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间智慧 拓展公共外交
2014-01-14
凝聚民间力量 汇集民间智慧 形成民间共识
——专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尤建华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致力于广泛联系国际国内有关民间组织和人士,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问: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作为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民间组织联合体,积极带领中国民间组织参与联合国系统等重要国际活动,发出中国民间响亮的声音。请问中促会在2013年民间交往工作中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和新的突破?
答:第一,2013年以来,中促会组织30多家国内民间组织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世界社会论坛等多边国际活动,代表中国民间力量发声,展示形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对中国审议期间,中促会首次举办了“中国民间力量推动人权发展”边会,用翔实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中国民间组织在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获得了与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第二,成功搭建周边国家民间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引导周边国家民意。2013年5月,中促会与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合作,在昆明市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汇聚民间智慧,共促双赢发展”的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搭建中缅多轨交流平台,标志着中缅双边交流形式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2013年6月,中促会成功举办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汇集了民间力量、凝聚了民间智慧、形成了民间共识,达到了增进了解、相互借鉴、促进和平、发展友谊的目的。
第三,围绕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通过民间渠道与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推进民间友好。2013年9月,中促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主题为“推动民生合作、分享发展经验、促进民间友好”的中非共促民生发展研讨会。中促会执行副会长李进军就中非民间务实合作促进国家发展发表主题演讲,与会中非代表深入交流和研讨,分享经验,畅谈合作,取得积极效果。过去一年,中促会接待来自周边和非洲发展中国家近百名非政府组织负责人来华交流考察学习,积极分享发展经验、传播发展理念、推进民间友好。
第四,积极通过民间渠道向世界传播“中国梦”和“真实的中国”,增进理解与互信。中促会努力从民间角度宣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和“中国梦”,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积极信息。第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会长孙家正会见基辛格和联合国主管新闻工作的副秘书长蒂芬索,中促会秘书长利用出席人权理事会的时机接受《瑞士资讯》、《凤凰卫视》等媒体的采访,向国际社会正面传达中国民间社会的声音,客观理性引导国际社会认识真实的中国。
问:中促会作为国内最大的涉外民间组织联合体,过去一年在内部建设方面有哪些重要进展?
答:过去一年,中促会的内部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内对外影响力得到提升,特别是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要进展。2013年1月,中促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暨二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出席会议并就中促会如何按照中央要求努力做好民间外交工作提出了希望。会议充实了会领导机构,团体会员扩大到63家,个人理事增加到164位,进一步增强了我会的代表性和辐射面。顺利通过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全面咨商地位首次四年期报告审议和民政部年审。中促会加大理论研究工作力度,举办“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为我会进一步拓展民间外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问:新的一年,中促会工作将从哪些方面进行着力?
答:展望2014年,中促会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业务主管单位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我们将组织国内民间组织深入参与联合国系统等大型国际活动,加强对周边和非洲国家民间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国际民间交友工程,进一步加大中促会内外整合资源的工作力度。
(责任编辑:魏银萍)
厚植人民友谊,广交国际朋友,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专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倪健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简称交流协会)的宗旨是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目的,搭建对话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努力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问:民间外交是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基础。2013年,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是如何发挥这种基础性作用的?
答:交流协会努力发挥民间外交形式灵活、交流深入的优势,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一是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努力通过民间渠道改善和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交流协会年内先后举办了“促进中日民间交流座谈会”和“促进中菲民间交流与合作座谈会”,积极促成我与日、菲两国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和媒体间的对话与沟通,起到了增信释疑、推动合作的作用。
二是巩固和发展与传统合作伙伴的关系,积极开辟新的交往渠道。一年来,交流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匈牙利“世界之桥”基金会、“波兰家园”公民协会、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日中技术青年交流协会、韩国国家经营战略研究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扶轮社等组织的友好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在扶贫、教育、中小企业交流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并与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丹麦丹中商会等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进一步完善了交流协会的工作布局,夯实了对外交往基础,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三是积极通过民间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交流协会以《国际交流》杂志和协会网站为平台,刊发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准的文章,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内外政策、发展现状、民间组织、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了解。
问:交流协会2013年7月举办的“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在国内外获得良好反响,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简称对话活动)是交流协会近年来重点打造的面向全球的多边民间外交活动品牌,于2012年5月首次举办。2013年7月,交流协会在北京、景德镇和南昌举办了2013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的60余位外国政要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对话活动以“对话促理解,合作求共赢”为主题,坚持深入交流、平等对话,增进了外国与会者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认知。对话活动突出务实合作功能,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开发战略,为中外开展经贸、文化、地方政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对话活动坚持官民并举,将高层次的政治活动、丰富多彩的公共外交、灵活多样的民间交往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了“一次活动,多重效果”。
问:交流协会对2014年的民间外交工作有何展望?
答:2014年必将是中国外交的开拓之年,也将是民间外交的深入发展之年。交流协会将继续秉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宗旨,努力增进中外人民间的友谊与合作。我们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完成协会理事会的换届工作,推举产生新一届会领导,充实优化理事队伍,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民间外交,为交流协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继续办好2014年度“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进一步提升对话活动的品牌效应和实际效果。三是厚植人民友谊,广交国际朋友,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浇灌出人民友谊的长盛之花。
(责任编辑:刘娟娟)
高举和平旗帜,促进合作共赢
——专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秘书长朱锐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旨在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反对军备竞赛和战争,争取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及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问: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2013年对外工作有许多新亮点,请谈谈和裁会在开展立体化外交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和裁会注重对外高层交往,着眼于将议会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有机结合,取得了积极成果。和裁会会领导出访期间,以既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又担任我会领导的双重身份,会见往访国家高层领导,广泛深入外国民众生活,做到了官方与民间紧密结合。2013年6月,韩启德会长访问土耳其期间,会见了土大国民议会副议长萨拉姆,出席了“中土非政府组织座谈会”;访问以色列期间出席了总统会议,并分别会见了佩雷斯总统和埃德尔斯坦议长,出席了“中以友好组织、智库座谈会”。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会副会长严隽琪访问尼泊尔期间,分别会见了尼总统亚达夫,外交兼内政部长吉米瑞等,出席了“中尼民间组织座谈会”,举办了向尼中学捐赠学习用品仪式;在斯里兰卡,严隽琪参加了斯总统贾帕克萨的早餐会,出席了“中斯民间组织座谈会”。这些访问活动是立体化外交的有益探索,巩固了中国与土、以、尼、斯国家关系和民间友好关系。
问:和裁会2013年举办的重大活动有什么新特点?
