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
2014-01-20阮光锋
阮光锋
负能量食物这一概念大约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至今在网络上已呈满天飞之势。根据介绍,所谓的负能量食物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而是指消化时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所提供能量的食物。
深受减肥人士的喜爱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当然,人们在进食过程中也要消耗一些能量,如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如果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比如吃100克某种食物,它能提供80千卡能量,消化这种食物却需要100千卡能量),那么,综合一下,该食物所产生的能量效应就是20千卡,该食物即所谓的负能量食物。这是负能量食物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理论,很多商家开发出了可以帮助减肥的所谓负能量食物,吃下去后,不会增加能量储存,反而能增加能量消耗。
这个说法看上去无懈可击,也非常吸引人。吃进去食物,还会增加能量消耗,真是一举两得,令减肥人士心花怒放。不过,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确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游泳,小到站立、眨眼都是要消耗能量的,吃饭也不例外。在摄食过程中,除了咀嚼、吞咽等动作消耗的热量外,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也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在营养学里,通常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以大分子形式存在,人体并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分解成小分子才能消化吸收。比如,我们吃一个汉堡,要先用牙齿咀嚼成较细的形状进入食道,然后进入消化系统,在消化系统里会有各种酶将这些细小的食物颗粒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将淀粉分解成单糖,将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然后再完成消化吸收等过程。
细心的人会发现,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正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食物热效应通常表现为机体散热的增加,一般在人们进食1小时后产生,大约3小时后达到最高峰。
没有研究证据的支撑
既然食物消化的确要损耗能量,那会不会存在食物热效应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的情况呢?如果继续检索,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负能量食物的学术文章,负能量食物的说法大多出现在网络论坛、商业网站或者博客上。
根据负能量食物的定义,要判定一种食物是不是负能量食物,就要看它的食物热效应究竟有多大。其实,不同食物成分的食物热效应也有一些差异。在三大供能物质中,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大,相当于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为5%~6%,脂肪的食物热效应最低,为4%~5%。对一般混合食物来说,食物热效应大约占食物所含能量的10%,也就是说,吃下具有2000千卡能量的食物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卡能量来消化食物。所以,食物的热效应一般在10%左右,最多也不超过30%,负能量食物也不可能真的存在,至少目前是没有发现。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食物的能量值并不全是简单的数字相加,目前评估食物能量值的方法可能存在错误。因为,有些因素会影响食物对人体实际产生的能量。比如,食物的加工方式会改变食物消化所消耗的能量,导致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产生的能量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富含抗性淀粉的谷物颗粒为例,如大麦或大豆,这类食物需要很长的时间消化。但是,如果将同样颗粒的谷物碾碎成粉末或者加工成早餐谷物或即食麦片,就会变得更容易消化,很容易吃得多,所产生的能量效果也不一样,进而可能增加肥胖的风险。有些食物本身能量低,需要更多咀嚼,又不是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即使多吃一点,长胖的风险也比较小,比如芹菜、苹果之类。
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并不存在负能量食物,那些打着负能量食物旗号的减肥产品大多是在炒作概念。想要减肥,还是得从减少总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做起,少吃点,多一些运动和锻炼。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曾经说过:笑是燃烧能量的最佳途径。所以,如果有商家自称自己的产品是负能量食物,有助减肥,我们不妨也一笑而过吧。
(摘自《百科知识》)
编者注:本文考虑的是健康食品范畴,那些打着减肥的旗号,让人吃了肠胃百般折腾,从而达到“减肥”效果的食品,不在本文负能量食物的考虑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