例分别为60.49%和24.69%。但是,分别有33.54%和31.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遭受不公正的社会待遇”和“对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失去信心”的时候最有可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分别有33.13%和5.97%的受访者“在重大社会危机和政治事件发生时”,对“会不会无条件服从党组织的要求”选择了“要视情况而定”和“符合个人期望就会”。
三是主流保持入党动机的相对纯洁,但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向。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对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党员的主流保持了入党动机的相对纯洁。在调查中,25.9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加入党组织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引导”,55.56%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仰驱动”是自己“加入党组织的主要原因”。但同时,高校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也明显地呈现多元化的趋向。一方面,分别有12.55%和5.97%的受访者将“家人意愿实现”和“社会竞争需要”作为自己“加入党组织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达72.8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
其次,从高校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自身的有效性来看,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教育工作的理念相对滞后,互动沟通的力度不够。多数教育工作者未能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及其根源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依旧墨守陈规地以“权威者”和“布道者”的形象,居高临下地以命令和要求的形式对学生党员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使得双方无法通过思想观念的交流实现工作有效性的提升。而在调查中,“座谈交流”以29.01%的最高选择率成为受访者“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中,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引导方式”。
二是教育工作的内容相对单一,宣教引导的引力不强。教育工作的内容,一方面受到教育者自身理论素养和工作艺术水平的限制,还没有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的更新充实;另一方面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对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引导方式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中,29.22%的受访者将“教育内容枯燥滞后”作为位列第二的“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最应当改进的问题”。
三是教育工作的手段创新不足,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教育成效的提升,必须通过教育手段的创新,寻求到学生党员最乐于接受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而调查中,“教育手段缺乏创新”和“教育形式脱离实际”分别以45.47%和18.11%的比例,位列“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最应当改进的问题”的第一和第三位。
四是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滞后,服务保障的体系不全。多数高校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和能力素养都急需优化提升,尤其是从事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已经以7.2%的关注率成为受访者心中“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最应当改进的问题”之一。而队伍建设软硬件条件的投入不足,也影响了教育队伍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二 新媒体的特点及高校新媒体环境形成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其传播特点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首次提出。“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传播手段的革新”[4]。因此,新媒体应当是指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以数字信息为传播形式的,以有线和无线信息传播网络作为传播介质的,以数字化多媒体信息终端为信息互动收发平台的信息传播媒介。
新媒体由于其“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时效性强,可以连续流动报道,广泛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具有其他三大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5],而在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超越,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一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互联性,新媒体既能够以电子版的形式实现对传统媒体的传承,又能够基于新技术的应用拓展更多的移动信息收发平台,同时还能够实现各类平台之间点对点的信息互通、互动。二是传播对象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传播技术所决定的网络化结构,使传播网络上的任一节点上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发布,同时信息内容及其传播方案的生成不再具有固定的中心点,“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完全互动,每个参与主体都能平等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主体不能控制话语权”[6]。三是传播方式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联性,决定了其信息传递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向任何向度进行传播;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对其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进行反向反馈和多向传播。四是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冗杂性,新媒体传播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海量的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中绝大多数是未经筛选和甄别的,因此其所传播的信息又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较低的可信度。
(二)高校新媒体育人环境的形成
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得以体现。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社会交往的方式,都融入了新媒体技术的因素,“手机和网络是最受师生欢迎和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7]。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来看,在第一课堂学习之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62%的信息来自新媒体”[8],新媒体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渠道;从社会交往的方式来看,一项针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成了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沟通手段,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位居前列。而免费电子邮箱的大面积铺开,使得E-mail交流方式也获得20.1%的比例”[8],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
(三)高校新媒体环境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影响
高校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一方面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传统体系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工作体系的原有优势。
首先,高校新媒体环境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手段创新拓展了渠道。
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手段的创新,应着眼于学生党员群体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在调查中,有47.7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了解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信息”,有24.2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中,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引导方式”是“新媒体平台展示”。与此同时,还有20.99%的受访者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方面问题形成的主要诱因”归结于“高校教育工作失当引发的逆反心理”。因此,高校应借助于已经在校园内外普及应用的新媒体网络传播技术,用学生党员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教育引导信息。
其次,高校新媒体环境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创新搭建了平台。
有19.96%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网络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表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创建和运行已经成为学生党员的迫切需要。而校园内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则为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应当把握好学生党员主观需要和校园新媒体环境客观条件之间的契合点,通过新媒体教育平台的创建和运行,推进教育工作形式创新。
