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蔡伦的科学精神

2014-01-21周金华

关键词:蔡伦科学精神

周金华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试论蔡伦的科学精神

周金华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蔡伦精神或蔡伦的科学精神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概括,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文章从蔡伦一生的价值追求、人生态度、工作作风和开拓精神等四个方面对其科学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期加深读者对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蔡伦的认识和了解,为弘扬蔡伦的科学精神而努力。

蔡伦;东汉时期;科学精神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①国内学术界对蔡伦发明造纸术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蔡伦以前已有造纸,蔡伦只是造纸术的革新者。一种意见认为蔡伦以前的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见瞿耀良《有关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学术观点综述》,《档案学研究》,1993年第4期。。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蔡伦文化研究的深入,学术界有不少学者对蔡伦精神或蔡伦的科学精神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概括。有的学者将它高度概括为“首创精神”或“创新精神”,如周培源、陈思亮、戴家璋等②见周培源:《继承和发扬蔡伦的首创精神,维护蔡伦的重大历史荣誉——在首都北京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1882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陈思亮:《纪念蔡伦,发扬创新精神》;戴家璋:《维护蔡伦的历史地位,弘扬蔡伦的首创精神——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以上文章均载于许焕杰主编:《纸祖千秋》,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10月。;有的将它概括为“勤奋、笃实、科学、首创”精神,如文选德、许焕杰等③见文选德:《纸祖千秋•序》;许焕杰:《简概蔡伦精神》;以上文章均载于许焕杰主编:《纸祖千秋》,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10月。;还有些学者对蔡伦精神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如马永春在《弘扬蔡伦精神——重读〈后汉书·蔡伦传〉》一文中,将蔡伦精神概括为“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勇于开拓的进取意识”、“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艰苦创业的良好作风”、“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等五个方面。[1]谢秋生在《蔡伦精神的科学内涵》一文中,将蔡伦精神概括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精神”、“正直勇敢、刚正不阿的精神”、“忠公忘私、奉献社会的精神”等五个方面。[1]这些概括和总结无疑是有道理的,但笔者以为,蔡伦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蔡伦精神值得颂扬和发扬的主要是他的科学精神。下面仅就蔡伦的科学精神,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思想品格和行为特征的总称,它包括科学家的价值追求、对待科学的态度及认知、行为方式等。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与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蔡伦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价值追求

科学家的价值追求是科学家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科学家从事科学创造与发明的成就动因之一。蔡伦的科学精神首先表现在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价值追求上。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修己以安人”,[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3]蔡伦从小入宫,一生在宫中服役长达46年。史籍虽未明确记载他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但他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首先,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学说,儒家经典——五经成为上自太学,下至私学的教科书和士人仕进的工具。其次,东汉统治者以“柔道”理国,“退功臣而进文吏”,更是大力提倡儒学。《后汉书·儒林列传》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4]。”范晔指出:“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4]汉明帝更酷爱儒学,常“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蓋亿万计。”“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汉章帝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并“亲临称制”。[4]汉和帝“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特别是邓皇后自小就酷爱儒学,“六岁能《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4]后为太后,临朝称制,不仅自己“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而且“又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4]蔡伦自小入宫,在朝廷这种风气的熏陶之下,自然深受儒学的影响。特别是作为邓太后赏识和重用的中官,蔡伦更免不了以身作则,做学习和教授的表率。正因为蔡伦对儒学有较高的造诣,所以,后来安帝和邓太后“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各雠校家法,令伦监典其事”。[4]也正因为蔡伦对儒学有较高的造诣,才得到《东观汉记》和《后汉书》“伦有才学”的肯定。

