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味小青龙汤治疗痰饮郁肺型小儿咳喘临床举隅

2014-01-22李晓姜之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痰饮小青龙汤干姜

李晓,姜之炎

咳喘是小儿肺系疾病常见症状,属中医学“咳嗽、哮喘、肺炎喘嗽”范畴。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若治疗不当,容易导致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六味小青龙汤(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具有温肺化饮,宣肺平喘之效,用于治疗痰饮郁肺型小儿咳喘,疗效显著。

小青龙汤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之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出:“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1 徐氏儿科学术思想

徐氏儿科代表人物是徐小圃、徐仲才父子。徐氏认为,小儿以阳气为本,一旦护养失宜,寒暖失调,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发病之后,容易出现种种阳气受损之症。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主力,此在儿科尤为重要[1]。在不断的行医过程中,徐氏形成了“温清并用,注重温阳扶正,强调阴阳互根”的学术特色[2]。徐小圃认为,哮喘发作时不一定具有表证,该方意在宣肺平喘,而并非发汗解表,所以在小青龙汤基本方中去桂枝、芍药,创制六味小青龙汤,主治小儿寒喘[3]。六味小青龙汤以炙麻黄宣肺止咳平喘为君;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共为臣药;半夏燥湿化痰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运用该方以咳嗽、喘促,痰多而清稀,或咳吐泡沫样白痰,舌淡苔白,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 病例资料

病例1,董某,女,6岁。2013-04-23初诊。家长代诉:患儿2 d前因起居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喉中有痰,咳痰不畅,伴气急喘促,后出现发热,最高38.5 ℃,自行予美林退热,至外院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64×109/L,中性粒细胞43.9%,淋巴细胞43.7%,单核细胞7.10%,C反应蛋白7.59 mg/L。予美普清解痉止咳,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2 d,气急喘促略有好转,咳嗽仍作。刻下:患儿咳嗽频作,喉中有痰,咳痰不畅,气急仍有,热平,鼻流清涕,咽不痛,胃纳减,二便调,夜寐安。查体:神清,精神可,咽不红,双扁Ⅰ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可及粗湿啰音及干啰音,舌淡苔薄白腻,脉浮。既往患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此次属外感风寒,触动伏痰,痰饮郁肺,肺失宣肃。治则:温肺化饮,止咳化痰。药用:干姜3 g,炙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各2 g,制白附子、厚朴、杏仁、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5 g,甘草3 g。剂型:农本方,连服5剂。美普清继服。

2013-04-28二诊。服药5剂后,患儿咳嗽较前好转,无明显气急喘促,痰少稀薄,咽不痛,无发热,胃纳尚可,二便调,夜寐安。查体:神清,精神可,咽不红,双扁Ⅰ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治以健脾益气,止咳化痰。药用:黄芪、白术、茯苓、百部、葶苈子各5 g,干姜4 g,防风、陈皮、甘草各3 g,半夏、细辛、五味子各2 g。剂型:农本方,继服2周后,症平。

按: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素体肺脾气虚,痰饮内伏。风寒之邪入肺经,肺气不利,引动伏痰,阻于气道,故见患儿气急喘促、喉间痰鸣,故初诊以温肺化饮,止咳化痰为要。在六味小青龙汤的基础上加用制白附子燥湿化痰,莱菔子、苏子、白芥子降气化痰,厚朴行气平喘,杏仁止咳平喘。复诊时,患儿咳喘症状明显好转,标本兼治,注重调理肺脾,以黄芪、白术、防风、茯苓健脾益气,百部、葶苈子止咳化痰,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甘草止咳,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以达到清除伏痰的目的。

病例2:袁某,女,7岁。2013-11-07初诊。家长诉,患儿2周前因“肺炎”住院治疗,经治疗身热退,咳嗽明显缓解,唯喉中有痰,咯吐稀薄痰涎,咽不痛,胃纳尚可,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夜寐安。查体:神清,精神可,咽不红,双扁Ⅰ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啰音,舌淡苔薄白腻,脉滑数。此为肺炎后期,肺脾失运,痰饮郁肺,肺失宣肃。治以温肺化饮,止咳化痰。药用干姜、甘草各3 g,炙麻黄、细辛、半夏、五味子、陈皮各2 g,苏子、制白附子、薤白、茯苓、白术、葛根各5 g。剂型:农本方,连服5剂。

2013-11-12二诊。服药5剂后,患儿咳嗽已少,痰少,咽不痛,胃纳尚可,二便调,夜寐安。查体:神清,精神可,咽不红,双扁Ⅰ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啰音,舌淡苔白,薄腻,脉滑数。痰饮渐化,治拟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药予白术、茯苓、防风、黄芪、桃仁、杏仁、紫菀各5 g,陈皮、半夏、五味子各2 g,炙甘草3 g。剂型:农本方,续服2周,症平。

按:此患儿属肺炎恢复期,痰浊是小儿肺炎恢复期最常见的留邪。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患儿素体肺脾气虚,又不易自主排痰,容易遗留有久咳、痰多,导致病情迁延。初诊予六味小青龙汤温肺化饮,加用苏子止咳化痰,制白附子燥湿化痰,薤白宽胸理气化痰,茯苓、白术益气健脾,陈皮健脾燥湿,升阳涩肠。复诊时,患儿痰浊渐化,咳嗽已有所好转,痰少,再予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培土生金,陈皮、半夏燥湿化痰,桃仁、杏仁活血止咳化痰,紫菀润肺止咳,五味子敛肺止咳。

3 讨论

狭义的痰,为肺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形质可见,在喉中闻之有声;广义的痰,泛指体内津液代谢障碍,停留积聚,蕴结而成的无形且变幻多端的痰[4]。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湿浊黏滞,留伏遏阳,滞涩不散,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一旦外邪感病邪、饮食失节、情志失调、起居失常,导致病情反复,病证缠绵难愈。《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六味小青龙汤由小青龙汤化裁而来,去解表、调和营卫之桂枝、白芍,全方重在温肺化饮,宣肺平喘。在临床运用上,拓展其使用范围,对于风寒引动伏痰之小儿咳喘,亦或是肺炎后期痰饮郁肺,症见咳嗽、喘促,痰多而清稀,或咳吐泡沫样白痰,舌淡苔白,脉弦滑者,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1] 汪受传.儿科温阳学派的起源与现代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08,4(2):11-16.

[2] 徐蓉娟.徐小圃——中医儿科学术流派奠基者的学术经验简介[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编委会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209-211.

[3] 陆鸿元,徐蓉娟,郭天玲.徐小圃、徐仲才临证用药心得十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75.

[4] 胡冬裴.中医病因病机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88.

(收稿日期:2014-03-05)

猜你喜欢

痰饮小青龙汤干姜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热性作用的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