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
2014-01-21程亚丽
程亚丽
(山西农业大学 文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
程亚丽
(山西农业大学 文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英语和汉语都蕴含着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承载着其所在语言的文化内涵。不同语言的隐喻差异主要体现在喻体上,因此从喻体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隐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喻的英汉互译策略:直译、归化、増译、异化加注释、释义、译为明喻。对每一策略的适用性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应根据目的语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喻体,翻译目的、译文读者的文化期待、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行文的流畅等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英汉隐喻;对比;翻译策略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定义有很多论述。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是用来装饰语言的工具。如《辞海》的定义: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密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也’等比喻词。”这一定义从本质上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和修辞现象,揭示了隐喻的基本特征和用法,即隐含的比喻。与明喻相比,隐喻赋予读者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如果说Jim was as cunning as a fox和Life is like a journey是明喻,那么这两句话如果用隐喻来表达则为Jim was a fox和Life is a journey。读者会体会到,后面的隐喻比前面的明喻更为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更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任何语言都会使用隐喻,隐喻给语言带来了生机。本文拟对比分析作为修辞手段的英汉隐喻的异同并着重探讨两者互译的翻译策略。
一、英汉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和英语都有大量的隐喻。喻体和喻义是比喻的两个主要因素,不同语言比喻的差异主要不在喻义而在喻体上。[1]因此本文以喻体为标准从四个方面分析英汉隐喻的异同。
(一)喻体相同
英汉修辞性比喻在喻体的选择方面常常表现出共性,也就是采取同一喻体去喻指同一事物,因为人类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气候、生态、物质诸多方面,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种种共性;这种共性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诸如“人头”是全身的指挥机构,“花”是香的,“狐狸”是狡猾的,等等。(李国南,1992)虽然中英两个民族相距遥远,但人类的共性使得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一些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的隐喻。例如:
趁热打铁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火上浇油 pour oil while the iron is hot
破釜沉舟 burn one’s boat
水滴石穿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stone
见风使舵 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浑水摸鱼
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A ray of hope 一线希望
At lightning speed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Pass fi sh eyes for pearls 鱼目混珠[2]
(二)喻体错位
英汉语有文化重合现象,即自然选用相同的喻体来表达相同的喻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两个民族在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信仰和风俗上的大相径庭,英汉隐喻表现出各自强烈的民族个性。这种民族性使得中英两个民族在表达相同或相近意义时使用不同的喻体,这就形成了喻义相同而喻体错位的现象。
吹牛 talk horse
牛饮 drink like a fi sh[3]
拦路虎 a lion in the way
一箭双雕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无风不起浪 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 re.
大雨瓢泼 rain cats and dogs
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rabbit
非驴非马 neither fi sh nor fowl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太岁头上动土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Birds of a feather 一丘之貉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
(三)喻体矛盾
隐喻的民族性还表现为两种语言虽然都会用同一事物作为喻体,但其间所隐含的文化心理却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用作喻体的同一事物在两种语言中地位悬殊,这种情况称为喻体矛盾。例如,英语中如果表达某个人的运气好,就会说He is a lucky dog,而被夸的人不会觉得贬义,因为西方人视狗为友,但在汉语言文化中,人们对狗的隐喻往往都是贬义的,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Bat 在西方往往与坏特征联系在一起,唤起人们丑陋、凶恶的联想,“bat out” 是“粗制滥造” ,“batblind”是“有眼无珠的”。而在中国文化里,蝙蝠却象征着吉祥,“蝠”谐音“福”。民间有许多图案用蝙蝠来表达吉利。红蝙蝠更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因“红蝠”谐音“洪福”。又如西方人喜欢白色。西方的新娘一般都是白婚纱、白手套、白头花,新郎身着白色西装或燕尾服,代表纯洁与忠贞。白色还代表吉利、善 良, 如“white day”(吉日)、“white-headed”(得宠的),“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而在中国文化里,白色更多的代表凶丧、反动、徒劳。如“白喜事”、 “白匪”、 “白军”、 “白费心机”。[4]
(四)喻体空缺
