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勤疗养人员特点及疗养要点

2014-01-22杨长青王莲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特勤疗养机体

杨长青 王莲芳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541003)

特勤疗养人员特点及疗养要点

杨长青 王莲芳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541003)

特勤人员;特勤疗养;医学鉴定

海、空勤人员,航天员、潜水员,核、生化、生物武器特种人员及特种职业人员统称为特勤人员。特勤人员从事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其接触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不同,其疗养要素和一般人员疗养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归纳如下。

1 作业环境特点及影响

1.1 航天环境 失重可引起体液重新分布,电离辐射可引起急慢性放射病、致癌、致畸和对遗传的不良作用,航天作业可导致钙磷代谢呈负平衡,出现肌无力和骨质疏松,感觉功能降低,肌肉协调能力不良,工作效率、立位耐力和运动耐力下降,甚至丧失定向能力。

航天飞行过程中,因受失重、超重、辐射、噪声、振动、昼夜节律改变、狭小的生活环境、心理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可使航天员的体质下降,对各种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下降。

1.2 航空作业环境 高空缺氧可致高空病,低气压可致高空减压病,气压变化可致航空性鼻窦炎、航空性中耳炎及内脏和软组织损伤。飞机座舱内的温度、湿度、压力、气流、热辐射等因素构成的局部微小气候,对空勤人员的工作能力、飞行耐力甚至飞行安全均有显著的影响。飞机发动机舱室燃料及结构部件过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使机体产生疲劳、烦躁、恶心、头痛、心悸、气喘、肢体麻木疼痛等多种症状,随着有害物质浓度的高低,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不同有害作用。飞行加速度可使软组织及内脏器官变形移位,液体重新分布或转移,引起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等多系统功能障碍。飞行活动引起的振动急性效应引起疼痛及肺脏、心肌、胃肠道等出血,可引起脊柱压缩性骨折,慢性效应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变形和位移,易发生胃肠道与脊柱等慢性疾病与损伤。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交感神经紧张,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血压变化、血管痉挛等;可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胃功能紊乱、肌无力及代谢障碍。受气象条件、飞行经验、心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可发生飞行错觉,威胁飞行安全。

1.3 舰船作业环境 高温高湿严重时可发生中暑、热衰竭、热休克等。低温高湿易发生冻伤,肌肉、韧带、关节及周围神经的损伤。舱室有害气体可使人体产生头痛、烦躁、知觉异常等,苯、甲醛等对机体有慢性毒害作用。振动和噪声联合作用可以使职业性聋和蜗神经炎的发病率增高,加重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同时还可以引起作业人员的紧张和疲劳,导致作业技能和警觉性下降。水面舰船对人体影响较大的电离辐射是微波、紫外线和γ射线。人体反复接受低强度高频率微波辐射后,可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进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产生不良影响。皮肤受到高强度紫外线照射可产生辐射性皮炎,有时还有周身不适等反应。大剂量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长远航作业易导致机体适应不良,产生疲劳、心理障碍等,并易患刺激单调综合征、运动病等。

1.4 潜水作业环境 高气压对机体可产生气压伤、挤压伤、高压神经综合征等,离底上升过快或不当,机体还可患减压病。在海水低温环境中,若机体代偿功能不足,将出现体温降低。直肠温度低于35℃时可危及生命。在水下,视听觉的改变使潜水员的定向力、判断力发生困难。由此可造成体力消耗增加,易导致疲劳及外伤。水下冲击波可致机体水下冲击伤。黑暗环境使色觉鉴别能力受损,活动范围受限。

1.5 战略导弹作业环境 推进剂的毒性作用,可引起肼类燃料中毒、胺类燃料中毒、发烟硝酸和四氧化氮中毒。可能接触的核材料可引起急性放射性损伤、慢性放射病。一定剂量的γ射线、X射线或中子辐射人体,全身各主要器官均可发生多种损害,以造血组织、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晶状体、皮肤、睾丸、甲状腺为著,轻者致人体功能失调,重者则引起急性放射病。推进剂易燃易爆,发生爆炸时可致人体的烧伤和创伤。低温推进剂可造成严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冻伤[1]。

2 疗养要点

2.1 健康体检、健康宣教、疾病矫治及医学鉴定 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主动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定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有利于提高特勤人员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患病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体检应含心理检测,发现身心疾病及时矫治。疗养期间应加强健康宣教,增加特勤人员对疾病的了解。健康教育能提升人群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行自我调整[2]。健康鉴定是特勤疗养工作任务最重要的环节,是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特勤人员能否继续从事军队特别勤务工作的依据。在这项工作中应当严格掌握标准,认真阅读体检资料,不漏掉任何疑点,确保对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

2.2 体能锻炼 特勤人员体能训练,是紧紧围绕着飞行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而进行的训练,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体能,为提高航空、航海技术,完成作战任务,保证安全,延长工作年限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特勤人员体能训练的整个实施过程是严格的、严肃的,同时也是强制性的和贯穿整个服役期。特勤疗养期间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恢复性训练在特勤疗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训练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其疗养质量、影响其战斗力,因此特勤疗养期间科学的安排体能训练尤为重要[3]。

2.3 航空生理、心理训练 航空生理训练是飞行人员在疗养期间的一项常规训练,是通过模拟高空中种种复杂的环境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来锻炼提高飞行人员驾驭装备能力的训练。主要项目有加压供氧、低氧体验、空间定向障碍、抗荷训练等。它是提高飞行人员综合素质,保证飞行安全,增强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升飞行人员战斗力的核心技术。它对飞行人员正确应对高空飞行中突发环境恶化问题,确保飞行安全意义重大。心理训练有计划地对疗养期间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施以影响,使之形成适应飞行活动需要的心理品质,使其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以达到最适宜的程度,从而满足提高飞行作业成绩、增强身心健康需要的一种训练技术。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训练能降低军人的战斗应激反应,提高适应能力[4]。2.4 景观疗养 景观的形象具有直观的物态性、四维的时空性、全面的通感性,对大脑皮质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景观自然疗养因子作用于特勤人员精神心理方面,具有安定情绪、调节心理、焕发精神、改善功能的作用,并可减少药物用量。景观疗养适用于各种功能性疾病或心身疾患,对健康疗养人员具有健身防病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景观疗法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消除特勤人员全身性的紧张反应和身体疲劳,进而起到祛病强身、增强体质和提高工作效能的作用。景观疗法对特勤人员因脑、体力劳动所致过度紧张或心理矛盾而引起的一些身心疾病,如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功能障碍疗效更为显著[5]。

[1]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3-39.

[2]秦剑剑.飞行员疗养期间健康体检评估分析与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19-20.

[3]朱庆春,韩先伦,陈立,等.特勤疗养期间体能训练标准化流程[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2):125-127.

[4]王煜蕙,李凯,刘玉华,等.疗养期间飞行员航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估[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0-22.

[5]赵瑞祥.景观与特勤疗养[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6):485-486.

1005-619X(2014)04-0373-02

10.13517/j.cnki.ccm.2014.04.056

2013-02-20)

猜你喜欢

特勤疗养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发动机铝机体气缸表面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