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热衷补贴上市公司的背后

2014-01-17

中国报道 2014年1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上市补贴

地方政府补贴上市公司的最直接原因是保壳的需要,而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就业、公共服务和经济增长等这几个方面的目标。

2013年11月12日,南宁市政府决定给予*ST 南化公司2.9亿元经营性财政补贴。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人们对ST类公司“逢死必补”这一公开秘密的热议。

2013年10月以来,上市公司开始上演年底补贴秀,截止记者发稿前沪深两市中共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财政补贴约11.53亿元。其中,*ST南化成为获得补贴最多的一家,拔得头筹。

近年来,每逢年关将至之际,财政补贴的公告可谓满天飞,政府补贴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上市公司业绩的中流砥柱。地方政府为何扎堆补贴上市公司、补贴将给上市公司带来哪些影响、上市公司如何健康成长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ST股票:

1998年4月22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英文为special treatment,缩写为“ST”)。

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

*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的股票。

获补贴原因林林总总

从目前发布获得政府补贴公告的公司来看,获得补贴的原因林林总总,税收优惠、减免银行利息、产品推广补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是最常见的,同时还有项目专利获得的补贴以及节能减排补贴和科研专项经费,等等。

“政府对上市企业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其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大型上市公司的带动,政府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补贴,不仅能够实现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能够顺应扶持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指示。”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说。

据了解,近几年,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扩容,中小企业上市给地方经济带来的辐射效应越发明显。通过上市,中小企业可以提升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并且还能够给当地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于焕军博士认为,对ST公司补贴最直接的原因是保壳的需要,上市公司是当地的名片,对扩大当地名声和扩大资源网络都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补贴上市公司主要有就业、公共服务和经济增长这几个方面的目标。上市公司都是当地的质优企业、明星企业,对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额的税收也为政府公共职能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所以,地方政府补贴上市公司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是出于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对于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仅2012年出台相关政策的地区就涵盖了浙江、江苏、广东、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省份。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指出,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政府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补贴,是基于提高企业效率或社会效益的目的,不仅能够实现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还可达到扶持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但是政府对上市公司补贴过于热衷,说明政府完成政绩工程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补贴之中有风险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有着唇亡齿寒的密切关系,因此,上市公司获得财政补贴已成为常态。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有些上市公司已经患上了“补贴依赖症”,自身无法健康成长。与此同时,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增厚业绩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据悉,江苏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新宁物流2009年上市后业绩一路下滑,2011年净利润仅717.83万元,较2010年减少26.68%,而其2009年净利润高达2014.33万元。上市前业绩漂亮,之后“变脸”,包装之术不言而喻。

“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公司上市过于积极,甚至将其列为政绩考核的目标之一,就可能导致为上市而上市。因此,很多不够成熟的企业借助地方政府打造政绩的东风,‘鲤鱼跃龙门般’地上市,上市之后存在着严重的业绩变脸风险。”中投顾问的一名宏观经济研究员告诉本刊记者。

地方政府为鼓励本地企业上市是给予补贴的一个因素,但政府财政补贴很大部分都是为帮助企业扮靓业绩或者保壳。在已发布财政补贴公告的上市公司中,吉电股份于10月23日发布公告称,收到吉林省人民政府的一次性临时供热补贴1578万元。而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386.8万元,这意味着这笔补贴将对冲掉前三季度的亏损额,为公司2013年的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的补贴并不具备延续性,无法改变公司主业长期亏损、利润增长乏力的困境。他建议投资者不要追逐这类个股,以免踩中地雷。

不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补贴“大红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言而喻。“政府补贴上市公司存在两方面弊端,其一就是补贴的盲目性,部分地区将有限的财政补贴运用到个别企业的扶持中,导致社会资源流向不公平;其二就是违背市场规则,成为ST公司避免退市的‘救命稻草’,上市公司经营不善,退市或是被重组,都是市场的选择,补贴并不能改变上市公司长期亏损的命运,让其更‘理直气壮’地在资本市场‘圈钱’,而不注重实业发展,最终只会损害市场投资者的利益。”马遥说。

如果上市公司不能从根本上转换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即使获得再多的补贴收入,最终也难改变企业衰败的厄运。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上市公司依赖政府补贴可谓弊大于利,上市公司要想健康茁壮成长,一方面需要自身摆脱政府“输血”依赖症,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采取理性且合理的手段,更加有效率地帮助上市公司。

不可否认,政府补贴对上市公司而言确实能解一时之急,但这种手段是治标不治本。“无论是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还是财政补贴,充其量能使企业获得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要根本改变企业的经营局面,还要靠自身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通过创新培养核心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专业化形成核心竞争力。”中投顾问的一名宏观经济研究员如是说。

也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上市公司不能从根本上转换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还不如让其退市。尤其是一些ST公司,年年依靠财补活着,实际上是对资源配置的浪费,也不利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马遥指出,地方政府要更有效率地扶持企业发展,一方面应规范补贴依据,加大对政府扶持行为的监督,这是改善盲目补贴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支出决策过程应该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相关的信息披露应该更加透明。此外,企业自身要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培育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与大多数专家观点不同,于焕军则认为,政府鼓励上市,所以就会给出各种优惠。当公司遇到困难时,政府应当救助,这和美国政府危机时的救助是一样的。但补贴一般都应在大政策下进行,比如节能减排支持,科技进步支持等。即使没有政策,也可以本着一些原则来给上市公司补贴,只要法律不禁止,就可以做。

上市公司享受的补贴收入主要包括:

增值税退税、所得税退税和财政补贴。在这三项补贴收入中,增值税退税收入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所得税退税,财政补贴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往往在诸如濒临亏损、净资产次益达不到10%配股生死线等“关键”时刻出现,在企业危急关头“拉兄弟一把”。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上市补贴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
5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