同样源于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用作喻体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一般不用来设喻,即在后一种语言中出现喻体空缺的现象。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在汉文化中,竹子这种植物既是“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之一,又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竹子高耸挺拔、质地坚硬,中空有节,因此中国人常用它形容高风亮节、谦逊坚强的品质。可是英语中对应的bamboo 一词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联想意义,甚至这个词本身都是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因为英国不生长竹子,所以英国人对于竹不像东方人那样熟悉,在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而已。“莲”又称为“芙蓉”。汉民族似乎天生就对莲有好感,认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新脱俗、廉洁正直;人们也喜欢用“并蒂莲”来形容爱情。而lotus在英语里没有任何的喻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英汉隐喻在喻体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汉英两个民族会使用不同的喻体来描述同一事物,并且同一喻体在各自的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千姿百态的喻体在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发展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折射出各具特色的民族色彩。然而,也正是隐喻中熠熠生辉的民族特色给沟通两种语言的翻译设置了道道难关。
二、隐喻的英汉互译
一般说来,科技文中使用隐喻的情况比较少,描述类文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使用隐喻的情况比较多,因为隐喻是让作品更生动、更具魅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隐喻的翻译当然也不能忽视,因为好的隐喻翻译让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同时能更好地吸引目的语读者。当然隐喻的翻译方法要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这个语境不仅包括文本语境本身,更包括社会文化语境,要将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异同考虑在内,才能更好地处理隐喻的翻译问题。
以下是作者在翻译实践中以描述性的态度总结出的较为全面的隐喻翻译策略,并对每种策略的适用性作了详细的介绍。
(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这里所说的“直译”实际上是指用目的语中相同的喻体代替原语中的喻体,这一翻译策略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中英文中的喻体一样,喻义也相同,也就是说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共同的地方,二是尽管目的语中不存在相同的喻体和喻义,但是翻译过来,目的语读者依然能够明白该隐喻的意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What a dull speech! He’s merely parroting what many others have said.
多么枯燥的讲话!不过是鹦鹉学舌,重复许多人的话而已。
例 1中,parrot 意 指 to repeat the words of somebody else without thinking。而汉语文化中也会用“鹦鹉学舌”来比喻只是重复别人的话,所以可以直译。 同样道理,英文中的隐喻如a barking dog never bites, a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均可以直译为“吠犬不咬人”,“滚石不生苔”,“猫有九条命”,“披着羊皮的狼”,因为中文中有相同的隐喻。这属于第一种情况的直译。第二种情况的直译请看以下例子:
例2:In the short time Jack was with us, he upset every member of my family. Such a bull in a china shop.
杰克和我们在一起没多一会,就使我家里的所有人都烦他。 真是大公牛闯到瓷器店去了。[5]
例2中a bull in a china shop喻义为鲁莽闯祸的人,笨手笨脚的人,直译为“大公牛闯到瓷器店”,汉语读者也能想象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所以直译是可行的。
(二)归化(Domestication)
这里所说的“隐喻归化”翻译是指在目的语中不存在与原语相同喻体的情况下,用目的语中表达相同意义的另一个喻体去取代原语中的喻体。
例3:My brother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我弟弟是家里的害群之马。
例3中,black sheep 比喻一个家庭或群体中声名狼藉的成员或不合群以至烦扰他人的人,但是汉语却不用“黑羊”来比喻这种人。如果将其直译为“黑羊”,中国读者会感到不解,但是汉语中有“害群之马”这个比喻,其意思为“危害集体的人”,这一意思与black sheep 的意思基本对应,所以将black sheep归化为“害群之马”也就基本做到了传达原文的信息。
同样道理,英语中的live a dog’s life, 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 teach fish to swim,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like a rat in a hole,shed crocodile tears可归化为“过牛马一样的生活”,“缘木求鱼”, “班门弄斧”,“大海捞针”,“瓮中之鳖”, “猫哭耗子假慈悲”。[6]
下面是汉译英的例子:
例4: 总商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其成为在美中资企业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团结互助的重要平台。
With its effective work, CGCC has made itself an important channel though which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 US can exchange information, strengthen links,consolidate cooperation and help each other.[7]
例4中喻体“平台”是近年来汉语中的一个热门词,比喻“途径;场所”。“平台”的用法很多,如:远程辅导平台,电子支付平台,广告交易平台等。“平台”若被翻译为platform, 其隐喻义难以传递,因为platform意为a raised level surface; a raised structure on which a speaker addressed。而 channel 有一个比喻义符合“平台” 的隐喻功能: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可见,如果原文的隐喻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同的喻体,但能找到意义相同,用另一种喻体表达的隐喻,则采用归化的翻译法。归化翻译法能让目的语读者在自己母语文化的背景下体会原文文化的魅力。
(三)増译(Amplif i cation)
这里所说的“増译” 是指对一些与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关联密切的隐喻,可以将其在译者的思维中稍加扩展,增补喻体的适当喻义。这就好比译者把一些读者难以消化的“食粮”先行加工一下再端给译文读者享用,原味依旧,营养未变,便于消化罢了。这种策略适用于喻体空缺的现象。
例5: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It is a great luck for anyone to be born in Suzhou with the most promising living environment, to dress himself in Hangzhou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silk clothes, to dine in Guangzhou with the most delicious food, and to die in Liuzhou with the most elaborate funeral.
