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014-01-15魏淑清

统计与决策 2014年21期
关键词:年龄结构储蓄红利

魏淑清

(北方民族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银川 750021)

0 引言

人口转变所形成的“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1-2]。现阶段宁夏正处于人口转变所形成“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如何有效兑现“人口红利”,使其发挥好对宁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时期,选择宁夏为研究对象,利用宁夏各年统计年鉴以及走访相关部门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运用区域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原理及人口红利理论,采取定性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宁夏人口转变、人口红利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性分析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相关计量模型,重点就宁夏人口转变对储蓄的影响以及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

1 宁夏人口转变状况分析

通过对宁夏各年统计年鉴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自1949年建国以来,宁夏总体人口增长过快,经历了从高速增长逐步转为稳定增长的时期。人口发展类型呈现出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特征,转变过程大致经历五个阶段[3-4]:

第一阶段,(1950~1959年)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是建国以来宁夏历史上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总人口由1949年的119.75万人,增加到208.86万人,也是建国以来宁夏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一是迁入人口较多,10年净迁入人口52.35万人;二是人口出生率较高,期间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平均高达38.72‰,期中有5年人口出生率均在40‰以上,但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快,迅速从20.58‰下降到10.24‰,平均死亡率也降为15.35‰,只有平均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处于高位23.38‰。这期间人口发展类型表现出由解放前的“高、高、低”迅速向“高、低、高”的转变阶段。

第二阶段,(1960~1962年)停滞增长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遭遇3年的自然灾害,加上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针上所出现的失误,使国家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人口出生率锐减,人口大量迁出。3年的平均出生率迅速降为24.47‰,平均死亡率降为11.08‰,平均自然增长率也降为13.39‰,使人口总量降到了198.81万人。这期间的人口发展类型也呈现出“低、低、低”的特殊状态。

第三阶段,(1963~1982年)较快增长时期。由于遭逢“文化大革命”,人口发展失控,在这19年间,是人口增加较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同时,也是宁夏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出生率较高,基本处在28‰以上,个别年份近逼50‰;二是人口死亡率连续下降,最低降至4.72‰;三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年又保持在高位20‰以上。期间年递增率达到3.47%,使人口总量增长近一倍,高达393.04万人。这期间人口发展呈现出典型的“高、低、高”类型。

第四阶段,(1983~1999年)稳定增长时期。进入上世纪80年代,由于宁夏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开展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过快增速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进入了有计划稳定的发展时期。人口发展经过16年的增速控制,平均出生率由35.78‰降至20.61‰、平均自然增长率也由28.81‰降至15.55‰,平均死亡率也由低点6.97‰继续降至5.06‰。人口发展类型明显向“低、低、低”类型转变。

第五阶段(2000~2012年)稳定转型时期。当宁夏人口发展经历了50多年较快增长之后,出生率首次在2000年降至16.49‰,之后的年份一直逐渐下降,到2012年已下降至13.26‰;且死亡率在12年中有10年始终保持在5.0‰以下,只有2007年、2010年略高一些,分别为5.04‰和5.10‰。自然增长率在此期间也从2000年的11.92‰稳步降至2012年的8.93‰。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宁夏人口发展类型已完全实现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低增长行列,同时也说明宁夏人口红利期已形成。

2 宁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状况及趋势分析

通常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静态衡量标准,另一种是动态衡量标准,所谓静态衡量标准是将人口发展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而动态衡量标准是将人口发展类型分为增加型、稳定型和减少型三种。本文将采用静态衡量标准,具体衡量标准见表1所示。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往往是伴随着人口的自然变动而发生变化的。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宁夏作为少数民族省份,是在80年代初开始全面实施此政策的,同样,自实施之后,宁夏人口不但发生着巨大转变,同时人口年龄结构中,少儿人口比重明显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人口年龄结构已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发展态势[5-7]。

表1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静态衡量标准

若按表1静态标准衡量,宁夏在1990年,即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其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也仅属于年轻型,只有少年儿童比重和年龄中位数两项指标表现出向成年型标准值过渡的特点(见表2)。经过10年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宁夏老年人口比重、老少比、年龄中位数三项指标均已进入成年型标准值范围之内,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则已进入老年型标准值的范围。这些现象表明,宁夏在2000年时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不仅属于成年型社会,同时表现出向老年型发展的明显迹象。10年后,六普统计数据已证实,2010年宁夏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为6.41%(即将达到老年型7%的标准值),两年后2012年则已上升为6.6%,并预测在2015年将超过7%(达到7.05%),显示出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进入成年型后期阶段。据此推算宁夏社会人口结构类型将在2013~2015年期间步入老龄化门槛,人口结构性矛盾将会进一步凸显。反映出,宁夏人口年龄结构正伴随着人口的自然变动而发生着根本性转变。

