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宪政的发展之路

2014-01-17杨雅婷

2014年48期
关键词:法治政府宪政和谐社会

杨雅婷

摘 要: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我国宪政与民主、法治、人权和有限政府及市场经济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些学者主张要在当代中国发展宪政之路。但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宪政之路困难重重,所以不主张发展宪政之路。我认为发展宪政之路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在我国的制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宪政;法治政府

宪政从产生开始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虽然宪政在中国的发展还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是宪政在中国向前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挠的,发展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之路是很有必要的。发展宪政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一、宪政的概述和历史发展

(一)宪政的概念。对于宪政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还有的学者认为宪政是民主与宪法的有机结合,我更同意把宪政理解为权力制约、监督与制衡,进而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因为这个概念更明确和详细的阐述了宪政是干什么的。宪政就是一种实施的状态,所以有时也把宪政称为动态的宪法。

(二)中国宪政的历史发展。传统宪政观念源于古希腊时期,但对宪政这一功能进行系统阐述的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宪政思想的出现为西方发生一场浩大的政治思潮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宪政思想的萌芽以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为背景,一些救国救民的思想家虽然没有直接用宪政这个词语,但是当时提出的“民权”、“议会”等,这些都是宪政思想的体现。宪政概念在中国的产生发生在戊戌君主立宪运动以后,当时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宪政概念的产生,在这场政治改革运动当中,梁启超将“立宪君主国政体”一词简称为“宪政”。这样不仅宪政的思想以及宪政这一词语都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宪政运动的蓬勃发展发生在清末时期,当时的立宪派以宪政思想为理论基础,掀起了宪政运动。

二、宪政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一些学者支持在中国发展宪政,不仅仅是宪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宪政在社会发展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从宪政对法治政府建设和构建宪政文化来进一步阐述宪政的作用。

(一)宪政的发展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宪政和法治政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为前提和互相促进,离开法制政府谈宪政是毫无意义的,同样离开宪政谈法治政府,法治政府也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宪政在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在解决公共领域的问题时, 具有民主意识, 牢记宪法法则, 并且体现公共性原则。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会以宪政思想为指导,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自觉践行宪政精神,这些都为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保证。

(二)宪政的发展为我国建设宪法文化提供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宪政就是一种公民生活方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宪法规范,而是隐藏在宪法规范背后的宪法文化。宪法文化不仅影响宪法主体的立宪行为,决定着宪法制度的内容和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宪法主体的行宪行为,决定着宪法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 即行宪的结果。①宪法文化的建设应以相应宪政的实践为开端,宪政在中国的实践已经为宪法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宪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我国自己的宪法文化,这样才更有利于宪政的发展。

三、宪政的发展困境

(一)宪政发展缺乏内在文化传统的契合。宪政产生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而非在中国政治文化土壤中自然生成的。从宪政历史发展时期中国人对宪政的认识和期望来看, 所注意的主要是西方政治体制的优越, 认定西方列强的强大是由于他们的宪政制度,宪政是中国救亡图存、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显然, 宪政当作救国的工具引进和宣传的,已经把宪政当做工具来的理解, 以致一开始就偏离了宪政的内在价值本质。“宪政”概念一出, 大家都讲宪政, 都搞宪政, 究竟宪政为何物, 英国宪政好还是美国宪政好, 好在哪里, 也不及细究过。②

(二)宪法观念的缺失和公民维权意识淡薄。宪法的根本法的地位还有最高权威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上还没能在广大公民心目中树立起来。现实生活中权大于法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和严重,针对我国现在的状况,公权力的扩张与对私权利的践踏; 公权力的怠用与对私权利的漠视; 公权力的异化与私权利的萎缩。不断扩张的公共权力严重威胁着弱小的公民权利, 使国家的力量与市民社会的力量严重失衡。依宪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和行为方式,还没有在全社会普遍建立。

(三)宪法实施缺乏制度保障。宪政可以理解为宪法的实施,但是在宪法的实施当中缺乏制度保障。在当代中国, 由于人为的把宪法章程化、纲领化、政治化,我国几乎没有宪法诉讼的案件,当公民的宪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救济,公权力的膨胀不利于宪法的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宪现象,但现行的宪法监督机制还不健全,监督内容不明确,程序不具体,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权力制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不利于宪法的实施,进而造成宪政发展面临很多的 困难。

四、宪政发展之路前景

虽然宪政发展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还有许多重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许多学者也并不赞成发展宪政,但是宪政建设已经向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宪政在社会主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宪法观念,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文化和建立有效的宪政制度,那么宪政发展之路一定会实现。

(一)确立宪政观念、弘扬宪政精神。宪法观念是人们关于宪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宪法观念为人们的宪政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由市场经济形成的民主、人权和法治等观念共同构成了宪法观念的基础。在各种宪法观念中,宪法至上的观念尤为重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法治国, 首先必须是依宪治国。③宪政精神就是以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为核心价值,遵循宪政之道, 以发扬民主为核心, 以崇尚法治为原则, 以维护人权为目的的宪政法则的宪法精神。

(二)建构中国特色宪政文化。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主动吸收外来宪法文化的精华,剔除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宪法,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推动宪政文化的形成,强化宪法的影響,树立宪法的权威,促进宪政文化的构建。设计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政文化道路,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文化。

(三)畅通公民救济途径。宪政最主要的内涵是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在公权力越来越膨胀的时候,我们更要畅通公民救济的途径,各种社会利益碰撞的变化以及群众的利益诉求导致作为公民意志载体的政治参与渠道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社会形势,我国就要完善多元化的政治参与渠道建设,并且降低诉讼成本,利用宪法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权威,切实真正的保护公民权利。

五、结语

当代中国的宪政发展之路在面临着重重困境的同时,还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利用的价值,在宪政的发展道路上坚持确立宪政观念、弘扬宪政精神和建构中国特色宪政文化,还有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那么宪政之路在当代中国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注解:

① 刘明君. 当前我国宪政文明构建中的几个变量. 社会主义研究,2004,(6).

② 俞荣根,徐燕斌. 追寻中国宪政的童年. 当代法学.2005,(5)

③ 崔彦平. 关于我国宪政建设的几个问题. 法制建设,2006(2)

参考文献:

[1] 俞荣根,徐燕斌.追寻中国宪政的童年.当代法学,2005(5).

[2] 孙红.民主宪政与建设法治政府.清江论坛,2007(3).

[3] 刘先春,蔡文成.论社会主义宪政的理论逻辑和制度实践.学术论坛, 2009(8).

[4] 吴爽,张媛媛.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建构.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6).

[5] 董文芳.宪政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东岳论丛,2008(6).

[6] 刘明君.当前我国宪政文明构建中的几个变量.社会主义研究, 2004(6).

猜你喜欢

法治政府宪政和谐社会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推进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论晚清宪政运动与民治精神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法治政府生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