蔡伦虽非儒家士大夫出身,但却具有儒家士大夫品格。《东观汉记》和《后汉书》对蔡伦的生平记载十分简略,并没有直接描述蔡伦的远大志向和价值追求,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蔡伦那种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儒家士大夫情怀和品格。例如,《后汉书·宦者列传》载,蔡伦为中常侍,豫参帷幄,“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在这里,范晔用十二个字,就将蔡伦那种公而忘私、不惧个人安危,匡扶社稷,造福苍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知道,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中国古代,“伴君如伴虎”。历史上,敢于在君主面前犯颜直谏的忠臣凤毛麟角,更何况出身低微的宦官,皇室的家奴!这充分体现了蔡伦超常的智慧、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有学者把蔡伦视为东汉宦官专权的始作甬者,[5]笔者以为有失公允。首先,和帝、邓后让蔡伦“豫参帷幄”是因为有“伦有才学”;其次,蔡伦“豫参帷幄”是“匡弼得失”,不是为私利而弄权或专权,与郑众等东汉其他干政宦官截然不同,所以,范晔在《后汉书·宦者列传》中明确指出,“中官用权,自众(郑众——笔者注)始焉”。又如:蔡伦为尚方令,“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东汉崔寔在上汉桓帝《政论》中提到:“主者亲躬,故官兵常牢劲精利。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6]我们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武器的精良与否,不仅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战士的生死存亡。东汉的士卒,绝大部分是平民子弟。在“一夫不耕或受之饥”的古代社会,他们都是家庭的支柱,如若不幸,轻则妻离子散,重则家破人亡。蔡伦正是因为有这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做到“亲躬”,造出来的兵器才“莫不精工坚密”、“牢劲精利”。再如,蔡伦发明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造纸,是因为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蔡伦发明新的造纸之后“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见,兼济天下、造福苍生是蔡伦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体现了蔡伦高尚的人文情怀。

二、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人生态度

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是科学家的基本信条,是科学家从事科学实践活动和创造发明的内在动力之一。史籍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蔡伦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人生态度,但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一点。自西汉末年统治危机爆发以来,社会上谶讳迷信盛行。汉哀帝于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利用谶讳迷信上演了一场“汉再受命”的历史闹剧,企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刘氏政权。外戚出身的王莽利用谶讳迷信,一步步夺取了刘氏政权,建立了新莽皇朝。光武帝刘秀也是大肆利用“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4]等谶讳迷信大造社会舆论,骗取民心,为重建刘氏政权服务。东汉建立后,刘秀并于中元元年(公元57年)“宣布图谶于天下”,[4]从而使谶讳迷信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自光武帝以后,东汉皇室争权夺利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往往借助谶讳迷信来达到其目的。如章帝窦皇后为专宠后宫,诬陷宋贵人和梁贵人“挟邪媚道”,[4]令两贵人自杀。和帝阴皇后为专宠,与外祖母邓朱“共挟巫蠱道”,[4]事发觉而被废。蔡伦身为宦官,虽不免受到宫廷斗争的影响,但他却不贪恋权位,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实践中。史载他为中常侍兼尚方令期间, “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4]史籍虽未指明他“暴体田野”去干什么,但从他后来发明造纸来看,自然是去潜心研究造纸。汉制,官员五日一休沐。这里“每至休沐”,充分说明蔡伦几乎将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全部投入到研究造纸的实践中去了。又如崔寔《政论》中提到的,蔡伦负责监造皇室器物,“主者亲躬”,即亲自与工匠们一起,参与设计制造,所造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这一切说明,如果没有对科学的崇尚和热爱,就没有“蔡侯纸”的发明,没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的成就。

三、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既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必然途经。求真,就是要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即本质),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务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去实践。精益求精,就是要把事情做到尽可能的完美。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任何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是一项严密细致、艰苦卓绝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科学家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去探索和实践。据学者蔡德初先生考证,蔡伦于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加位尚方令”。[1]《后汉书·百官志》载:“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4]即尚方令是专门负责生产和制作皇帝使用的刀剑及皇帝所喜欢的其他器物。尚方令本身职位不高,仅六百石,但蔡伦是因为有“才学”和“尽心敦慎”(即办事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得到和帝特别是邓皇后的常识,由中常侍“加位”,以示恩宠和信任。东汉官僚崔寔在上汉桓帝的《政论》中提到“旧时永平、建初之际,去战攻未久,朝廷留意于武备,财用优饶,主者亲躬,故官兵常牢劲精利。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汉明帝、章帝及和帝之时,东汉大规模反击匈奴和经营西域,战争连绵不断。所以,“朝廷留意于武备”,对军工生产十分重视,选派有“才学”的蔡伦为尚方令。作为替皇室生产器物的尚方,拥有全国最好的工匠,加上“财用优饶”,如果不能生产出朝廷满意的器物,自然是无法交差的。蔡伦自感责任重大,亲自与工匠们一起参与设计制造。我们知道,当时生产一件兵器,需要经过选料、冶炼、制模、制范、浇铸、修整等十几道复杂的工序,每一环节都不能马虎,否则,是无法达到高质量的标准。所以,蔡伦凡事“亲躬”,严格把关,并做到精益求精,生产出来的兵器才“莫不精工坚密”、“牢劲精利”,成为后世生产的典范。崔寔提到的“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即是蔡伦为尚方令时主持监造的。《后汉书·宦者列传》载,“元初元年,邓太后以伦久宿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后为长乐太仆。”和帝时,邓皇后好纸墨,“是时,方国贡献,競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贡纸墨而已。”[4]作为尚方令的蔡伦,自然不敢怠慢,“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终于发明了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造纸的新技术。由此可见,蔡伦在科学发明与创造上所取得的成功,既有来自东汉皇室的压力和“财用优饶”的外部条件,又有他本人“才学”兼备、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等内在因素。