表2 宁夏1990~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3 宁夏人口红利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将选择学者普遍采用的人口红利类型的衡量标准,即总抚养比低于53%均有人口红利(以65岁作为老年起始年龄),低于44%存在人口暴利,44~47%之间存在人口高利,47~50%间存在人口红利,50~53%之间只有人口微利。用此标准来界定宁夏人口红利的起始时间以及人口红利状况。

表3数据显示出,宁夏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从1964年的79.77%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7.94%,下降高达51.83个百分点;相应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是从1964年的4.19%连续上升到2012年的8.89%,上升了6.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总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也在1964~2012年期间从83.96%下降到38.16%,下降了45.8个百分点。按静态标准衡量,宁夏是在1995年以后进入“人口红利”期的,预计持续30年左右,在2025年前后结束。整个“红利期”将经历三个阶段:1995~2000年少儿抚养比较高时期,总体在43%以上,老年抚养比较低,总体在7%以下,总抚养比约在50~53%之间处在人口微利期;从2001~2005年,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相对都较低,且总抚养比也较低,均低于50%,平均在42.36%左右,表明这一时期约有2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能供养1个非劳动年龄人口,处在负担程度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阶段;从2006~2015年,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不但均处在较低的状态,同时总抚养比也基本保持在44以下,这一时期应该是宁夏人口负担程度最轻的时段,进入了人口暴利期。预计2015年以后,少儿抚养比仍然会保持较低且稳定的状态,大约在20~30%上下,但老年抚养比则会不断攀升,由12.64%提高到30%以上。因此,宁夏应紧紧抓住人口转变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好这2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特别是要利用好近几年的“人口暴利期”,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加快实现宁夏经济的快速增长。

表3 1953~2015年宁夏抚养比变化及其预测情况(%)

4 宁夏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储蓄之间的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通过五个变量:城乡居民储蓄余额S、人均GDP水平y、总抚养比f0、少儿抚养比f1和老年抚养比f2,并利用1995~2012年时间序列的相关数据,采用1969年Nathaniel H Leff模型,求证宁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储蓄水平之间存在怎样的影响关系?假设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xi,i=0,1,2,3为待估系数,ui,i=1,2为两个多元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多元回归分析所用数据均取自各年宁夏统计年鉴和历次人口普查资料(见表4)。

表4 宁夏1995~2012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GDP、人均GDP数额和负担系数

将表4的相关数据,输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可得如下回归方程:

两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和0.998,表明两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判定系数分别为0.982和0.995,表明两模型回归结果拟合较好;标准差分别为0.10014和0.05423,说明两回归模型误差也较小。因此,整体来看两模型回归结果均是显著的。将(3)、(4)转化为一般方程为:

通过上述回归论证及相关性检验,可得以下基本结论:

(1)宁夏人均GDP水平与城乡居民储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人均GDP水平表现出对储蓄水平起正相关的影响作用。说明宁夏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致使居民储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宁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水平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其影响从总抚养比来看,对城乡居民储蓄水平起的是负相关影响作用,从少儿抚养比来看,对居民储蓄水平起的是负相关影响作用,表明宁夏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少年儿童越多,则使人们花在负担儿童身上的费用也就越多,给政府带来的财政总支出也就越大,显然是不利于居民储蓄水平提高的;但从老年抚养比来看,对居民储蓄则起的是正相关影响作用,是因为宁夏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老年人口越多,则在宁夏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增加储蓄安度晚年不妨是一种必然选择,对居民储蓄水平的提高是有利的。总体,可得出随着宁夏人口年龄结构的继续变动,总抚养比越低,城乡居民储蓄水平也就越高。

因此,宁夏应充分利用现阶段总抚养比相对较低的特殊阶段,增加城乡居民储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发挥好“人口红利”对宁夏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4.2 城乡居民储蓄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上述回归结论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储蓄水平将产生显著影响。本部分试图进一步求证宁夏城乡居民储蓄因素对GDP增长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作用。

为更加准确反映影响作用,首先通过折线图直观了解宁夏1995~2012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和GDP变化的基本状况。

