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与前瞻:社会发展原理的地理课程目标解读
——从课程目标文本的视角
2014-01-20常珊珊李家清
常珊珊李家清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审视与前瞻:社会发展原理的地理课程目标解读
——从课程目标文本的视角
常珊珊1李家清2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地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地理课程处于地理教育的核心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而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发展原理的地理课程阐明社会发展与地理课程要素(目标、内容、评价等)之间具有普遍意义的联系,从理论层面上讲,就是地理课程设计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相适应;从实践层面上讲,就是地理课程设计要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时代特征相适应,滞后或过于超前于社会发展,都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课程的出点发和归宿,是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和实施的指向。不同时期的地理课程目标都有着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理课程目标的设置理念、内容构成、水平层次。我国自设置学校地理课程以来,先后颁发过多部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经实验后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修订在即。笔者基于文本(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程标准),从社会发展原理的视角,对地理课程目标发展变化的影响进行解读,以期揭示地理课程发展变化的规律,把握学校地理课程的培养宗旨,前瞻地理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政治形态对地理课程目标的影响
地理课程必须反映社会的需要。因此,国家的政治形态、重大教育改革法案以及召开有关课程改革的会议等,都对地理课程目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挥棒作用。
1.政治主导意识的影响
纵观我国自设置学校地理课程以来的地理课程的目标,受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地理目标结构、内容组成等体现了浓厚的社会色彩,并反映不同时代的发展特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解读。
第一阶段: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理念,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正是为了实践这一理念,顺应社会发展,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是实现三民主义教育的最重要之一科目,其课程目标制定如表1。
表1 1929年《初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节选)
从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将“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作为地理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体现了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需求。
第二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本阶段,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在此影响下,1956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对地理课程目标提出了要求,如表2。
表2 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有关课程目标的说明(节选)
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课程目标说明有以下特点。
首先,知识、技能目标为生产劳动服务。通过地理学习活动,掌握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以及国民对社会主义做贡献。
其次,德育目标为社会主义服务。认识伟大祖国的自然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课程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极参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1977年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课程处于恢复、发展及不断上升的时期。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和结构逐渐完善。
纵观1978年以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地理课程大纲、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目标均体现了地理课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宗旨。从1978年至1992年颁布的7部地理课程大纲中地理课程目标中均有“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的要求。1996年、2000年和新课程改革中的表述虽有所变化,但都体现出地理课程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理念。
2.政治重大举措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的教育举措,对地理课程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革命”,地理课时大幅度减少,地理课程目标受到明显影响。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学校地理课程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地理课程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也对地理课程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地理课程为落实这一指示,1991年原国家教委特制订《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以小学阶段为例,要达到如表3的要求。
二、社会经济形态对地理课程目标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制约乃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形态。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对地理课程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看,经历了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近代时期,和正在走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现代时期。
1.“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前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为目标,致使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与信念成为早期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我们也可以
从地理课程大纲中的表述找到有力的证据,具体如表4。
表3 1992年《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教育目的(节选)
使
地理课程目标的“皆有赖于天然富源之开发”“培养利用自然之能力”“唤起其利用厚生之志愿”“战胜自然”等,反映出粗放型经济发展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取向。
2.“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人地之间呈现出不协调的状态,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剧增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在推进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也助推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变革。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变,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并将此写入“九五”计划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相应的地理课程目标的确立趋向合理的价值取向。
1978年以来,颁布的多部地理课程大纲或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一大特征是:以往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等字眼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例如: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管理、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这是我国地理课程目标发展史上转折性的标志;1996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出现了新的表述: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管理、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中表述: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这两部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地关系”,并从德育目标的层面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与熏陶。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有如下表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社会文化形态对地理课程目标的影响
