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编辑到译者《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问世记

2014-01-17黄文杰

书香两岸 2014年8期
关键词:侯孝贤创作

黄文杰

从事出版行业十年来,我策划、编辑了上百本图书,选题范围涵盖新闻传播、文学艺术诸领域,而其中电影类图书是我个人投入热情与心力最多的一块阵地——因为我本身是个影迷。这些年,我先后推出“迷影”系列和“卿云馆”丛书,编辑出版了《好莱坞启示录》《许鞍华说许鞍华》《香港新浪潮电影》《胡金铨谈电影》《武侠大宗师:张彻》《对话比利·怀尔德》《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日本电影大师》等图书。这些书不是大红大紫的畅销书,但也颇受一批文艺爱好者的欢迎,我的微博也常收到一些读者朋友的鼓励留言,这让我觉得自己还是略有小成。

虽然做了这么多电影书,但我始终有个心愿,就是要做一本有关侯孝贤导演的书。众所周知,侯导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享誉国际的电影大师。他的艺术成就和创作影响有目共睹,出版有关他的图书理所当然,但对我个人而言,侯导的电影有不一样的意义。我其实从小在录像厅看港片长大,对于像侯孝贤和杨德昌这样的所谓艺术片导演的电影一直没什么机会接触。大学期间我如饥似渴地读了一些电影专业图书,发现它们提及台湾电影总绕不开侯、杨二位的大名,虽然只是泛泛的介绍,但那种推崇备至的语气,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一直想看看他们的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进入新世纪,拜万能的网络所赐,我经过艰难寻觅终于下载到了《童年往事》,自此开启了我与侯孝贤电影的亲密接触,而这时,我已经读研了。我迄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午后,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激动万分地点击了开始按键,然后,瞬间被俘获。该片完全没有我自小看惯的港片中常见的激烈的打斗、夸张的戏剧性、呼天抢地的煽情,只有平淡的日常生活、不连贯的叙事、远距的静观,可是它竟然蕴藏了无比强大的情感力量。我彻头彻尾地被征服了,《童年往事》改变了我对电影的看法。后来我又陆续观看了侯导的其他所有作品,包括《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海上花》等,对他的佩服更是与日俱增。所以,当我有一天策划电影书时,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出一本有关侯导的书。

当时,市面上与侯导相关的书,有《侯孝贤电影讲座》(侯导在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集)、朱天文的《悲情城市》《最好的时光》和《红气球的旅行》(均为朱创作的有关侯孝贤电影拍摄的札记和剧本等)。出过的书自然不能再出,当时台湾也出版了几本侯导的电影剧本、单片创作记录书以及论文集等,我的兴趣也不大,于是眼光自然放到海外。经过搜索,最终锁定了詹姆斯·乌登的No Man an Island: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香港大学出版社),也即如今的这本《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该书是英语世界目前唯一一部探讨侯孝贤的专著,完整全面地论述了侯导迄今的创作生涯(甚至提到了《聂隐娘》),正合我意,而作者本人为了写作此书,曾长年居住台湾学习中文、寻访资料,还曾深入采访侯孝贤及其合作伙伴如朱天文、李屏宾等人,显然用功甚深,遂拍板引进。之前我跟香港大学出版社有过多次版权合作,版权引进事宜也很快顺利解决。接下来,找谁翻译就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

我有些关系不错的译者朋友,按理我应该去找他们帮忙,可是鬼使神差般的,当我拿到样书翻看时,看到那些熟悉而亲切的片名和剧照,我竟然舍不得给别人了,于是当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来译!就这样,在身为侯导铁杆粉丝心态的煽惑下,我不自量力地从编辑变成了译者。现在想来,这绝对是一个冲动愚蠢的决定,因为我完全低估了翻译的难度。这毕竟是一本学术书,书中除了情节复述、镜头分析、风格论证外,亦有大量的背景揭示、学理阐述、观点辨析,这对我差强人意的英语水平构成了严重挑战。但既然下定了决心,唯有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啃下去,凭着勤查字典和虚心向人请教的笨功夫,所幸,虽然旷日经年,这一工程总算完成了。现在样书摆在书桌上,回首其间吃过的苦头,自己都觉得这算是个不小的奇迹。当然,在本书翻译出版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师友的帮助,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洪兵老师(他长年从事双语教学)、著名影评家周黎明先生(他精通英语,曾旅居美国,也坚持用英语写时评),就为我澄清了多处语句上的疑惑,另有多位同事指出了译稿中的不足之处乃至硬伤,这些都是我深怀感恩不敢或忘的。

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本书给我留下的两点最深的印象。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表态,质疑不少中外学者仅从文化(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侯孝贤,他认为这是误入歧途的本质主义做法,无法解释问题的复杂性(不仅文化多变,侯孝贤的创作生涯也是如此),而更应从地域、历史的角度切入,主张回到与侯孝贤不可分割的台湾独特的历史经验中去,由此详细考察了台湾(战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以及侯孝賢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成长与创作经历。虽然作者并不否定中国文化的作用,但这种观点或许仍会招来非议,不过我想这不打紧,本书若能引发更多的学术争鸣,即便是批判性的探讨,对深化侯孝贤研究总归是有好处的。

其次,很多电影评论或者说研究文献都是想当然的高谈阔论,而我佩服作者的是,他逐一统计了侯孝贤每部作品的镜头(包括静止镜头与运动镜头)数量及平均镜头长度,甚至为了比较,也统计了多部中外电影导演(中国的如李翰祥、胡金铨、李行、白景瑞,外国的如沟口健二、希区柯克、安哲罗普洛斯、杨索)作品的对应数据。这是一种力求言之有据的实证方法,需要有耐心,下苦功,在我国电影学界似乎并不流行。而在本书中,作者结合数据与论述,清晰地演示了侯孝贤每一部作品的风格变化与整体创作轨迹,并通过对比验证了他在世界电影图谱中的位置与贡献。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是有效和有说服力的,值得学习借鉴。

如今书已面世,褒贬读者自有评判,这不是我策划的第一本书,却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所以难免惴惴不安。我知道翻译这件事也许我干得并不出色,但自问至少展现了迎难而上的勇气。我衷心希望读者朋友们在批评指正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一个影迷和做书人的热诚,对我来说,那也就够了吧。

猜你喜欢

侯孝贤创作
侯孝贤《悲情城市》释出4K修复版海报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宿主”与“蛔虫”
《一墙之隔》创作谈
侯孝贤影像中的帮派江湖
创作随笔
22年了,她才是侯孝贤背后的女人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