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
2014-01-22邹华玉
何 跃 邓 颖 邹华玉 刘 平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T)简称肺栓塞,是肺动脉分支被血栓或外源性栓子堵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疾病,是急性肺部疾病致死原因之一[1-2]。多层螺旋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是对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3]。检查过程辅以得当的护理干预,是造影扫描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4]。我科于2012年5月至2014 年3月对168例疑有肺动脉栓塞(其中36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复查)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肺动脉CTA检查,由于采用了得当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患者或/和家属的主动配合,其中161例(95.8 %)获得了满意的造影效果。现将有关护理及CT 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护理干预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68 例疑有肺动脉栓塞及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复查患者行CTA 检查的病例,其中男105 例, 女63 例,年龄为31~73岁, 平均55 岁。患者临床表现有胸闷、心慌、头晕、恶心、烦躁不安等。造影结果:168例中,161例图像清晰,7 例因有不同程度咳嗽,部分层面图像模糊。36 例肺动脉栓塞经溶栓或手术后复查患者,栓塞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32 例疑有肺动脉栓塞患者,有83例可见肺动脉有不同程度栓塞。
二、CTA 扫描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 机,扫描参数:120 kV,500 mA,球管旋转速度0. 5 s/r,探测器宽度40 mm,准直64×0.6 mm,螺距1.375,视野36 cm×36 c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为胸部。扫描时间为7~10 s;增强扫描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为碘海醇;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送至AW 4.5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对上述横断面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 、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等后处理,分别重组出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二维及三维图像。
三、积极的护理干预
1. 检查前详细了解病情,做好相关造影前准备: 患者送到CT 室后, 护理人员必须尽快了解患者当时的病情[5],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碘或其它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肾功能情况,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或委托人)有关CT 血管成像增强扫描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危重患者应有临床医生陪同,这样有利于解除患者的紧张心情和恐惧感,这有利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造影前先训练患者造影时呼吸配合方法和保持身体在造影时不动。
2. 造影过程操作谨慎严密: 造影前应先测量患者基础血压和脉搏,以备有反应时对比鉴别;检查前选择好易于穿刺和固定的血管作为穿刺静脉。严格消毒后,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1 cm 以上,检查回血正常后固定牢靠。患者于检查床上,两臂上举,其穿刺部位保持制动,患者腹部盖以铅围裙,减少非造影部位的辐射。应用双筒自动注射器抽取所需量的非离子造影剂浓度为350 mgI/ ml的碘海醇,需要注意的是,造影剂的吸入量应比实际使用量多5 ml左右(一般注射量50~60 ml/次),以避免注射完后空气注入血管;连接延长管排尽空气后,将注射器及延长管以45°倾斜向下,放于扫描床旁的合适位置备用。CT造影扫描时可同步于操作台上输入指令,开始注药至扫描完毕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检查完毕后,应保留静脉通道,并在CT室内至少观察30 min,以防患者出现延迟反应。结束造影后嘱咐患者回去后要多饮水,以助造影剂排出。
结 果
本组168 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CT 检查,其中161例图像达到了诊断要求;7 例因有胸痛、咳嗽而致部分层面影像模糊,但仍可诊断,无需重复造影。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副反应,仅15 例于注射完造影剂(同步进行扫描)后有心率加快和恶心感,在护理人员及时的心理干预下,患者症状逐渐减轻。
讨 论
CTA 检查是目前最便捷、快速、无创的血管成像方法,对肺动脉栓塞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应列为疑有肺栓塞患者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到安全做完CTA 检查全过程,需要全程陪同、严密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止意外发生,要确保呼吸道和输液通道的通畅[6]。造影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以下三方面是重点。
一、预防空气栓塞
因需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快速注射,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空气进入血管,而引起空气栓塞,故注射前一定要将注射器、延长管、导管针头中的空气排尽,把注射器调整为头端向下,即使有少许小气泡也会浮于稍上翘的注射器尾部[7];注射造影剂量应小于吸入高压注射器针筒的药量,注射器内残留药量应不少于5 ml。如一旦发生空气进入血管,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并通知临床医生共同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例未发生空气栓塞。
二、 预防造影剂渗漏
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压力较高,特别是长期输液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另注射压力设置不当、穿刺技术和方法、检查床移动不慎碰撞穿刺部位以及患者躁动等也都是引起造影剂外渗的常见因素。护理人员在穿刺前一定要选好穿刺血管,并固定针头及导管。注射造影剂前先快速试推注10 ml生理盐水,确认局部无渗漏且回血良好、推注通畅后,再连接造影剂导管。注射造影剂过程,护理人员在控制室透过铅玻璃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局部有无渗漏,一旦发现药液外漏,立即停止注药。本组有5例出现局部少量造影剂渗漏,经采用局部以 50 % 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处理后,次日逐渐吸收。
三、 防止静脉药液外渗
可改进穿刺方法静脉穿刺方法:为保证高压注射器的快速注射,穿刺针头一般较粗,穿刺时针头进入静脉腔后还要平行再进针1 cm以上,以避免高压注射时针头回缩、造成药液从穿刺点渗漏;目前多采用大角度、直刺法穿刺,即直接在血管上方穿刺,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大角度静脉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小,较常规静脉穿刺法更加安全可靠[8]。
对疑有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CTA 检查,是否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这对明确肺栓塞部位和明确诊断致关重要,有助于患者及时的救治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急诊影像医学在抢救生命、恢复劳动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检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保证能否顺利完成检查和获取有诊断价值图像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汪 琴, 张玉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致肺栓塞的护理观察及体会[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3, 6(2): 87.
2 陈杭薇.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利与弊[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4, 7(2): 1-3.
3 李发洲.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 16: 584-585.
4 沈 文, 张灵敏, 刘金有.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9): 1227-1228.
5 何 跃, 邓小琴, 陈 银. 急诊重症颅脑CT检查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10): 262, 283.
6 李华菊 , 李文珍, 李成云, 等. 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高压增强注射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06, 21 (8): 43-44.
7 何慧玲, 胡丽霞, 谢 娟, 等.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1)(综合版): 33-34.
8 宋晓波, 岳建峰, 张 颖, 等. 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和常规静脉穿刺法的对比实验研究[J]. 黑龙江护理杂志, 2000, 6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