答:和裁会积极举办重要活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2013年,我会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及云南省政府在昆明市联合举办主题为“教育促和平,合作求共赢”的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暨中国—南亚和平发展论坛。此次论坛在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巴提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之后召开,是一次配合中国周边外交战略部署的重要外交活动。论坛得到中国与南亚各国的高度重视,中方党和国家领导人李源潮、韩启德,及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和智库专家学者200多位代表出席。外方代表有阿富汗人民院议长易卜拉希米、孟加拉国国民议会议长乔杜里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等国的政要和专家学者近100人参加会议。中国领导人生动诠释了惠及世界的中国梦和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论坛期间还配套举办了和平艺术展,参观考察云南民族村、文艺互动联欢等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的友谊。
问:过去一年里,和裁会积极参与多边活动,主要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和裁会积极参加多边国际活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了中外了解。2013年3月,我会工作组赴莫斯科参加第三届“金砖国家民间和平发展论坛”,深入系统宣介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和中国梦,主动引导会议讨论的方向,推动论坛向机制化方向发展。8月,我会代表团参加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系统讲述中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11月,我会工作组赴土耳其参加普格瓦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第60届年会,积极阐述中国裁军政策主张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引得多方共鸣。11月,我会代表赴比利时参加中国、欧盟和非洲三方安全问题研讨会,认真讲述中国支持非洲和平、发展、合作的主张及中国的军品贸易政策。我会还积极派代表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22届会议、2013年世界社会论坛、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多边活动,阐述了中国的相关立场和主张。
问:和裁会2014年工作有何规划和展望?
答:2014年,和裁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工作重点将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主题展开,积极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加强互利合作,打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的重要出访将安排在中亚、西亚国家,与相关国家政府、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就丝绸之路经济带议题进行深入交流。2014年的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将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议题,邀请中亚和西亚等相关国家的政要、智库专家和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参加。届时,中外方将开展深入研讨,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互联互通提供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魏丹丹)
努力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基金会
——专访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镇绥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办会宗旨是支持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公益活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
问: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大力开展国际公益项目,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已经举办了很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人文交流和公益活动,成为我国民间外交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请介绍一下2013年基金会的重点工作。
答: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外向型基金会,我们秉承办会宗旨,一直把对周边国家工作作为重点。2013年我们在周边国家继续深入推进睦邻公益项目。在柬埔寨、老挝、缅甸、蒙古、塔吉克斯坦、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开展以医疗、教育为主的公益和民生项目,向当地民众传递善意。一些项目得到了我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访问柬埔寨期间出席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建的中柬友好中心医院落成移交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访问塔吉克斯坦和蒙古国期间分别出席“中塔电教示范合作工程”和“中蒙友好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项目揭牌仪式等。所开展项目也获得所在国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称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在当地开展的活动日益深入人心。这些公益项目体现了“亲、诚、惠、容”的理念。
问:当前,国内开展对外交往的民间组织很多,相对于其他民间外交机构,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特色是什么?
答: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不仅仅是一个出资平台,而是一个采取参与式资助方式的基金会。2013年,我们举办了“中欧青年政治领袖对话会”、“亚洲生态文明对话会”等多个形式新颖、互动热烈的对话会,借助已有平台,打造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特色品牌项目,深化与各地区各国之间的交流沟通。我们还与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和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双边和多边国际活动,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形成对外交往的合力。
问: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2013年工作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之处?
答:2013年我们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其中有两个亮点值得一提:一是2013年7月,应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乌伊海伊邀请,我们组织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学生学习交流团一行59人赴匈进行学习交流,帮助灾区孩子抚平伤痛、重燃希望。这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交流项目,是一次把大型公益活动与人文交流相结合,把参与国内灾后重建与促进中外民间友好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此次活动受到中匈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通过抓住机遇,打好组合拳,加深了双边“人文交流”板块的工作。二是2013年9月,应联合国非政府组织联络署邀请,我们派工作组赴美参加联合国“公民社会、政府与联合国代表间对话会”并列席联合国大会千年发展目标特别会议。这是我会首次以中国民间组织代表的身份参加联合国有关会议。在对话会上,我会代表就会议主题发言并提出建议,引起了各国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在国际社会中扩大了话语权和影响力。
问:请您对2014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工作做一下展望。
答:2014年对于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而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始终要强化“创业”意识,强调开拓精神。我们将围绕办会宗旨,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扩大交往范围,拓展交往领域。继续打造“人文交流”、“公益活动”和“论坛研讨”三大特色板块,探索并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项目。具体说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结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拓展对东南亚和西亚、中亚国家工作,加强民心沟通,促进民间友好。二是努力将工作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延伸,积极打造人文交流新平台,进一步扩大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在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中的影响力,促进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总之,要通过深化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民意沟通、民间友好、民生合作,巩固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责任编辑:魏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