原文中的“苏州”,“杭州”,“广州”,“柳州”不仅仅是四个地名,其中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寓意。汉语者尚需认真思维才能领悟这句民谚的隐喻义。“生在苏州”, 喻指苏州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生在那里的人们环境好,成才的机会多。“穿在杭州” 喻指杭州盛产丝绸,那里的人们有好衣服穿。“吃在广州” 喻指广州美食丰富,名吃最多,那里的人们可享最好的美味佳肴。“死在柳州” 喻指古时柳州棺材质优工巧,那里的人们讲究厚葬。这么丰富的内涵英文读者从“Being born in Suzhou,dressing in Hangzhou, eating in Guangzhou ,dying in Liuzhou.”字面上是领略不到的,因为他们没有汉语文化关联语境的支撑,体会不到其中的寓意。而我们把四个地名喻体所含的喻义补出一些,译文就栩栩如生了。这种増译方法也使用于英译汉:
例6:I was not Pygmalion, I was Frankenstein.
我不是皮革马利翁一样的人,自己能享受自己创造的美,我是弗兰肯斯坦一样的人,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Pygmalion是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Frankenstein 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那个疯狂科学家的名字,他创造了一个怪物,而本性善良的怪物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最终走上了弑主愤世的毁灭道路。Frankenstein喻指创造怪物却受到怪物伤害的人。在这句话的译文中译者适当增补了这两个隐喻喻体的喻义,使得汉语读者在没有英语文化关联语境的情况下顺畅地理解了原文所想要表达的信息内涵。
(四)异化加注释(Foreignization plus annotation)
这里的异化加注释翻译,就是在目的语不存在相应喻体的情况下仍然异化译出原隐喻中的喻体,同时用注释的方式说明此喻体的意思,这样就会使译文读者更清楚地理解原文隐喻的意思。这种策略一般用于带有典故性质的隐喻翻译,或者用在译者想让读者领略异域文化的情况下。
例 7:A Daniel come to the judgement! Yea, a Daniel! O wise young judge, how I honour thee! (W.Shakespeare: The Merchant of Venice)
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年轻法官啊,我真的是佩服你!(注:Daniel,以色列人的著名士师,即审判官,以善于折狱称)[8]
例7中的Daniel代表了一个聪明智慧的法官形象,如果采用増译的方法,就会和后文wise young judge的翻译重复,所以不如直接先将其译为汉语“但尼尔”,然后再加上注释,这样不但译文在语义上不会造成重复,还能让中国读者知道不仅在中国有“包青天”,在西方还有相似的“但尼尔”,可谓一举两得。这种处理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汉译英。
例8:“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曹雪芹:《红楼梦》)
“Can this be another crazy maid who has come to bury flowers as Daiyu does?” 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 she is ‘Dongshi imitating Xishi’,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ridiculous.”(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9]
“东施效颦”是中国的一个典故,如果不加注释,直译为Dongshi imitating Xishi,英语读者势必会感到茫然,所以应该添加注释。这样添加注释以后,英语读者就会明白Dongshi imitating Xishi在整个上下文中的比喻意义,而且还有助于英语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
由此可见,如果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喻体,也找不到有类似意义的其他喻体,或者译者有意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语文化,就可以采取异化译法。由于异化法是完全直译原语中的隐喻,读者会感到陌生或者不理解隐喻的意义,所以不妨加上注释,使读者了解隐喻的真正含义,从而了解原语的文化,又不至于造成误解。
(五)释义(Paraphrase)
释义就是解释原文意思,而隐喻的释义是指舍弃原文的喻体,直接提供比喻意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不适宜用以上四种译法的情况下。一般是因为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太大,直译无法让译文读者理解其喻体形象,归化又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对应的喻体形象,増译或异化加注释显得突兀或没有必要(特别是隐喻不属于典故的情况下),这时用释义的方法反而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喻义,而且能保证译文的简洁流畅,并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例 9: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的丑事。
例9中的skeleton in the cupboard如果直译为“柜橱里的骷髅,就会让中国读者既感到恐怖,又感到费解,所以译文直接将其意思解释出来,会更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样道理,一些英语隐喻如a wet blank﹑a fi sh out of water﹑horse sense 等均可以根据情况在译文中进行释义处理,分别翻译为“令人扫兴的人”、“不自在”、“常识”。该策略也适用于汉译英。
例10:苏小姐似嗔似笑,左手食指在空中向他一点道:“你这人就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钱钟书:《围城》)
Miss Su was half and half amused. Waving her finger at him, she said, “you like 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例10中的“吃醋”如果用直译法“eat vinegar”肯定会让英语读者感到莫名其妙,所以译者用being jealous明晰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同理,“饭碗”、“敲竹杠”、“穿小鞋”、“桃花运”等带有深厚汉语民族文化色彩的词,可直接翻译为“job”、“blackmail”,“make things hard for somebody”, “lucky with beautiful girls”。[10]
由此可见,如果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喻体,也找不到有类似意义的其他喻体,而且译者认为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隐喻背后的原语文化,或者认为用増译法或异化加注释法显得啰嗦,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妨采用这种释义法,在目的语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原文中的隐喻解释出来。
