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提高脑血管病学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2014-01-22李志梅张在强张星虎赵性泉
李志梅,张在强,张星虎,赵性泉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1]。本教研室承担脑血管病学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探索出一套以强化神经病学基础理论及技能为先导,以培养临床思维及实践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 明确神经病学教学特点和实习目标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神经解剖学基础,训练学生掌握神经系统查体等临床技能,通过搜集整合临床资料、培养综合判断能力,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2 掌握神经病学基础理论与技能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临床诊疗过程中分析患者病因、发病机制、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前提[2]。教研室配备了专门的师资对实习生进行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查体录像,对重要环节和手法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神经系统查体的操作,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重点讲解查体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研室采用了以病案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以分析讨论为核心的病案导学式教学方法[3],设计了一套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培训病例。学生围绕问题思考,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带教老师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评价精讲。
3 强化临床实践过程,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实践工作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研室重点完善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3.1 实行实习生“导师制” 为每位实习生配备一名“导师”,负责对其实习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导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演示,指导实习生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负责实习生病历修改并解答问题。
3.2 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习生是临床实践活动的主体,教研室制定了实习生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①每位实习生管理2~3张病床,至少书写完整病历1份;②上级医师查房时由实习生报告病历,提出初步诊治意见;③实习生需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3.3 开展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是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的方法之一[4]。带教老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将病例摘要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针对相关解剖、病理生理知识进行复习,提出定位、定性诊断意见;讨论时学生汇报病例,进行查体,病例分析,带教老师补充总结。
4 介绍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新技术手段
带教老师结合本科室的科研临床特色及时把脑血管病防治的新知识和观念传递给学生。一是举办专题讲座;二是要求实习生参加每周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和诊疗进展讲座。
5 加强人文教育,培养沟通能力
新型医学模式更加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5]。我们重点向实习生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心理问题及伦理学问题,加强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带教老师一方面以病例为模版言传身教,另一方面要求实习生收集和综合与患者临床问题有关的信息,运用沟通技巧。
1 傅晓敏, 王水英. 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4:82-83.
2 周立春. 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应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卒中杂志, 2009, 4:176-178.
3 陆菁菁, 赵性泉.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卒中杂志, 2009, 4:79-80.
4 文凯, 廖和和, 袁泉, 等. 浅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 2007,15:749-750.
5 隋汝波, 张磊, 臧丽娥. 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 中国卒中杂志, 2012, 7:5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