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平:牵挂你的人是我

2014-01-19吴一楠

大众健康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平呼吸机神经内科

吴一楠

“行医至今,不论有多少更好的职业选择,我都没有放弃当一名普通的医生。当被治好的病人感谢我的时候,我的内心会得到很大的满足,而我很享受这个感觉。”

一天上午,窗外下着小雨,记者与高平相约在综合楼的会议室见了面。她齐肩微卷的烫发很是精神利索,言谈间总是带着微笑,确如患者在网上的评价一样:“亲切和蔼”。同时,记者还发现这样一个特别之处,在写给高大夫的感谢信中,总有一些患者是几年前就被治愈了,几年后在网上看到高大夫的个人页面,回头又来感谢她的。他们总以类似“高大夫,也许您不记得我了,我是您几年前的一位患者”这样的文字开头,表达自己无尽的感谢。看到此,记者心中不禁有个疑问,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大夫,能让患者如此“念念不忘”呢?

在采访高平主任医师的一个多小时里,记者找到了答案,并总能想起今年九月开学季,北大校长王恩哥致新生的八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在高平的故事里,她用扎实的基本功,认真对待每位患者,内心坚守住医者的责任心,久久为功。正如她说的:“行医至今,不论有多少更好的职业选择,我都没有放弃当一名普通的医生。当被治好的病人感谢我的时候,我的内心会得到很大的满足,而我很享受这个感觉。”在记者看来,这个“功”或许正是她从医路上,毕生追求的,对得起病人的安心与收获病人感激的喜乐。

如福尔摩斯探案般找出“罪犯部位”

高平迷恋神经内科,用她的话说,“神经内科很有意思,需要医生的解剖学基本知识非常扎实。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顺藤摸瓜,最后推出病变位置所在。这是神经内科医生最重要的基本功——定位诊断。”但是,与“探案”相比,高平毕业后到神经内科工作却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在部队医院家属院里长大的高平,父母双亲都是医生,“从小生长、接触的环境中,我就认为医生是个很崇高的职业。” 就是带着这样一份崇敬之心,考大学时,高平全部报的都是医学院,并毫不费力地考取了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临近,高平直接以全优的成绩被学校推送到了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或许是遗传了爸妈的优良基因,高平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力。在大学里,需要一点一点苦背出来的医学基本功——解剖学,也被高平以全班最优的成绩拿下。如此一来,颅内各条神经的走行,在高平的脑子里就像是三维立体模型,令她对每段神经各自的管辖区域了如指掌。因此,导致每种病症的“罪犯部位”也总能被高平层层剥笋,挖掘出来。如此清晰的思路,让高平在诊病时如鱼得水。一次,高平接诊了一位面瘫的外交部官员,官员一进诊室便诉说:“大夫,我昨天一下子嘴歪眼斜了,在美国看急诊,一个晚上花了一万多美金,美国大夫也没说出具体是什么病。我很害怕自己是中风,就连夜坐飞机赶回来了。”经高平仔细一检查,患者只是普通的面神经炎。高平细细解释了诊断依据,几句话就消除了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其实,在高平看来,只要解剖知识足够扎实,这样类似的病情,看一眼就能判断出来。“面部神经支配可分为核上性、核下性两种,如果是颅内段面神经的病变,则只会出现下半部面部瘫痪,即口角歪斜的现象,但眼睑闭合不会受影响。如果是颅外段面神经的问题,则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同时口角歪斜。而这位病人眼睑及口角均出现病变,这就说明是核下性,即颅外段面神经病变所致,也就是普通的面神经炎,预后很好,治疗也简单。”

高平总把解剖基本功挂嘴边,因为在她看来,医生扎实的基本功对解除病人的痛苦帮助非常大。这不仅能帮助病人第一时间消除恐惧心理,还能为病人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昂贵检查。她经常教育科里年轻大夫,要先把体格检查做扎实,再辅以影像学的诊断,而不能本末倒置,让患者耗时、耗钱、耗精力地做很多检查,最后真正的“罪犯部位”即“责任病灶”却未查,从而导致没能拿到可靠的影像学检查辅证。在高平眼中,运用影像学,就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不能撒大网,漫无目的地检查。

分辨真假痴呆要取得病人的信任

进入本世纪,我国大踏步地迈向老龄化社会。然而,伴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在老年期高发的阿尔茨海默病,也称为老年性痴呆,悄然开始在人群中潜藏,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全社会及痴呆家庭的沉重负担。

