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的体验学习设计探究
2014-01-21李文翎唐淳何佳伟
李文翎+唐淳+何佳伟
一、研究的缘起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培育学生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尊重多元文化,形成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摆脱局限于乡土的狭隘地方主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怀为目的。当前,乡土教育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在地理、历史、生物、美术、音乐以及文学、英语等科目教学中纷纷体现出来。但是,由于至今始终未能摆脱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乡土”鲜明的地域性鲜被各级考试命题所亲睐。因此,从目前中学乡土教育的实际开设状况来看,教学实施出现课内、课外、自习等不同形式,一些学校甚至不能保障乡土教育的必要学时,更不要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不但难以落实教育目标,也不同程度地违背课程改革的初衷。中学地理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习身边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教学理念,乡土地理教育将有助于这一理念的深入实施,也能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之目的,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本文尝试用体验学习的方法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设计。
二、基础概念与研究
1.体验学习的含义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体验活动与反思内省相结合获得知识、技术或态度的学习方式。既包含学习的结果,也包含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做中学”。因此,体验学习强调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它是伴随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认知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掌握技能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并要求能从深刻反思中获得经验提升,使学习者在体验中发展。所以,将体验学习看作“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
2.乡土地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乡土地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第一,研究乡土地理教育作用。如刘杰(2007)提出乡土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综合能力;张许双(2010)通过实践发现联系乡土实际,结合身边熟悉事物,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更具魅力;梁丽香(2012)指出在乡土教育中可培养对家乡真挚的情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研究乡土地理教材。各地许多相关教育机构已纷纷组织编写地方乡土教材,同时围绕乡土地理编写原则(赵媛,2001)、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方法(李桂芝,2005)、乡土地理开发重点(蔡梅,2011)等方面展开研究。第三,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如余新华(2001)研究表明,开展乡土地理教育要重视乡土研究、乡土教学和生产实践三方面;董瑞霞(2009)通过实践探索高中地理课堂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然而,关于如何主动学习身边的地理,在乡土教育中几乎未深入探究。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全面了解与学习乡土地理,也不利于学习身边地理,失去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的大好机会。因此,如何借助易达性与亲近性优势开展乡土教育,体验教育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体验让学生获得感知,教师加以引导,可使其转化为理性知识。
三、乡土地理教育的体验设计
1.基于时序演变的体验设计
世间万物日新月异,身边地理也在发展演变,鲜明的特点之一是随着时间推进,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历时较长,学生无法在现实中直接观察。为实现时序演变的体验,可借助地理知识的载体——地图来展示这一演变过程。如图1显示汕头市中心城区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6个时间段新增加的范围。
■
围绕汕头中心城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变化历程,有许多值得思考与探究的地理问题:①探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②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动力;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规模的影响;④汕头市现有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评价;⑤汕头市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⑥汕头市旧城区问题及其保护与改造……这些问题既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体验探究,又可作为研究性学习选题项目。
城市中心城区的演变,带动人口的移动,必然导致商业中心的变迁。图2展示汕头市不同时期商业中心的位置,利用补充资料(表1),可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该变化历程。
■
利用图2与补充材料,结合实地调研,还可进一步探究:城区骑楼建筑的特征;潮汕餐饮与民俗风情特色;潮汕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汕头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汕头市的历史地位;汕头经济发展的障碍……
2.就地生成的体验设计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地理事物存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实际生活。就地生成体验即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体验的方法,它可以围绕某一地点,层层寻找其周边地理现象,通过相关事物联想,就地生成教育资源并自主开展研究。该体验方式灵活性大,涉及范围广。只要学生能想到的、有地理内涵的事物,都可作为研究对象。下面以汕头华侨中学为体验出发点,设计就地生成体验,其相关联想设计如图3所示。
■
从学校出发,向四周可以接触到河流、植被、公路、城中村、公司以及居民活动等不同的自然与人文景象。从感知到的不同事物入手,利用体验开展研究性活动。
第一, 通过直接接触,可获取体验:校园植物物种调查;梅溪河水污染及治理;金砂路十字路口红灯秒数设置合理性;以公园为核心的老年人休闲养生服务圈的形成;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性;金砂步行街垃圾桶设置优化方案。
第二, 结合探究,可深入分析现象:城中村人口结构变迁;金砂乡的发展演变;探析抽纱产业兴衰;潮汕文化包容性研究;90后对潮剧感知研究;快餐文化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 借用地理理论与知识,研究人地关系:从饮茶习俗分析潮汕民性;陶瓷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汕头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汕头市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季风气候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潮汕地区的错位协调发展研究……
四、小结
借助体验充分发挥乡土地理教育优势,将乡土地理以体验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感知获得感性认识,与已有经验相联系,建构知识体系,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培养,改变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功能多样化,锻炼自主研究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此外,结合前人教育经验,还可进一步探究沿线体验、景观体验、情感体验、欣赏体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自主研究等多种乡土体验教育模式,为乡土体验教育开展提供多种有效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2013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广州大学重点教研项目部分成果。endprint
