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的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2014-01-21陈英俊

地理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考点图表试题

陈英俊

“岁岁年年曾相似,今夕花妍各不同”,新材料、新情境下的地理学科得分情况已成为拉开考生文科综合成绩的分水岭。毫不夸张地说,谋地理者称诸侯,善地理者得天下。研究地理命题特点,把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复习备考策略,迎战高考将会胸有成竹。

一、启思立意,品读高考命题特点

1.导向有蓝本——胸中有成竹(命题重点)

经典与创新共舞,基础与能力齐飞。时代性鲜明,区域性彰显,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并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品读地理文化味道,这正是地理高考试题的魅力所在。自然地理理性凸显,人文地理考点宽泛,区域地理内容综合,课程结构融合自然,考点分布似乎无规律可循。但回眸2013年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仍集中在地质与地貌、大气与洋流、区位与城市、发展与环境、灾害与生态、等值线与自然带、人口变化与空间迁移、农业地域与工业联系、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等方面,并通过考核地理计算、判读地理图表、阐释地理规律等方式进行。明确高考命题走向,考试重点也有相对稳定性,使地理高考复习有的放矢。

2.命题看动向——稳中有创新(命题原则)

稳中求变,常考常新。以区域地图和图表资料为载体,知识抽样、突出能力、强调探究,这是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 四个稳定即试卷结构与分值基本稳定;考试大纲及要求基本稳定;试题创设基本稳定(从能力立意、情境创新、问题设计体现);命题侧重基本稳定(注重主干知识、区域考查)。三个变化即高考由过去侧重知识面多少,转向覆盖能力点的延伸;图表图像由教材再现,转向大多来自课外素材,尽管学生使用教材版本不同,尽力做到考试公平公正;试题材料选择角度、设置情境新颖,使能力强的考生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3.他山有美玉——各卷竞风流(试题特点)

选择题多以“组题”形式呈现,强调思维的缜密;主观题活化对知地究理的综合论证,要求表达严谨。高考试题的命制“轻记忆、重能力、结构稳、引领正、选材新、设问活”,实现“理念的碰撞、智慧的释放、思维的放飞和思辨的体验”。全国各套试卷俏立潮头、颇具风流。

热点中考查素养,洋溢浓厚时代气息。不同试卷在同一年份呈现不同热点:如新课标Ⅰ卷的洪水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入侵;新课标Ⅱ卷的台湾问题、雾的形成;浙江卷的钓鱼岛、用工荒、雾霾天气、舟山群岛新区、文化生态保护;江苏卷的芦山地震、北斗导航、底特律兴衰、喀什经济特区;天津卷的网络购物、智能交通;海南卷的乙醇汽油、保护湿地;四川卷的西南旱灾、厄瓜多尔运河;广东卷的南海周边地区。不同试卷在同一年份关注相同热点:如新课标Ⅰ卷和江苏卷都涉及三沙建市;新课标Ⅱ卷、福建卷和四川卷都关注我国东北的低温冷害;安徽卷、江苏卷均有循环经济、美丽中国等内容。

经典中富有创意,注重呈现多样信息。如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上海卷、浙江卷、安徽卷的人口迁移、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新课标Ⅱ卷的荒漠化和太湖水污染;上海卷的火星探测、环球航行;江苏卷的耕地问题;重庆卷的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城市产出效益比较、水土流失地理调查;福建卷的工业区位。地理学科中这些经典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创新设问情景,有如行云流水、韵味无穷。

温和中凸显能力,重视对“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考查。新课标卷弄潮敢先、立意新颖,如新课标Ⅰ卷的维多利亚湖鲈鱼、百里钢城;新课标Ⅱ卷的地膜使用、荒漠化、水污染等问题。直辖市的试卷,依标脱本、入宽出高,关注地理信息获取意识的养成,如北京卷落实双基、关注思维;上海卷板块平衡、凸显价值;天津卷将热点、难度和梯度有机整合;重庆卷重视多维度分析和探究。一些不可多得的计算题考查数学思想,也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如天津卷的时间计算、民居与日照方位;江苏卷的太阳直射点、季节的变化;福建卷的遮阳板问题等。

平实中区分良好,借助考题促使地理思维立体。普通试题俗中见雅,但文字、表格和图形完美结合,开拓出另一片新天地。如福建卷以研究性学习形式巧妙融入“遮阳板”的设问情境;广东卷将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城市形态、土地变化、工业结构等颗颗珍珠攒成项链,构成完整顺畅的整体;山东卷以文字材料、区域图、景观图和素描图等相配合呈现银川平原这一经典案例;浙江卷棉花带的内容,强化特定区域,学科原理鲜明。

二、延展智慧,构建复习整体框架

1.登山凌五岳——勇者志巅峰(全面统筹)