四、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它需要科学家既有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又要有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8]历史上任何一项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无不凝聚着科学家的辛勤汗水和杰出智慧。从《东观汉记》和《后汉书》有关记载来看,蔡伦自和帝即位(公元89年)转中常侍,便已开始探索造纸问题,到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造纸成功,上奏朝廷,前后经历了16年。期间,蔡伦“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几乎将所有休息时间都花在探索造纸上。在蔡伦发明造纸以前,我国的书写材料经历了陶片、甲骨、青铜、简牍、缣帛等形态。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两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简牍和缣帛。由于“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蔡伦大胆创新,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做原料来造纸。史称“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经过十多年的辛勤探索和反复实践,终于在和帝元兴元年获得成功并上奏朝廷,得到和帝嘉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从后世文献记载和传承的蔡伦造纸技术来看,蔡伦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做原料来造纸,需经过“沤、挫、捣、抄”等多道复杂工艺。学者韦承兴指出,“造纸术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高分子化学工艺实际应用的创举”,“蔡侯纸”的伟大之处,“就是从原料到造纸过程,首创了一套‘三新’的重大科技综合成果,这就是新原料、新工艺、新产品。”[1]由此可见,“蔡侯纸”的成功,是蔡伦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勤于探索的结果,充分体现了蔡伦的开拓创新精神。

蔡伦虽为宦官,一生主要在宫中度过,替皇室服务长达46年,但他却是追求科学的一生。他的创造和发明,大大加速了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得到世界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在中国,蔡伦被尊为“纸祖”。自蔡伦后,凡有造纸处,皆有蔡侯祠、蔡伦井。在世界,自公元四世纪后,蔡伦造纸术传到朝鲜;七世纪传入日本,日本史学家山下寅次教授评价:“中国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实是我亚洲人民的无上荣光。蔡伦、毕升之功,伟矣哉!”[1]八世纪传入南亚及阿拉伯国家,结束了这些地区用树叶、草纸书写的历史;十三世纪传入欧洲,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英国文学家肖伯纳指出:“……只有在纸上,人类才能创造出光荣美好的事物、真理、知识和崇高的品德,以及永恒的爱。”[1]英国威尔逊博士也说:“造纸一事,尤为重要,所谓欧洲文艺复兴之得力于此,亦不为过也。”[1]十七世纪传入美洲,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对历史最有影响的100个人物》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因此,我们可以说,蔡伦是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巨匠,他那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价值追求,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永远激励着人们向科学迈进的步伐!

[1] 许焕杰主编.纸祖千秋[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5.

[2] 孔 丘.论语·宪问.《诸子集成》第1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 孟 轲.孟子·尽心上.《诸子集成》[M].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

[4] 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415,421.

[5] 忆江南.宦官干政始作甬者蔡伦[J]. 文史天地,2009,(7):40.

[6]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1851年12月-1852年3月[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03.

[8]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6.

On Cailun’s Scienti fi c Spirit

ZHOU Jin-hua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Hunan, China)

Cailun, who was widely known as the inventor of paper-making, was a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in the Dong Han Period in China. Although he was a eunuch, he had been in the quest of science through his lifetime. The scientif i c spirit of Cailun was embodied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his pursuit of the values of caring about the world; his life attitude of respecting and loving for science; his down-to-earth working style of pursuing truth and perfection; his pioneering spirits with the bravery of exploring and creating. The scientif i c spirit of Cailun, which has become a treasure for China and even for the whole mankind, has been motivating us on the road of our pursuing of science.

Cailun; the Dong Han Period; scientif i c spirit

N03

A

1673-9272(2014)04-0000-00

2014-04-08

周金华(1965-),男,湖南省祁东人,湘南学院报刊社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蔡伦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造纸鼻祖蔡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蔡伦改进造纸术
拿出精神
桂阳蔡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