在神经内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被归为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这也就意味着病人一旦起病,病情就会不可逆地逐渐发展,恶化。“我们医院接收的高龄病人较多,其中痴呆病人也较多,而此病起病隐袭,早期病症不易被察觉。很多病人来就诊时,已是痴呆病症中晚期,此时再采取治疗,效果则微乎其微。”但实际上,痴呆症的发病并非一蹴而就。早期未到痴呆时,病人通常会出现记忆和认知障碍,在医学界,这个阶段被称为轻度认知障碍(MCI)。2002年,高平曾到日本东北大学进修了三个月的神经病学。在日本,她发现日本同行对病人资料的收集之完善,非常利于科学研究。于是回国后,高平选择到协和医科大学继续深造,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在研究期间,她通过对病人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发现,病人出现轻度认知障碍是有早期征兆的,比如除去记忆障碍外,病人的性格、个性也会有所变化,有些病人甚至会出现嗅觉障碍等,而这些征兆往往很容易被家属忽略。但早诊断、早治疗对MCI及痴呆病人是很重要的,这对于改善其认知功能、延缓疾病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例如:高平说神经心理学有个简易的智能筛查量表(MMSE),正常人满分为30分,未经治疗的痴呆病人MMSE平均每年下降5分左右;而接受治疗的病人一年下来MMSE还能保持稳定,或者一年只降1-2分,这就意味着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会保留的相对较好。

多年的临床积累让高平深刻体会到早期病人的痛苦,她说早期痴呆的病人对自己的病并非毫无自知力,当他们发现自己出现记忆障碍以及生活能力下降时,很多人都会出现压抑、焦虑以及强烈的自卑感。病人常和她诉说,他们不怕死,只怕两件事情,一是瘫痪,一是“傻了”,拖累家里人。因此,高平永远都是抱着对病人的充分理解与他们耐心地交流,尽力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高平也提到,为了使记忆障碍及痴呆病人能得到更好地诊治,在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高平等人在我院首开了记忆障碍和痴呆专病门诊,目前已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在痴呆治疗中,来看病的病人,有些并非是真性痴呆,而可能是抑郁症。曾有位60多岁的老人来看病,一进诊室就说自己痴呆了。但高平经过仔细询问,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并了解了其内心活动后,再经过详细检查,她判断病人只是抑郁症。“很多抑郁症病人会表现出记忆障碍甚至假性痴呆。这类记忆障碍与老年痴呆症中因神经细胞受损的机制是不同的。”高平的准确判断依靠的就是病人的信任,“医生需要运用临床沟通的技巧,跟病人建立很好的互信关系,病人才会把她内心的很多感受说出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找到症结。”果然,通过抗抑郁治疗后,那位老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又回到了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平很自谦,她说自己在这个领域并不是比别的大夫高明多少,而是需要靠观察力和亲和力,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那件白大衣总是飘扬在病房里

高平的女儿上高三时,曾在一篇获奖作文中这样写道:“每到周末,那件白大褂总是飘扬在病房里”因为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高平感到很内疚。但高平坚守的信条是既然选择做医生,就要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几年前,病房里收治了一位十一岁的重症肌无力男孩儿。入院后的一个上午,男孩儿的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医生们紧急给他上了呼吸机。一切料理妥当后,已是中午,高平回家吃过午饭准备休息,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不到一点半正常上班时间,她就来到病房看病人。一进病房,男孩儿的爸爸就焦急地说孩子总说憋。高平仔细检查呼吸机各项参数,并无异常现象。就在此时,男孩儿突然出现尿失禁,双眼上翻、意识障碍。高平意识到患儿出现了缺氧性脑疝,果断地采取气囊人工呼吸并撤掉了呼吸机。男孩儿很快苏醒了过来。事后发现,原来是呼吸机出了故障。午间值班大夫一直以为是男孩儿初次上呼吸机,心理紧张造成的憋闷。前后的抢救不过五分钟,但正是高平提前的这几分钟,为这位男孩儿争取到了生命的黄金抢救时间,没有造成致残或致死的严重后果。

脑子里放不下病人是高平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在脑子里将所管的病人逐一思考一遍,我要回顾这一天的诊疗过程有没有落下什么我没有想到的东西,或者我哪个地方做的不到位。我分管的重病人,一般到周末节假日我都会去查房看病人。”这样的习惯能让高平每晚睡个安心觉,因为她最怕的就是晚年回首自己的一生,若想到曾经哪天的一个疏忽,导致病人的生命从自己手中溜走,或者留下终身的残疾,那将会是她内心最大的折磨。

近十几年来,每逢春节,高平都会收到一盆水仙,也就是近两三年,高平才知道这是她十三年前治愈的一位老患者送的。“每次都提前三四天给我送来,恰好到春节那几天,水仙开得刚刚好。”水仙一送就坚持了十几年,春节里,每次闻到花香,看到盛开的水仙,高平内心都充满了幸福。因为在她的心中,让她努力坚守医生这份职业的,不仅有对神经内科的挚爱,更有从病人真诚的感谢中获得的感动与满足,而这份满足是无价的。

猜你喜欢

高平呼吸机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不是钱的事
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数学世界
数学期望考题的新动向
西班牙“帝王行动”华人主犯被保释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