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32例临床观察

2014-01-22周丰宝李富玉杜翠翠马青霞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湿疹皮损疗程

周丰宝 李富玉 杜翠翠 马青霞

(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266071;2.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疗养三科,266071)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32例临床观察

周丰宝1李富玉1杜翠翠2马青霞1

(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266071;2.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疗养三科,266071)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10—2012-10我院中医科诊治的慢性湿疹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按不同分型给予相应的中医药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口服,并外用地奈德乳膏。2周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慢性湿疹;辨证论治;临床观察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变应性皮肤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皮肤浅层,皮肤损害的特点:多形性皮疹;倾向湿润;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伴有明显或难忍的瘙痒则是本病的特征[1]。本病是皮肤病中主要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点,可见于任何年龄及性别。中医根据发病部位及形态不同又有“疮”、“旋耳疮”、“脐疮”、“肾囊风”、“四弯风”等病名[2]。

西医治疗湿疹以抗组胺药内服和皮质类固醇药物外用为主,但常有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而中医学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系统的理法方药,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医科2011-10—2012-10收治慢性湿疹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8~55岁,平均35.43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5.45年。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19~54岁,平均35.22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5.2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依据赵辨《临床皮肤病学》中诊断标准确诊[3]。患部皮肤红斑上有丘疹、抓痕、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②治疗前1周内未全身应用过中效或短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无局部外用药物者。③无其他严重内脏疾患。④能如期复诊者。

1.2.2 排除标准 ①皮损伴大量渗液的急性湿疹患者,皮损合并感染,有脓疱、脓性渗出物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月经期、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未按要求用药或中途自动放弃治疗者。⑤目前正在服用或外用其他非本课题药物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①湿热浸润型:黄芩30 g、柴胡20 g、秦艽20 g、防风15 g、土茯苓50 g、陈皮20 g、生地20 g、牡丹皮20 g、灵芝30 g、龙葵30 g、浮萍草30 g、地肤子30 g、甘草15 g;若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15 g(后下)、玄参20 g;瘙痒剧烈者,加荆芥30 g、苦参15 g、白鲜皮20 g;继发感染者,加薏米30 g、黄柏15 g、蒲公英30 g。②脾虚湿蕴型:薏米30 g、黄柏20 g、苍术20 g、陈皮20 g、厚朴20 g、茯苓30 g、桂枝15 g、防风15 g、秦艽20 g、汉防己15 g、白鲜皮20 g、甘草15 g;若湿盛渗出多时加徐长卿20 g(后下)、茵陈30 g、萆30 g;腹胀便溏者,加炒白术20 g、健莲子20 g、芡实15 g;食欲不振,纳呆者,加焦山楂30 g、炒麦芽30 g、鸡内金20 g。③血虚风燥型:生地30 g、牡丹皮20 g、赤芍20 g、夜交藤30 g、灵芝30 g、当归20 g、防风15 g、荆芥20 g、陈皮20 g、白鲜皮20 g、丹参30 g、甘草20 g;如皮损肥厚而痒者,加白蒺藜40 g、羌活15 g、紫草20 g;若皮肤干燥,脱屑明显者,加蝉蜕15 g、玄参30 g、何首乌10 g;皮肤时起水疱者,加苦参15 g、马齿苋30 g、黄芩30 g等。上述方剂皆水煎口服,1剂/d,3次/d,每次约180 mL,分早中晚3次饭后半小时温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忌食牛羊肉、螃蟹、油炸烧烤等腥荤之品;少食甜食、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1.3.2 对照组 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商品名:信敏汀,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 mg,1次/d,并外用地奈德乳膏(商品名:力言卓,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用药方法:用药前清洁患处,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每日早、中、晚各一次,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皮损、皮肤瘙痒按无、轻、中、重4级计分法。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1分,重度为3分。分别记录受试者红斑、丘疹、水疱、苔藓样变、角化脱屑和疹痒程度等症状的总积分。均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由同一个医师进行记录。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瘙痒完全消失,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随访1年未复发。②显效:皮损明显改善,瘙痒明显减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89%。③有效:皮损有所改善,瘙痒减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59%。④无效:皮损和瘙痒改善不明显,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慢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往往是由急性湿疹经过亚急性阶段转变而成,瘙痒剧烈,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和精神情志有一定关系[5]。现代医学认为,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相关,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慢性感染、内分泌异常等;外因则主要为各种致敏因素[6]。

《医宗金鉴》中记载:“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可见本病的发病以体虚为本,风湿热毒邪为标。

根据近几年治疗观察,笔者认为本病多因平素饮食不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健运失职,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或因湿热久羁,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纵观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总不离乎“风”、“湿”、“热”、“虚”,所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主要从湿热浸淫、脾虚湿蕴、血虚风燥等这3型来治疗,该疗法主要通过清热利湿、健脾除湿、滋阴养血润肤、祛风解毒止痒,以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理法方药完备,有一定的优势。如王煜莹应用祛风止痒汤[7]、曾金贵采用自拟养血散风汤[8]治疗慢性湿疹均效果明显。本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湿疹瘙痒剧烈,易于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中医治疗还是要遵循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对患者体内的热毒、湿毒进行排泄,同时由于药物具有抗过敏、抗菌消炎、调节免疫作用的双相性,故对慢性湿疹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高,针对性强,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沈丕安.现代中医免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5.

[2]金起凤,周德瑛.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93.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6.

[5]张磊,王微,楚瑞琦,等.整合式心理治疗对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7):407-408.

[6]刘彩霞.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60例[J].环球中医药杂志,2012,5(6):459-460.

[7]王煜莹.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45例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0,41(2):27.

[8]曾金贵.自拟养血散风汤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3):38-39.

1005-619X(2014)04-0345-02

10.13517/j.cnki.ccm.2014.04.035

李富玉

2013-12-17)

猜你喜欢

湿疹皮损疗程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治子宫脱垂
传染性软疣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