一、研究的缘起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培育学生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尊重多元文化,形成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摆脱局限于乡土的狭隘地方主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怀为目的。当前,乡土教育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在地理、历史、生物、美术、音乐以及文学、英语等科目教学中纷纷体现出来。但是,由于至今始终未能摆脱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乡土”鲜明的地域性鲜被各级考试命题所亲睐。因此,从目前中学乡土教育的实际开设状况来看,教学实施出现课内、课外、自习等不同形式,一些学校甚至不能保障乡土教育的必要学时,更不要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不但难以落实教育目标,也不同程度地违背课程改革的初衷。中学地理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习身边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教学理念,乡土地理教育将有助于这一理念的深入实施,也能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之目的,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本文尝试用体验学习的方法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设计。
二、基础概念与研究
1.体验学习的含义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体验活动与反思内省相结合获得知识、技术或态度的学习方式。既包含学习的结果,也包含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做中学”。因此,体验学习强调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它是伴随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认知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掌握技能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并要求能从深刻反思中获得经验提升,使学习者在体验中发展。所以,将体验学习看作“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
2.乡土地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乡土地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第一,研究乡土地理教育作用。如刘杰(2007)提出乡土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综合能力;张许双(2010)通过实践发现联系乡土实际,结合身边熟悉事物,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更具魅力;梁丽香(2012)指出在乡土教育中可培养对家乡真挚的情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研究乡土地理教材。各地许多相关教育机构已纷纷组织编写地方乡土教材,同时围绕乡土地理编写原则(赵媛,2001)、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方法(李桂芝,2005)、乡土地理开发重点(蔡梅,2011)等方面展开研究。第三,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如余新华(2001)研究表明,开展乡土地理教育要重视乡土研究、乡土教学和生产实践三方面;董瑞霞(2009)通过实践探索高中地理课堂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然而,关于如何主动学习身边的地理,在乡土教育中几乎未深入探究。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全面了解与学习乡土地理,也不利于学习身边地理,失去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的大好机会。因此,如何借助易达性与亲近性优势开展乡土教育,体验教育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体验让学生获得感知,教师加以引导,可使其转化为理性知识。
三、乡土地理教育的体验设计
1.基于时序演变的体验设计
世间万物日新月异,身边地理也在发展演变,鲜明的特点之一是随着时间推进,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历时较长,学生无法在现实中直接观察。为实现时序演变的体验,可借助地理知识的载体——地图来展示这一演变过程。如图1显示汕头市中心城区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6个时间段新增加的范围。
■
围绕汕头中心城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变化历程,有许多值得思考与探究的地理问题:①探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②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动力;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规模的影响;④汕头市现有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评价;⑤汕头市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⑥汕头市旧城区问题及其保护与改造……这些问题既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体验探究,又可作为研究性学习选题项目。
城市中心城区的演变,带动人口的移动,必然导致商业中心的变迁。图2展示汕头市不同时期商业中心的位置,利用补充资料(表1),可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该变化历程。
■
利用图2与补充材料,结合实地调研,还可进一步探究:城区骑楼建筑的特征;潮汕餐饮与民俗风情特色;潮汕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汕头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汕头市的历史地位;汕头经济发展的障碍……
2.就地生成的体验设计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地理事物存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实际生活。就地生成体验即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体验的方法,它可以围绕某一地点,层层寻找其周边地理现象,通过相关事物联想,就地生成教育资源并自主开展研究。该体验方式灵活性大,涉及范围广。只要学生能想到的、有地理内涵的事物,都可作为研究对象。下面以汕头华侨中学为体验出发点,设计就地生成体验,其相关联想设计如图3所示。
■
从学校出发,向四周可以接触到河流、植被、公路、城中村、公司以及居民活动等不同的自然与人文景象。从感知到的不同事物入手,利用体验开展研究性活动。
第一, 通过直接接触,可获取体验:校园植物物种调查;梅溪河水污染及治理;金砂路十字路口红灯秒数设置合理性;以公园为核心的老年人休闲养生服务圈的形成;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性;金砂步行街垃圾桶设置优化方案。
第二, 结合探究,可深入分析现象:城中村人口结构变迁;金砂乡的发展演变;探析抽纱产业兴衰;潮汕文化包容性研究;90后对潮剧感知研究;快餐文化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 借用地理理论与知识,研究人地关系:从饮茶习俗分析潮汕民性;陶瓷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汕头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汕头市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季风气候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潮汕地区的错位协调发展研究……
四、小结
借助体验充分发挥乡土地理教育优势,将乡土地理以体验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感知获得感性认识,与已有经验相联系,建构知识体系,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培养,改变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功能多样化,锻炼自主研究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此外,结合前人教育经验,还可进一步探究沿线体验、景观体验、情感体验、欣赏体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自主研究等多种乡土体验教育模式,为乡土体验教育开展提供多种有效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2013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广州大学重点教研项目部分成果。endprint
