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起于误会的缘分
2014-01-16文_曾颖
文 _ 曾 颖
那一场起于误会的缘分
文 _ 曾 颖
2004年,对我个人而言,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年的6月26日,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来到人间,让我成为父亲。这一年,我35岁,比大多数男人成为父亲的年纪都大得多。
那时我在一家城市晚报工作,负责一档深度报道,每天和各类纷繁纠结的社会新闻打交道,心境和情绪颇受负面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每晚10点左右下班之后,都不得不到锦江边的石凳上坐很长一段时间,让脑子里那些打打杀杀、哭哭啼啼的负面信息和情绪从脑海中蒸发出去,然后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家,在床上与失眠搏斗至天明。
那是一段持续了很久的无望生活,至今回忆起来都心有余悸。而在这个时候,女儿的出生无疑让我平添了更多的压力与担心,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并不是负担,而是一个拯救我出火坑的小天使,但在当时,她那嗷嗷待哺的样子,虽然憨态可掬,于我却是一份难以形容的压力。
那时,身心俱疲的我基本放弃了多年养成的写作习惯,每天被各种垃圾信息轰炸,已经视文字为一种负担。当年背着背篓去书店买书,并发誓要写出感动千百万人的好文章的豪情消失了,唯一保留的是一种惯性,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经过小书店时,买一本《读者》。多年来,这本为“深度人士”不齿,却为大众所喜爱的“心灵读本”,是我夜静失眠时的伴侣——在无数个焦灼的夜晚,我都是枕着那些洞彻人生、感人肺腑的话语和故事入眠的。
也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读者·原创版》杂志。我将其视为2004年继我女儿出生之后的又一个对我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当时,我是因为买《读者》而误买了《读者·原创版》的,因为两者的“长相”有些相似,但在翻看的时候,我在它由内而外的对“原创”的追求里,找到了不一样的气息。作为一个曾经的写作爱好者,因生计和自我放纵,我已很久没有写过与内心有关的东西了,虽然笔从来没有离过手,但从中喷涌出的却是戾气、厌憎与不忿,那种文字令读者和作者都陷于灰暗的情绪中。
一本好杂志,除了让读者有认同感之外,还能激发读者想写点什么寄给这本杂志的愿望。在初读《读者·原创版》时,我心中隐隐感到这种愿望的复苏。虽然,这离我后来重拾写作还有一段时间,但我知道,那次意外的邂逅是千里冰河融破的第一声。
10年时间晃眼而过,当年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出落为活泼搞怪的少女;当年激愤痛苦的年轻记者,已变成温和稳重的中年男人;当年清凉芬芳的《读者·原创版》,也变得醇厚甘甜。这三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被同一个主题词所统领着,那就是“成长”——作为一个生机与希望勃发的过程,成长被赋予的美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这美好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是女儿身体的成长,带动了我心灵的成长;我心灵的成长,带动了我对放弃已久的写作的回归。而《读者·原创版》杂志作为一块丰饶的土壤,孕育并见证了这一过程。从当年为安顿自己灰暗的心境而写的《不要为你是一只鹰而感到羞愧》,到其后10年间出版的10多本书,再到我最终辞职回家成为专业的写作者,这些行进逻辑,都是那一次意外缘分之后的小小馈赠。
我至今记得,在那间因生意冷清如今已变成烧烤店的小书店的昏黄灯光下,初识《读者·原创版》时的心境,那分明是一场起于误会的相识,却带来一份恒久而悠长的缘分——一份改变我生命质量和走向的善缘。
值此《读者·原创版》10周岁之际,这篇心得权作一份小小的礼物,祝这本温润人心的杂志,继续张扬人性的旗帜,把原创的美好发扬光大。
图/马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