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大学建设视野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4-01-22

关键词:基层组织高水平党组织

(1.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浙江 杭州 310014; 2.浙江工业大学 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高水平大学建设视野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施祺方1,樊靓2

(1.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浙江 杭州 310014; 2.浙江工业大学 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文章在阐述当前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结合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趋势探析,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在当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工作载体平台和提供党务干部队伍保障。

高水平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2013年全国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都重点强调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党和师生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省委书记夏宝龙在高校书记校长读书会上提出,高校重点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和阵地意识”;“高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中国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党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党的建设对高校改革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已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升”,高校正朝着内涵式发展转型。在此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必须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当前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基层性工作。经过长期卓有成效的工作,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总体上讲,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基本做到学科系所、专业年级、班级社团、研究团队等组织的全覆盖,基层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师生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先锋模范作用较为明显。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组织松散性特征比较明显

美国学者科恩和马奇指出,当大学组织具有目标模糊、技术的不确定性、参与者是流动的等三个特征时,其运行机制会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另一位美国学者维克提到大学运行机制的特殊性时,认为教育组织是一种松散联结系统,系统的组成单元是半自主的,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单元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映[1]。纵观学者的研究观点,“有组织无序”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从目前国内高校的组织构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高校内部学术组织体系多以“学校—学院—学科(研究所)”三级模式为主,保持着相对松散的组织文化、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教师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要求民主管理的愿望较为强烈,不适应相对紧凑的基层组织结构。二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职责功能的扩展,大学组织本身的松散性在增强,教职员工的“自由进出” 变得日益普遍,其流动性日益加大,加之高校的管理、服务机构较多地忙于行政性工作,有时连基本的组织生活都比较难保证,党员的党组织归属感不强,党员身份意识和党组织引领作用不太明显。三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功能职责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与行政业务工作的对接程度不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不够科学,师生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突出,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与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心结合不紧密

目前,无论从大学的管理体制现状来看,还是从众多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大学的基层党组织与学术组织的内在联系、共生机制缺乏比较精准而深入的认知。一是思想认识上,一些高校和高校干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规划前瞻性不足,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对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缺乏分析与研究,工作停留在一般性的传达、布置和执行上,不能及时调整思路、转变观念,找不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导致基层党组织工作难于创新和突破。二是载体形式上,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相对单调,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活动质量不高,活动效果不佳;有的基层党支部连基本的集中活动时间也难以保证;有的党员对内容呆板的组织生活会不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三是精力投入上,高校人才密集、竞争激烈,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客观环境要求教师必须要投入大量精力到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中去,才能完成各项考核的“硬性指标”;而作为“软性要求”的党建工作,相对较难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存在“两张皮”现象[2]。

(三)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大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在大学影响力中作用越来越凸显。因而,党组织功能定位与大学各种资源配置、学术活动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目前存在的情况看,一是队伍保障不到位。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兼职者多,工作量大,加之有关待遇不落实,使书记的选配比较困难。党务工作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基层组织工作的需要,部分基层党务干部的思想观念与当前承担的工作任务、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科学把握90后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不能主动深入到青年学生中开展有的放矢、细致耐心的教育引导工作[3]。二是网络党建阵地抢占不到位。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党建网页、网上党校等传统网络党建阵地对师生党员的吸引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微信、微博、人人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在构建完善的网络党建信息平台、主动抢占网络党建工作的制高点上还需一定的努力和更深入的推进。三是场地经费支持不到位。高校教学、科研用房需要日益加大,用房紧张的瓶颈日益突出,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场地较难得到充足的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党员活动的组织,都需要经费支持,党建文化的营造会带来激励和鼓舞,现在很多基层党组织只能搞一些经费预算较少的活动,使得活动规模较小,受益面较窄,影响有限。

二、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趋势分析

中央和各级党委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不同阶段国内外形势和中心工作,富有前瞻性地科学制定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针政策,有效指导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自1990年以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已联合召开了22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对指导和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而强有力的作用。

(一)大学基层党组织政策特点

首先,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例如,1996年,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文共8章31条,对高校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又如,2007年,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状况,中央和教育系统意识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年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体制、运行机制、作用发挥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再如,已经22次召开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已成为高校战线落实中央要求、部署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从历次会议的主题和前后出台的中央文件精神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符合国情和高校实际,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高校党的建设,有利于抓好高校党组织建设。中央根据每年高校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适时地提出会议主题和当年工作重心,为高校党组织建设指明了具体路径。

其次,始终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党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表现为“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并提出:“要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第3个年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2012年被中央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旨在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融为一体,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抓手深化创先争优,以创先争优、加强组织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通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指出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为今后一个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显而易见,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贯重视和一脉相承的。高校唯有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和工作需要,才能更有效地落实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

(二)高水平大学建设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水平大学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社会创新的核心动力,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10多年来高校办学规模、师生数量等都有了较快发展,当前,211、985工程高校和“2011计划”入围高校已全面进入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谢和平院士认为,当代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应主动承担起以下五个重要使命:要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要成为政府咨询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灯塔;要成为地区与全球合作交流的桥梁[4]。

高水平大学建设承载着经济社会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当然也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与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还不太适应,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过程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发挥得还不够[5]。这其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核心凝聚、民主管理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了,才能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如何,师生党员队伍建设成效如何,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的载体平台如何,党建工作提供的保障作用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关系到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关系到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建设。只有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将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群众的思想、智慧、力量统一起来,共同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向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前进。