(六)将隐喻转译为明喻(Conversion of metaphor to simile)
将隐喻转译为明喻可以说是一种折中的办法。这种办法适用于直译无法让读者明白其中的形象而且又非出自典故,采用归化又找不到完全对应的喻体,采用释义的方法又无法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意义,所以采用明喻的办法既可以保留原文的喻体,又可以生动地再现原文的信息。
例 11:Phoebe Anna was thin and black, a very umbrella of a woman.
菲比·安娜是个又瘦又黑的女人,简直像把黑雨伞。
例11中,隐喻a very umbrella转译为汉语的明喻“简直像把黑雨伞” ,要比直接译为隐喻“一把黑雨伞”意思明确的多。
例12:这妯娌俩,可真是针尖对麦芒了。
These two women are like diamond cutting diamond.
例12中“针尖对麦芒”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隐喻,喻义贴切。如果直译则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其义,先归化译为英语成语短语diamond cutting diamond,则不仅喻义基本对等,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添加了like 使前后更好地连接起来,原文的隐喻也就转译为明喻。
三、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文化信息的折射,承载着所在语言的文化内涵。中英两个民族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信仰和风俗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在大数情况下,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大相径庭。这就给隐喻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目的语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喻体,翻译目的、译文读者的文化期待、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行文的流畅等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1] 王恩科,李 昕,奉 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48.
[2] 邵志洪. 英汉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72
[3] 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69
[4] 李 颖. 从颜色词汇看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 91.
[5] 刘纯豹.英语动物比喻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
[6] 朱 徽.汉英翻译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259
[7]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74
[8] 彭 萍.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38.
[9] 邵志洪. 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21
[10] 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502
Translating Based on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
CHENG Ya-l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Shanxi, China )
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abundant metaphors. As a phenomenon of language, metaphor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es. The differences in metaphors are mainly ref l ected in the vehicles. Therefore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metaphors is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hicle. Based on this, the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metaphor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re explored, and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each strategy’s applicability is mad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literal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amplif i cation, foreignization plus annotation, paraphrase, conversion of metaphor to simile. In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should bear the cultures behind the metaphors in mind. In specif i c translating practice, translators should choose proper translating strategies in accordance with whether there exists the same vehicle or not,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reader’s cultural expectation, the degree of reader’s understanding, the degree of reader’s acceptance, and the fl uency of the translation versio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 contras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5.9
A
1673-9272(2014)04-0102-05
2014-04-11
程亚丽 (1978- ),女,山西太谷人,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文编校:罗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