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建 将海参做到极致

2014-01-18白雪

餐饮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刺参吸收率海参

文/白雪

高速建 将海参做到极致

文/白雪

高速建 1960年出生于中国鲁菜之乡——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有国际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鲁菜特级烹饪大师、国家特一级烹调师、第二届世界中国烹饪大赛金牌得主等荣誉,他的绝活“最薄的手拉活海参”三年内获三次吉尼斯世界纪录。

高速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胶东半岛的灵气在他身上显现的非常充分。俗话说,要想吃好饭,围着釜山转。高速建从小在海边长大,小时候经常看到专门捞海参的渔民满载而归,带回手掌大小、有着圆滚的身躯、全身长着许多刺儿的小家伙。渐渐地,他知道这种海洋生物叫做海参,需要渔民潜水到20多米的沙泥海底才能捕捞上来,它们在海底时是长长的,到了岸上就变成了圆鼓鼓的可爱模样。

海参生于浅海礁石的海底,喜在海草繁茂的地方生长,在采捞时需人工潜水逐个捕捞,费力而得之少,故物以稀为贵。在满汉全席中,仅海参,就出现过10多次。可见海参在美食中,是一种很高规格的美食食材。胶东半岛的海岸线很长,那些深受内地人追捧、偶尔才会滋补食用的海参,却是经常出现在沿海家庭餐桌上的营养补品,“根据沿海渔民经验,都认为海参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一般人连续食用一个月,就会明显地感觉出体质不同。因此,海参深受追捧。”高速建说,如果在当地的鲜活市场仔细挑选,总能淘到一些新鲜实惠的优质海参。优质海参肉厚、肌肉发达有弹性,手感特别好,掉到地上都能弹起来,而那些质量不高的海参摸起来发软,缺乏弹性。谈到海参的品质,高速建打趣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会‘跳舞’的海参才是好海参。”从小耳濡目染,后经家乡的启蒙师傅引导,1980年,高速建走上了烹饪之路,从此这位山东汉子便与海参产生了不解的缘分,而解读海参、研习海参,将海参的品性了然于心,是高速建烹饪海参时的第一堂功课,这堂课一学就是34年。

海参品种丰富,烹饪形式多样化

海参距今有6亿多年的历史,涵盖1100种无脊椎动物,包括120多个不同种类,海参中绝大多数不能食用。全世界可食用海参约40种,我国占二分之一,达20种,有刺参和秃参之分,其口感、颜色和形状有很大差异,其中品质较好的是南海、西沙群岛的梅花参和黄海、渤海的刺参。

刺参属于海参纲的分科,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均产刺参。“我与刺参已经打了34年的交道”,说起刺参来,高速建滔滔不绝,满脸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一般来说,刺粗壮而挺拔感觉很有力量的是好参,而参龄就是海参的年龄,一般商品参的参龄为3-5年,海参参龄最长的为8-10年,超过10年的海参一般就自动融化于大海之中了。因为海参寿命在10年左右, 3-5年的海参正值壮年,只有长到一定年限的海参,才会发育成熟,才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因海参品种很多,其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晒干了再涨发,现在交通发达,运输较为便利,在内地不仅有鲜活、盐渍的,还有即食的海参食材可供选择。比起干海参、燕鲍翅等高等原料,活海参售价便宜几倍甚至几十倍,一般食客都能吃得起。

“对于食物,最简单的判断就是好吃不好吃,适口不适口,这个判断能力是任何一个食客都具备的。”高速建说,他在家乡学的就是鲁菜,而海参菜是鲁菜的代表之一,最有名的就是葱烧海参,自从开始烹饪海参菜,他就琢磨着如何将海参这种特殊的食材以多种方式呈现。正如高速建本人有着好读书、好研究的特点,他的海参菜也呈现出鲜活的气质,更倾向于创新与融合的处理方式,所出菜品花样百变。

“最薄的手拉活海参”三年内获三次吉尼斯世界纪录

多年的积累,使得高速建的烹饪技艺日益精湛,在烹饪的同时,他投入到胶东海鲜菜肴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编写了《中国海参文化系列丛书》。从1991年开始,高速建陆续研制推出了“四大拌”、“四大焖”等系列菜肴,尤其是对海参菜的制作更是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在业内素有“海参王”之称。在1996年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世界烹饪大赛上,他制作的“妃子海参”、“状元海参”等菜肴技压群芳,荣获头名状元。在2001年举行的山东省首届烹饪技能大赛中,他又以第一名的绝对优势荣获冠军。