上图的折线图反映出,宁夏GDP逐年保持增长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增长幅度较大。增长过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1995~2000年,增长比较缓慢;2001~2003年,增幅略有提高;2004~2006年,增速明显提高,2008~2012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只有2007年比较特殊,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出现回落且幅度较大。因此,通过图形可得出基本结论:储蓄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图形直观的反映出宁夏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与GDP走势的趋同性,说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其次,通过选取两个变量:城乡居民储蓄余额X、GDP水平Y,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宁夏1995~2012年城乡居民储蓄水平和GDP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进一步定量求证宁夏城乡居民储蓄因素对GDP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假设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s0为待定常数,s1为待估系数,u为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线性回归所用相关数据见表4,回归方程如下:

因本次回归结果显示的相关系数为0.994,拟合度为0.988,表明二者之间不仅存在高度的影响关系,且拟合情况较理想。又因t=34.192>t(15)=2.1315,表明t检验通过;且F=1169.097>F(1,15)=4.54,进一步表明F检验也通过,即二者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显著。

所以本次回归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宁夏城乡居民储蓄因素对GDP增长的确存在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所反映出的经济意义为:当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每增加1个单位,GDP就相应增加0.994个单位。定量求证了宁夏城乡居民储蓄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因此,宁夏更应充分利用现阶段人口转变带来的低抚养比,通过提高储蓄水平,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4.3 基于劳动力因素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通常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劳动力因素则是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越丰富时,对经济增长所起的积极影响作用就更大【8-9】。基于此,本部分试图采用Cobb—Douglas模型【10】,并在此模型中增加抚养比因素,通过选取生产总值Y、从业人员L、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总抚养比f0四个变量,从劳动力因素角度,构建回归模型,利用1995~2012年时间序列的相关数据,再进一步求证宁夏基于劳动力因素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则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作用。假设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A、λ为待定参数,a、β为待定系数,u为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回归所用数据均取自表5。

表5 宁夏1995~2012年GDP、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总抚养比

由表5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可得如下回归方程:

由于本次回归结果所得相关系数为0.994,判断系数为0.988,标准差为0.5954,表明影响变量与被影响变量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误差小,拟合度好。即产生的影响作用显著。

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整理,可将(10)变为如下形式:

从回归方程(11)可得进一步结论如下:

(1)从1995~2012年间,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329,反映出,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呈现负向作用。表明宁夏自1995年进入人口红利期以来,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宁夏经济增长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趋向削弱。也就是说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所带来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特定时期内并没有发挥好应有的贡献作用。主要与宁夏劳动力供大于求所导致的劳动参与率较低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11]。同时,也充分说明要想很好的收获人口红利,需要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良好的外部环境配合,才能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实现人口红利的顺利收割;

(2)劳动抚养比因素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呈现显著反向作用。其反向作用所表现出的经济意义为,当劳动抚养比下降1%时,宁夏经济则相应增长0.33%。可见,劳动抚养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程度。表明宁夏经济增长中有一部分是由劳动抚养比降低出现人口红利所创造的。因此,人口红利在推动宁夏经济的快速增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贡献作用。

5 结语

上述研究表明,宁夏在人口转变中出现的人口红利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2015年前后人口红利最为丰厚,2025年左右人口红利即将结束。改革开放后,人口红利为宁夏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一定有利条件,推动了宁夏迎来经济发展的机遇期。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暴利期以及后面近10年的人口红利期,我们除了应当积极考虑采取何种措施及时有效兑现人口红利,加速推动宁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还应深刻认识到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红利不会自动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它的存在仅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利条件,既不会永久存在,也不会免费提供,而且,在缺乏适宜政策和良好体制环境的前提下,人口红利不但不能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大量失业人口和老龄人口的产生,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实践证明,适宜的政策和良好的体制环境关系到人口红利能否兑现以及兑现的程度。人口红利的所有益处,都必须要紧紧依赖于政策环境。

[1]王颖,佟健,蒋正华.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人口政策[J].人口研究,2010,(5).

[2]汪小勤,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7,(10).

[3]国家统计局.历年宁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翟振武.常用人口统计公式手册[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

[5]吴海鹰.宁夏人口发展研究报告[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6]管利民.50年宁夏人口变化状况及未来人口发展展望探析[J].穆斯林人口与发展论坛,2009,(9).

[7]李庆文.宁夏人口发展状况与迁移形态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6,(3).

[8]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1,(10).

[9]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

[10]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7,(1).

[11]陈郁,哈金才,王亚娟.宁夏劳动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1).

猜你喜欢

年龄结构储蓄红利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健康红利
基于人口红利缩减的我国经济增长对策探讨
让民营医院共享政策红利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科技体改:“创新红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