把握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区位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理清学习线索。按照“厚—薄—厚”的知识整理思路和“基础巩固—专题复习—综合提高”的复习组织顺序,把握复习方向性,加强复习针对性,保证复习有效性,高效完成“三轮”复习。

★“一轮”复习:全面抓好基础,重点清晰原理

(1)时间安排:2013月9月—2014年3月中旬。

(2)主要任务:熟练掌握高考大纲要求的三本必修、选修、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教材的再学习和深度挖掘,将知识系统化、问题系列化、试题情境化、解题规范化,把握复习广度。

(3)基本要求:精耕细作,夯实基础,适时练习,落实能力。将基础知识深刻理解、准确记忆,重视对思维方法的小结提高;把握主干知识,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强化对地理图表的学习,进行适度地拓展情境和灵活应用。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和重点知识突出化,重视对思维方法的小结提高。

★“二轮”复习:整理知识系统,展开专题复习

(1)时间安排:2014年3月中旬—2014年5月初。

(2)主要任务:完善专题结构,拓宽知识横纵联系,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异同、特征,实现自然与人文、自然与区域、人文与区域之间知识的重组与创新。

(3)基本要求: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梳理规律,学会总结。做好同类问题的归类、整理和延伸,进行专题复习的比较、提炼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做到专题知识网络化和重点问题准确化。

★“三轮”复习:突出能力训练,掌握应考策略

(1)时间安排:2014月5月初—高考前夕。

(2)主要任务:科学取舍,规范解题,调整状态,增强信心。在审题中抓住关键字词、紧扣地图图表、重视专业词语、明确设问指向,感悟解题思路,训练答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

(3)基本要求:整理错题,强化表达,结合模拟,稳步提升。考点综合为核心,科学把握做题的时间和速度,做好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的分析、订正和补救;优化应试心理,保持平和、细心、严谨、完整的良好竞技状态。做到试题解答的规范化和临考心理的常态化。

2.鸟瞰大森林——模块巧突破(相应方法)

(1)自然地理:理清基本概念,掌握学科原理。在“懂”字上下功夫,注重原理、规律的理解与运用,明确其形成过程。自然地理学习重点是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解题训练注重提高方式。

(2)人文地理:精准学科语言,全面分析问题。在“精”字上下功夫,侧重要点、观点、方法的运用,注重回答问题基本方式、地理思维建模,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人文地理学习重点是区位理论、图表分析,解题训练注重案例分析。

(3)区域地理:做好地图定位,把握分析方法。在“图”字上下功夫,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以及图像图表判读技能的理解运用。强调区域特征概括,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区域地理学习重点是区域定位、区域特征,解题训练注重区域对比。

(4)选修地理:理解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格式。在“全”字上下功夫,注重地理语言培养并有效地全面答题,减少要点缺漏。结合问题背景、联系实际生活,注意主要景区、自然灾害区的区域定位,学会知识迁移,综合比较分析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选修地理学习重点是对各类选修问题的总结归纳,解题训练注重问题防治。

3.宏图尤泼墨——妙笔绘丹青(提高效率)

(1)激发动力:保持良好心态,坚信成功信念。高考是智力搏杀的战场,是一场能力比拼和心理博弈的战场,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和一次洗礼。要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就应以高度的自信、不拔的毅力、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笑迎高考,以良好的状态管理自己、提高自己、悦纳自己、突破自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同学结成学伴,经常和师长、朋友交流学习的困惑,从而鼓舞斗志,让自己以积极的心态积淀人生宝贵的品质。

(2)注重细节:衍生研究习惯,避免走入误区。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应“三关注”、“四研究”、“三避免”。知识“三关注”即深度、广度和角度,深度方面尽量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广度方面落实考点,扩大备考知识面,特别是社会热点信息;在此基础上,增强多角度分析问题实质是新高考的导向功能。试题“四研究”即对比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对比近年重点考点找趋势,对比相同考点试题找变化,对比各地调研试题找信息。复习“三避免”即忽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而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训练和基本技能培养而过分迷信“名师”授课和名校经验;忽视自身实际而过分强调“活题”、难题的训练。

(3)科学演练:构建复习策略,做好高效复习。方向重于方法,方法重于苦干。考点和网络相结合,在头脑里建立多维度联系。强化易混易错知识点,建立错题集,养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练习以精取胜,根据考试说明、不同复习时间和自身实际选题,及时回炉,讲究实效,科学演练,弥补缺陷。结合高频考点适时渗透热点,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培养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达能力。重视图表训练和信息提取,熟悉各种图表类型,建立图表之间联系、变式和图文之间转变。整合“问题”,梳理思维线索;解好“例题”,理清解题思路;做好“试题”,掌握应试技巧。▲

猜你喜欢

考点图表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