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4-01-22杨国亮杨锡珍李海妍刘平刘伯强田祚
杨国亮 杨锡珍 李海妍 刘平 刘伯强 田祚
(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066100)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杨国亮 杨锡珍 李海妍 刘平 刘伯强 田祚
(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066100)
目的 观察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2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2丸/次,3次/d,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疗效确切。
麝香保心丸;心肌梗死;心绞痛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24 h后至1个月内再次出现的心绞痛[1],提示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或有多支冠脉病变,是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麝香保心丸是纯中药制剂,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治疗,但对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1.1.1 入选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②符合梗死后心绞痛诊断标准:AMI后24 h至1个月出现的胸痛,胸痛持续时间低于20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或自行缓解,胸痛发作时伴有ST段和(或)T波改变,症状缓解后心电图改变于数分钟或数小时恢复正常或恢复到发作前形态。
1.1.2 排除标准 ①原有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炎者;②心源性休克或需要机械通气者;③曾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或再梗死者;④合并有感染、甲亢、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系统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对麝香保心丸所含成分过敏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9-06—2012-06在我院住院符合上述条件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合并症等资料相比具有均衡性(P>0.05,表1)。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正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ACE-I类药物或ARB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麝香保心丸(国药准字Z31020068)口服,2丸/次,3次/d,疗程4周。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严密监测血常规、血凝及肝、肾功能等。
1.4 疗效的判定 ①显效: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消失或发作次数较前减少80%以上,心电图示原梗死部位对应导联ST段下移恢复正常或原梗死部位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②有效: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心电图示原梗死部位对应导联下移的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尚未达正常或原梗死部位抬高的ST段恢复至接近基线;③无效: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小于50%或发作次数增加,心电图改善达不到上述标准或无改善,发生再梗死或猝死者视为无效。以显效及有效例数计算临床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 药物副作用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属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范畴,它表明一部分尚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随时有再发生梗死的可能。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病率高,有文献[2]报道其发生率大约为34.8%。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病时大多处于休息或轻微活动状态,一般无明显诱发因素,它的发病机制可能有:①梗死相关血管有再通,但残余狭窄严重;②除有冠状动脉闭塞病变外,尚有相应部位的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③引起梗死后心绞痛的病变血管,可能依靠原梗死相关的血管提供侧支循环供血,发生梗死后,侧支循环被阻断而导致心肌缺血;④冠状动脉张力改变、痉挛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
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但限于各种原因,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难以普及,药物治疗非常重要。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的代表性中药之一,它的主要成分由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组成。基础药理学研究[3]表明,麝香保心丸组方中苏合香、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麝香有扩张血管降压作用;人参有降低血脂、减少氧自由基、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蟾酥有抗感染、强心、减慢心率作用。近年来随着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行,麝香保心丸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绞痛发作,还发现其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4]、血管保护作用[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预防心室重构[6]、调节血脂[7]、抑制血管炎性反应[8]等作用。
本组临床资料显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8: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4-266.
[2]杨英慧.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7-38.
[3]戴瑞鸿.麝香保心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14):45.
[4]汪姗姗,李勇,范维琥,等.麝香保心丸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及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128-131.
[5]吕宝经.麝香保心丸对血管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79-1080.
[6]王大英,李勇,范维琥.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和血管新生的作用[J].中成药,2004,26(11):912-915.
[7]甘莉,凌燕君,朱丽萍.麝香保心丸治疗轻度高血压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患者的体会[J].中成药,2005,27(5):附15-附17.
[8]范维琥.麝香保心丸抑制炎症反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5):565-566.
1005-619X(2014)01-0034-02
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