再次,高校新媒体环境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创新提供了支持。
高校新媒体信息平台能够支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能够利用其展示和宣传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实现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因此,在高校能够提供科学管控的前提下,高校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有助于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规模更加庞大、形式更加新颖、观念更富新意、影响更加直接的教育内容。有23.66%的受访者表示“新媒体网络信息”是其最能够信任的“社会时事信息”传播方式。
最后,高校新媒体环境部分消解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传统工作体系的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工作体系在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工作优势。分别有32.3%和24.49%的受访者将对个人信仰形成和变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归于“思想理论课堂教学”和“政工干部(含辅导员、班主任)教育”;24.69%和13.3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最有效途径”仍然是“党校课堂教育”和“教师干部面对面交流”。但高校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无论是从教师知识权威的保持,还是从信息获取渠道的占有,无论是从信息的生产、处理和传播,还是从理论观点的互动交流,都部分消解了传统工作体系的优势。调查中,有50.4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方面问题形成的诱因”是新媒体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三 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改进策略
(一)提升教、学双方的新媒体素养,运用新媒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首先,要着眼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双方都主动将新媒体平台纳入到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中。高校要通过多种学习体验活动提升双方的新媒体素养;要使双方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并且能够创造条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教育工作中的优势;要使双方认识和接受新媒体校园环境下教育学习过程中教学关系的互动转变,调整自我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其次,要着眼规则意识的树立,使双方都自觉遵守新媒体校园网络环境中的行为准则。高校要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相结合,以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为教育重点,开展新媒体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并使其树立起遵规守纪的意识,自觉遵守新媒体行为规则并主动监督和抵制他人的违规言行。
再次,要着眼使用技能的提升,使双方都不断增强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育学习的能力。高校要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借助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两种方式,逐步提升双方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技能,使其能够得心应手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学习方式。
第四,要着眼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双方都能够在利用多媒体平台的过程中探索出新的教育学习模式。高校要从政策导向上营造鼓励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推动教育学习模式创新的浓厚氛围,要聘请专业导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推动双方在教育学习的内容设计、渠道选择和成效评估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实践。
(二)推动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新媒体虚拟网络平台教育与实践服务锻炼平台的结合,实现两类教育平台优势互补
首先,从“虚”、“实”平台互补的必要性来看。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尚停留在主观的概念层面,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体验式的学习感知。而学生党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却始终无法脱离现实生活的影响。因此,要借助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通过实践锻炼的体验式学习,验证新媒体虚拟网络平台中所学所知的真实性,加深对所学所知的理解。
其次,从“虚”、“实”平台互补的可能性来看。一方面,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都已经将多媒体网络平台作为学习、交流党的理论知识,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另一方面,高校已经普遍建立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实践体验式教育引导活动提供了条件保障。同时,多数高校党务工作者也都承担了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挂职锻炼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这也为两个平台建立了互补共通的桥梁。
(三)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制度创设和实施,净化、优化教育工作的校园环境
首先,要建立促进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宣教工作体系融合的制度体系。高校要科学分析传统宣教工作体系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劣,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特点,探索和建立有利于推动两者优势互补、共通融合的导向性的制度体系,促进两者合力的发挥。
其次,要建立新媒体网络宣教体系运行的监督管控工作制度体系。高校要从制度预设上确保融合后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综合体系,能够有效过滤有害信息,能够有效引导和管控舆论导向,准确评估宣教成效,调整和优化宣教工作体系。
再次,要建立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规范及违规追责制度体系。高校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恪守网络行为规范,促进新媒体网络文明风气的营造和传播。同时,高校也要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网络言行追责制度体系,以明确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规追责的规则。
(四)整合优势资源,科学规划和推进基于校园新媒体环境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体系建设
首先,要整合物质资源,促进学生党员宣传教育工作保障体系建设。高校要按照新媒体和传统宣教工作体系融合运行的要求,将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诸如活动场地、教育教学设施和后勤保障条件等物质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实现工作可用资源的优化配组。
其次,要整合人力资源,推进学生党员宣传教育工作队伍效能提升。高校要对完成教育引导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校内外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既要注重个体优势的充分发挥,又要兼顾整体结构的合理配比。
再次,要整合品牌资源,增强学生党员宣传教育工作的受众吸引力。高校要着眼于校内和校外、网上和现实以及有形和无形等多领域、多层面的品牌资源,既要能使现有品牌资源在短期内形成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强大助推力量,又要着力创建和培育一批新的品牌资源,以确保工作成效稳步提升。
(五)持续推进专项工作的理论研究,通过动态化、常规化的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扬长避短
首先,要组织协调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和政工干部,定期开展专项工作理论研究,为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持。高校要有计划地将校内外在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具有较为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积累的政工干部吸纳到理论研究队伍中,以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基本状况、教育工作成效和工作创新方向等作为调研主题,组织开展系统化的调查研究,推动工作理论创新。
其次,要建立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成效信息集成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依据其变动情况实现工作的动态优化。高校要从新媒体网络平台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两个层面建立起能够完成相关信息初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信息集成体系,并依据这一体系的信息反馈,为教育引导工作模式的调整、创新和优化提供动态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词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5.
[2] 黄蓉生,邓卓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85.
[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Z].2004-08-26.
[4] 施欢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5.
[5] 田晓明,苗国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0-42.
[6] 孙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基于淮安市高校的问卷调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8.
[7] 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41.
[8] 高爱芳,高卫松.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