一、研究的缘起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培育学生认同乡土、热爱乡土、尊重多元文化,形成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摆脱局限于乡土的狭隘地方主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怀为目的。当前,乡土教育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在地理、历史、生物、美术、音乐以及文学、英语等科目教学中纷纷体现出来。但是,由于至今始终未能摆脱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乡土”鲜明的地域性鲜被各级考试命题所亲睐。因此,从目前中学乡土教育的实际开设状况来看,教学实施出现课内、课外、自习等不同形式,一些学校甚至不能保障乡土教育的必要学时,更不要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不但难以落实教育目标,也不同程度地违背课程改革的初衷。中学地理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习身边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教学理念,乡土地理教育将有助于这一理念的深入实施,也能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之目的,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本文尝试用体验学习的方法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设计。
二、基础概念与研究
1.体验学习的含义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体验活动与反思内省相结合获得知识、技术或态度的学习方式。既包含学习的结果,也包含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做中学”。因此,体验学习强调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它是伴随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认知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掌握技能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并要求能从深刻反思中获得经验提升,使学习者在体验中发展。所以,将体验学习看作“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
2.乡土地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乡土地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第一,研究乡土地理教育作用。如刘杰(2007)提出乡土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综合能力;张许双(2010)通过实践发现联系乡土实际,结合身边熟悉事物,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更具魅力;梁丽香(2012)指出在乡土教育中可培养对家乡真挚的情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研究乡土地理教材。各地许多相关教育机构已纷纷组织编写地方乡土教材,同时围绕乡土地理编写原则(赵媛,2001)、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方法(李桂芝,2005)、乡土地理开发重点(蔡梅,2011)等方面展开研究。第三,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如余新华(2001)研究表明,开展乡土地理教育要重视乡土研究、乡土教学和生产实践三方面;董瑞霞(2009)通过实践探索高中地理课堂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然而,关于如何主动学习身边的地理,在乡土教育中几乎未深入探究。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全面了解与学习乡土地理,也不利于学习身边地理,失去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的大好机会。因此,如何借助易达性与亲近性优势开展乡土教育,体验教育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体验让学生获得感知,教师加以引导,可使其转化为理性知识。
三、乡土地理教育的体验设计
1.基于时序演变的体验设计
世间万物日新月异,身边地理也在发展演变,鲜明的特点之一是随着时间推进,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历时较长,学生无法在现实中直接观察。为实现时序演变的体验,可借助地理知识的载体——地图来展示这一演变过程。如图1显示汕头市中心城区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6个时间段新增加的范围。
■
围绕汕头中心城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变化历程,有许多值得思考与探究的地理问题:①探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②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动力;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规模的影响;④汕头市现有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评价;⑤汕头市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⑥汕头市旧城区问题及其保护与改造……这些问题既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体验探究,又可作为研究性学习选题项目。
城市中心城区的演变,带动人口的移动,必然导致商业中心的变迁。图2展示汕头市不同时期商业中心的位置,利用补充资料(表1),可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该变化历程。
■
利用图2与补充材料,结合实地调研,还可进一步探究:城区骑楼建筑的特征;潮汕餐饮与民俗风情特色;潮汕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汕头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汕头市的历史地位;汕头经济发展的障碍……
2.就地生成的体验设计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地理事物存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实际生活。就地生成体验即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体验的方法,它可以围绕某一地点,层层寻找其周边地理现象,通过相关事物联想,就地生成教育资源并自主开展研究。该体验方式灵活性大,涉及范围广。只要学生能想到的、有地理内涵的事物,都可作为研究对象。下面以汕头华侨中学为体验出发点,设计就地生成体验,其相关联想设计如图3所示。
■
从学校出发,向四周可以接触到河流、植被、公路、城中村、公司以及居民活动等不同的自然与人文景象。从感知到的不同事物入手,利用体验开展研究性活动。
第一, 通过直接接触,可获取体验:校园植物物种调查;梅溪河水污染及治理;金砂路十字路口红灯秒数设置合理性;以公园为核心的老年人休闲养生服务圈的形成;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性;金砂步行街垃圾桶设置优化方案。
第二, 结合探究,可深入分析现象:城中村人口结构变迁;金砂乡的发展演变;探析抽纱产业兴衰;潮汕文化包容性研究;90后对潮剧感知研究;快餐文化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 借用地理理论与知识,研究人地关系:从饮茶习俗分析潮汕民性;陶瓷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汕头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汕头市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季风气候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潮汕地区的错位协调发展研究……
四、小结
借助体验充分发挥乡土地理教育优势,将乡土地理以体验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感知获得感性认识,与已有经验相联系,建构知识体系,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培养,改变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功能多样化,锻炼自主研究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此外,结合前人教育经验,还可进一步探究沿线体验、景观体验、情感体验、欣赏体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自主研究等多种乡土体验教育模式,为乡土体验教育开展提供多种有效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2013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广州大学重点教研项目部分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