最值得称道的是,2008年7月,高速建以0.003毫米的厚度首创了“最薄的手拉活海参”基尼斯世界纪录,同年12月份,他又以0.002毫米的厚度刷新了纪录,2011年,他用长白山优质的“六方纯”牌椴树蜜作为辅料,再次成功的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经中国测量研究院测量,“一条原本重约76克、直径3厘米、长10厘米的活海参,在两分钟之内,抻拉成了长70厘米,宽45厘米,厚度仅为0.0019毫米而不破皮、不断裂的完整薄膜。”高速建第三次刷新了自己最初的挑战成绩,成为在三年内获得三次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烹饪大师。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活拉海参是高速建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先将海参放入温水中,轻轻揉搓使其全身放松,再用剪刀将其划开,慢慢向左右拉伸,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细腻认真的操作,最终海参从一个深色的柔软小团变成了薄如纱衣的透明薄膜。海参体壁内有一种自溶酶,遇到温度高或者是油的时候就会激活自溶,变成半流体状态,这也是它的应激表现,俗称化皮。所以拉海参的时候,手上不能有油。

高速建说,中餐有点像中医,是个变量,火候大小、时间长短都在变,要恰到好处,做到准确、精确,差一点就发生变化了。拉海参最重要的是水的温度,配合娴熟的拉制手法和相宜的配料。准备过程中就要掌控好最佳水温,活海参很硬,随着水温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软,但是水温过高又会变硬,海参在水里进行加热时,用手指去按摩它,当凭经验感受到海参的放松程度达到拉制要求才可将其拿出。

拉制手法不止是用力均匀,更多的是凭借多年总结的经验,然而除了娴熟的技法,原料、调料、器皿的搭配也很重要,活拉海参菜品的配料,高速建看中野生蜂蜜,二者搭配不仅具有养生效果,而且野生蜂蜜含有的10多种酶,还原酶氧化酶淀粉酶等元素,它对海参的生物结构起到一种活化作用,可以促使海参中的营养释放,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不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海参的自身营养价值,还加强了它的柔韧性。

激活海参内部因子提高两倍吸收率

海参不仅是海味之珍品,而且又是药用之滋补品,为药食同物,营养价值很高,但吸收率偏低。活海参具有味道鲜美、原汁原味的特点,由于活性物质保留在体内,且省去了海参脱水干制的过程,所以活海参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海参的营养成分。活海参虽有上述优点,但烹调起来有一定难度,稍不注意就会像牛皮一样咬不动,或者有一股海腥味,达不到软糯或爽脆的口感,因此活海参的加工一直是一道难题。然而,一只海参如果烹饪的好,可以使之产生双倍的效益,更有益于人体的吸收和滋补。

高速建的拉活海参吃法,能将海参的吸收率提高两倍以上,有效地克服了海参中的营养难以被人体吸收的弊端。拉海参的过程是一个表演的过程,尽管呈现给食客的时候,海参已经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但是其内部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韧带被拉开了,内部因子也被激活了,这个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海参的吸收率,类似于细胞破壁技术,通过打破细胞壁,使水分及营养更好地被吸收和保持活性成分。目前很多食材和药材都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提高吸收率,比如冬虫夏草含着吃。

拉海参必须达到一定的薄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吸收率,高速建的拉海参能达到毫米的千分之一,纳米的一千倍,更为形象的比喻是保鲜膜厚度的十分之一,让海参的营养达到了巅峰,经过拉伸后的海参营养价值是未经拉伸的两倍之多,而制作出来的食材在口感方面也会更加的爽滑、营养价值的吸收率会明显提高。

“将海参拉到透明”的做法是用在表演上的,平时用手拉法发海参是不需要拉这么大的:仅将其拉到原先的1-2倍,不能超过2倍,往各个方向多拉几次,然后烫缩,这样海参就发好了,发好的海参体积比原来大了很多,但是仍然是海参的样子。高大师调侃道,这是给海参做了一套“舒展按摩”,将“按摩”完的海参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剪成小段浇上汤汁,吃起来十分富有弹性。

传统的海参原料的状态有干海参、活海参、盐渍海参、即食海参,现在又多了一个手拉的海参。海参的涨发方法有水发、闷泡、诱发、碱发,现在又多出一个手拉的方法,这是高速建在海参烹饪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编辑_刘白雪

猜你喜欢

刺参吸收率海参
感谢海参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同位素技术测定钙吸收率的维生素D补充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冷冻组织射频比吸收率规律的研究
体重决定猪回肠内的蛋白吸收率
仿刺参生殖腺营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