地理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性,必然受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体现社会主流文化的期望。爱国主义情操、审美情趣及科学文化等都是地理课程的文化内涵,也对地理课程目标的演进产生较大的影响。
1.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在地理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既有共同点,也有时代性的侧重面。民国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使得这个时期的地理课程目标中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鲜明特点,如表5。
表5 新中国成立前的地理教学目标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节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人类事业进步和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更注重教育学生学好本领,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从1956年之后的地理课程目标中,爱国主义的指向表现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除此之外,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目标中从1986年提出的“应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发展到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目标中“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等的地理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2.审美情趣追求的影响
审美情趣是人生的高级精神追求,能用来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地理课程的美育资源十分丰富。自然地理课程侧重大自然的美,人文地理课程侧重人文景观的美。自然美能够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人文景观的美则更多地承载了人类的创造美与思想美,能够充实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热爱。
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发展历史看,1988年之前的地理课程目标还未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受到社会发展的步伐与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等的限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逐渐得到满足,精神文化则成为人类追求的主流取向。1988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及“使学生受到美育的陶冶”,之后颁布的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有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做出了明确要求,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这部教学大纲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做出了更加清晰和完整的要求。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审美情趣培养已从目标要求到渗透地理课程的内容中,体现了地理课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3.科学文化内涵的影响
科学文化是以自然界为对象,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规范的科学方法和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求实与求真是科学文化的基本内涵,理性与规范是科学文化的价值观,探索与创新是科学文化的根本使命,他们构成了科学文化的基本构架 。
科学思维是科学文化的高层结构,也是科学文化的精华所在,它一旦形成,便可以成为主体获取知识的巨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力量,使主体受益终身。而某种特定思维方式的形成,必然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科学思维在地理课程中表现为认识“空间关系”、学会“空间思维”、解决“空间问题”,能辩证地看待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新课程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的课程理念,成为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导向、内容基础和方法指引,体现出地理课程向学生渗透科学文化内涵,科学地对待地理事物的价值取向。
四、走向未来社会的地理课程目标探索与前瞻
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都有不同的特征、形态和特色,在地理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中呈现一定的规律,这也为把握当下,探寻走向未来社会的地理课程目标的方向提供了依据,前瞻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方向将呈现如下特点。
1.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更加彰显信息时代特色
21世纪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为基本形态,目标要求将从学习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转变到强化地理能力培养,具备健全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成为时代的核心指针,学校地理课程目标将进一步全面充实,地理课程的内容也将不断更新。一方面将紧扣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发展主题,关注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突出那些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价值大的知识,如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内容。另一方面将增加信息技术元素,更加富于信息时代气息,将反映现代生产和生活,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地理学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等内容纳入地理课程中,促进学生地理素养与创新品格的发展,未来的地理课程目标更新发展的周期将更短,更加贴合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时代特色。
2.坚持地理科学取向,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思想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强有力地改变了以往区域经济自成体系的封闭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传统的空间经济观念。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人地关系更加复杂,矛盾更加突出,只有对人地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合理处理人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将位居重要地位。人类社会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将更加频繁和深远,只有建立在人地关系、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基础上的地理教育才更有助于认识和改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地关系的合理互动和良性发展。因此,未来的地理课程目标将更加关注地理科学的新进展,更加坚持地理科学取向,更加体现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注重人文素养培育
现代高科技推动下的物质革命,在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质世界和富足的生活环境时,却使人类陷入精神生活困顿、人文素养跟进不够的尴尬境地。以往的学校课程过于偏重人们“何以为生”的科学指引,却相对忽视“为何而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面对现代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及生态危机,未来的地理课程目标将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未来地理课程将能发挥地理学科在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独特功能,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与全球视野,注重环境伦理教育、人口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致力于改善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环境,努力培养出能适应和创新未来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参考文献:
[1] 刘硕.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2] 孔云.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陈尔涛.地理教育与地理国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 袁书琪,郑耀星,刘恭祥.地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50-53.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
[8] 刘兰,陈澄,姚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J].课程●教材●教法.2006,(7):59-64.
[9] 金红霞.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研究之反思与改进[D].天津师范大学,2011.
*本文引用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内容除注明外,全部来自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汇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不再一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