三、高水平大学建设视野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讲话中强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和完善党的组织方式,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从组织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

组织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基层学术组织快速构建,其组织构成越来越具有多样性,科研团队、重大项目组、校外教学实习、海外留学等因不同研究学习需要而组成的基层党组织越来越多,为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课题[7]。一方面,在工作理念上,按照有利于扩大党建工作有效覆盖面,有利于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工作开展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积极主动地适应高校办学类型层次、组织结构和党员队伍构成、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内部管理体制的新变化,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不断探索完善,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另一方面,在具体组织设置时,探索建立“学院党委(总支)—党支部”、“学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二级学院党委下设直属学科党支部和学生党总支”等类型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工方面,形成“支部建在学科上”、“支部建在研究方向上”、“支部建在研究所上”、“支部建在教学系(教研室)上”、“支部建在研究团队/重大课题组上”等教工党支部设置类型;学生方面,形成“支部建在年级/专业/班级上”、“支部建在学生社团”、“支部建在学生公寓”以及师生联合党支部为主要形式的学生党支部构建形式。以此实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条块结合、块块相连、纵横相迭,有效地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功能,扩大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在融入、服务、推动和引领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中较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前提保证,它必须符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状况,同时制度的实施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强化自身建设,发挥作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基本保障。首先,要注重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浙江省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建设高水平大学,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比如,2013年底省委提出在全省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推行先锋指数管理,对高校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站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其次,要科学设计制度内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伴随着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如何在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中体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因此要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党和国家在组织建设方面的新思想用制度及时反映出来,使制度适应大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保持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已经被实践证明成熟了的切实可行的制度长期坚持贯彻下去,保持相对稳定性。再者,要有效地进行制度执行。高水平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条工作线高速而良性地运转,这就需要各种制度的有效而到位的执行,特别是党建方面,作为“软性要求”的党建工作,要确保执行到位,否则还是避免不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两张皮”现象。要在师生党员干部中切实强化制度观念,增强遵守制度的责任意识,加大对贯彻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制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行得通、做到到、管着住、用得好。

(三)夯实基层工作载体平台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在基层,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更需要高质量的基层组织生活来提供支撑。要通过支部建设创新奖评比、党员活动日等载体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和方法,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品牌。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党员业绩排行榜”、“党员先锋岗”、“党员成长档案”、“党员朋辈计划”等经验与做法,进一步调动和促进党员作用发挥。积极创新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模式,强化党建育人功能,促进党建与团建在工作理念、机制、阵地、队伍上的有机整合。探索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动态开放的党组织活动方式。

以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为例,2011年-2012年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开展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评审工作,经过两批次的评审,最终确立了51个示范点。在此过程中,各高校为推进党建工作品牌培育工作,相应地开展了校级示范点的评审。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通过申报、对象培育、会议评审、实地考察、党委审定等环节确定了示范点名单。各示范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炼新特色,拓展新内涵,把党建工作示范点建成育人成才的示范点、服务创新的示范点和改革发展的示范点。各示范点认真总结宣传创建过程中基层党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特色经验,做好示范带动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提供党务干部队伍保障

抓好高水平大学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热心高校党建工作的党务干部队伍。首先,要选好配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高度配备高校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推行本单位行政副职担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机制;形成低年级支部由组织员、辅导员兼任学生支部书记,高年级支部采用“学生支部书记+党建导师”相结合的学生党建力量配备模式。注重选拔热爱党务工作、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好、深受师生欢迎的同志从事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加强专兼职组织员、辅导员和党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的执行力和创新力。其次,要重视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拓展发展空间[8]。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会、交流会、考察学习和推荐党校学习、交流挂职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专兼职组织员、党建导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再者, 要完善考核奖惩体系。关心和支持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强化激励导向,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不胜任的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定期对党务工作者进行考核评价,逐步推进党建育人工作与教学工作等价评价体系建设。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和个人发展纳入学校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1] 从春侠,阎凤桥.大学组织特征与大学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6):39-41.

[2] 周连选.以有效性为目标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J].北京教育,2012,(11):34-36.

[3] 孙其昂,侯勇.论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基础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12-15.

[4] 谢和平.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J].中国大学教学,2008,(5):4-8.

[5] 许世华,张博文.论党建工作在创办高水平大学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40-41.

[6] 新华社.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召开[N].人民日报,2012-6-30(1).

[7] 李焕生.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6):7-10.

[8] 吕治国.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2,(9):37-41.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weaknesses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its direction and key point are further def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policy trends. In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high-leve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novating the model of basic organization, perfect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amping the grass-roots work carrier platform, providing the guarantee the contingent of party cadres, etc.

Keywords:high-level university;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薛 蓉)

ResearchonGrass-rootPartyConstructionunderthePerspectiveofBuildingHigh-levelUniversities

SHI Qi-fang1, FAN Liang2

(1.The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2.College of Law,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014-01-20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1225519);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党建研究课题

施祺方(1981-),男,浙江嘉兴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樊 靓(1985-),女,浙江杭州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政教育与党建研究。

G641

A

1006-4303(2014)01-0045-05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高水平党组织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