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1-20刘太胜王晖

药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本院用人单位导师

刘太胜 王晖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 (广州 510006)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太胜 王晖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 (广州 510006)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大、面临诸多难题,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品牌、学校知名度、专业技能、性别年龄、就业心态和技巧。高校应提高研究生专业水平,加强毕业指导,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就业水平。

研究生;就业;现状;对策

研究生曾经是人才市场的宠儿,2002~2012年的10年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硕士研究生,2012年达到51万多人。研究生学历虽然比本科生高,但其就业压力却大于本科生[1]。但研究生的招生数与市场需求量并没有同比例增长,尤其是重点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压力更是逐年增大,导致研究生就业率更加严峻。药学类研究生基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受到的就业冲击虽然没有非医学研究生影响小,但其就业压力不小。加上研究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师资力量的紧缺,本院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也略有下降,就业压力同时不断加大。加强对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对策研究,对提高就业率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六年来本院研究生就业情况

本院研究生就业状况一直保持优良,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特别是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本院自2004年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开始,研究生数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加,2011年和2012年更是以50%的增加速度,截止到2013年秋季,在校研究生人数从2006年的214人增加到820多人,每年招生数从56人增加到330多人,硕士点也从原来的4个增加到23个,同时就业特征也出现新的情况(表1)。通过对2007~2012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统计(表2),具有以下就业特征:①研究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毕业生人数26.34%;②与2007届毕业生相比较,就业整体变化不大,但签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就业满意度逐年降低;③就职于高等和中专院校的研究生人数逐年降低,考博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本院研究生就业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态势,由于受到毕业生人数增加和就业大环境的影响,就业压力对研究生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加,截止2013年9月1号2013届的初次就业率为91.8%,更加显示出目前存在本校研究生的就业压力。

表1 广东药学院2007~201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表2 广东药学院2007~2012年研究生就业单位概况

二、影响本院研究生就业因素

1.专业品牌

影响本院研究生就业因素之一是专业。如果专业竞争力不高,即使研究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可能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如果是热门专业,即使是普通院校,也是“香饽饽”[2]。本院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学院校之一,最有名的就是药学专业。与此同时我国药品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不论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药房还是药品管理机构等,都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国家鼓励制药企业大力创新,故本院毕业研究生在制药企业中都非常抢手,同时本院的就业率一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学校知名度

当下很多招聘单位都会有“名校情结”,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名校的毕业生。同时学校知名度还体现在为毕业生就业的服务上和就业资源的利用上。虽然本院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本院十分注重对研究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定期开展研究生就业培训。作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纽带,本院也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

3.专业技能

在应届毕业生基本没有工作经验的前提下,专业技能就成为用人单位考查最为详细的环节之一,也是研究生就业的根本。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除此之外,现在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喜欢“拿来主义”,也就是说与单纯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有从业背景和有经验的人,所以他们大多倾向聘用有一定工作经验、年龄稍大的研究生。对从事制剂与合成类的工作的女性研究生而言,生育过且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往往更有优势。

4.性别与年龄

现在的就业形式中性别歧视始终是阻碍就业的一大障碍。近几年,女性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的现象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用人单位对女性增加了许多限制的条件(有些条件极不客观),使得女性被录用的机会少[3]。有些用人单位虽然没有明确性别要求,但实际上注明了男性优先等条件,更有甚者索性明确提出不要女生。研究生的年龄多分布在二十多岁到四十几多岁,是一个具有明显年龄梯队特征的群体。虽然用人单位对年龄各有所求,但是相对于年纪大的人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年轻人。在他们看来,年轻人的加入能够为他们的团队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利益。

4.就业心态和技巧

就业过程需要的不仅是实力,更是良好的心态和体能的较量。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来说,自信和耐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沉得住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另外,撰写简历的能力、面试的技巧以及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用语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毕业生的就业。

三、就业对策

研究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研究生就业制度已转变为“宏观调控,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4]。然而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提升研究生专业能力。但是作为学校方面,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期从整体上提高本院研究生就业水平。

1.改革招生制度

针对目前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存在,将招生与就业挂钩,尤其省属院校,在制定招生计划之前应该对省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预先摸底和充分调研;在学科设置上应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与之配套;专业设置上也需要一定的前瞻性,不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及时应对就业环境的变化。统计调查分析就业困难的专业,确属社会需求少的,减少该专业的招生指标,将导师考核与该导师指导的研究生的就业率挂钩,必要时限制该导师的招生指标,将导师所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作为一项衡量导师指导质量的一项指标,使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贯穿教育始终;同时让导师为研究生的未来承担一部分责任,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意识,有效避免将研究生当成完成课题和科研任务的工具,激发导师责任意识,真正起到人生导师的作用,避免导师超出能力范围,一年带十几个研究生,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2.推进教学及培养方式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极大,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将一些与时代脱节的课程删去,课堂上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发展趋势,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时刻与科技的进步保持一致。其次,本院是药学类专业学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更加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找到合适的岗位。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被企业作为高层次人才而直接进入生产、研究、开发的部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密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加大多元化方式培养,提升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本院自2011年开始招收中药学应用型专业硕士,主要采取的就是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合作导师,形成校企联合办学的局面,增加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从近几年的就业去向看,大部分毕业生去专业相关的医药企事业单位工作,实践证明校企合作非常有利于研究生将来的就业。

3.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当前研究生存在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在人际关系上缺乏诚信度,把学与用、学习与做人割裂开来,同时很多学校只强调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2013年,复旦大学黄洋被投毒案告诫高校除了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研究生人文精神、社交、心理情感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也很重要。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建立人文学术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舞会、艺术节等文体活动),培养研究生实现对唯物质主义、唯享乐主义的超越,使其具有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宽广的知识结构和获取新知的探究能力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4.加强研究生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辅导

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但目前存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现象,部分研究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多追求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缺乏长远打算和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5]。要通过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导研究生形成包括金钱观、道德观、事业心、成就感、理想与信念等诸多观念在内的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念体系;要让大家以发展的眼光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5.加强研究生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

要为毕业研究生积极建设研究生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信息资源,探索就业交流新渠道。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对毕业生进行面试心理、面试语言、面试礼仪、自荐表达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毕业生面试技巧指导,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鼓励大家以兴趣来择业。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研究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帮助研究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当前的研究生在就业时过分注重一些外部因素而忽略了工作本身的内在内容,这种错误的就业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的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学校应帮助研究生准确自我评价、找准社会地位,调整就业心态,建立先择业后发展的长远观念,指导研究生建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树立到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

[1]邱忠信.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3-105.

[2]彭浩晟.我院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1):89-91.

[3]韩静,阙攀.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7(2):92-94.

[4]王丹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2):86-88.

[5]张玲.关于当前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66-167.

Graduates Em ploy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t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LIU Taisheng,WANG Hui
(Graduates Schoo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Currently,the pressure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high,which is facingmany problems.The factors of the impact ofmy graduate students for employment include professional brand,school awareness,policy implications,professional competence,gender,age,positive attitude,and employment skills.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the graduate professional level,strengthen graduated guidance to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Graduates;Employment;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2013-09-14。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编号2012JK151;广东省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教改资助项目,编号12JGXM-MS40。

刘太胜,男,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本院用人单位导师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