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地理的三维目标体系在课堂中的应用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
2014-01-13廖芳
廖 芳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12)
基于乡土地理的三维目标体系在课堂中的应用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
廖 芳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12)
一、背景依据
1.借鉴专家的经验之谈
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和教师眼下所处的地方是应当作为出发点和拓展思维视野的一点。”[1]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知识也应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通过紧密联系学生所在区域的乡土地理案例,组织学生学习,并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是专家学者对教育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2.严格遵循课标要求
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2]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死扣教材、用书教的方式,而应因地制宜,多结合身边的实例来探究地理知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学习方式,而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转变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而应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情感。
3.个人的从教经验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了很多案例探讨、材料阅读和活动探讨等内容,这些案例富有典型性,但是有些案例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根据个人的从教经验,在课堂中选用乡土地理材料来补充或替代教材中的案例和活动,不但可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乡土情感。
二、研读课标,构建基于乡土地理的三维目标体系
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课标要求如下。
1.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节课重点是水循环的过程,难点是水循环的意义。但是教材中并没有提供水循环的相关案例,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也只是简单概括。如果单纯地按照课本来进行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学生脱离生活实际,死记硬背课本的知识点,达不到学生地理素质和思维的提升,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标基础上,本人构建基于乡土地理的三维目标体系如下。
1.结合生活实际说出陆地水的组成,以太湖为例说明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湖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2.以太湖水为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太湖水循环的过程,结合实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珍爱和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意识,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聚焦课堂,实现基于乡土地理的三维目标体系
活动:(展示无锡的水体图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水体。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指出按照分布,水体分为陆地水、海水和大气水。展示水圈构成图,说明陆地水的组成。
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绩中16-20%甚至30%的差异是由学习动机造成的。在课堂上能否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本人选取无锡水体图片,搭配本土的民俗音乐,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无锡是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学生很容易说出身边的各种类型的水体,这样不但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通过水圈构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培养学生珍爱水资源的情感。
探究一 以太湖为例,探究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材料:太湖一湖好水,不但为无锡提供了灌溉用水,也是我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横跨三州一市(江苏的无锡、苏州、常州和浙江湖州),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蓄水高达27.2亿立方米,太湖属于长江水系的湖泊,太湖水源于西面的茅山和天目山,茅山的南溪水系和天目山的苕溪水系注入太湖,通过北部的沿江河流,东南部的黄浦江水系与长江相通。
图1 太湖流域
问题1. 太湖水的水源在哪里?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在材料中找到关键词,结合图1太湖流域的地理信息,通过讨论可以得到太湖水源来自南溪水系和苕溪水系,这两大水系处于季风区,因此太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教师针对有的学生认为太湖水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此应点明茅山和天目山的海拔及所处的气候区。
问题2. 人往高处走,水往哪里流?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长江与太湖之间的水体运动。
图2 长江与太湖水体运动图
学生画图。在河流枯水期,湖水位高,太湖水补给河水;河流洪水期,河水位高,河水补给湖水。
教师通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引导学生得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为下面的问题做下铺垫。
问题3. 太湖有哪些生态功能?
学生讨论后回答。太湖对气候的影响:温和湿润;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河流径流:调节径流季节变化,降解污染物。
教师总结太湖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地理环境的作用。
意义: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开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虽然太湖是无锡的母亲湖,但是经过调查得知,学生看似对太湖熟悉,但是从地理意义的角度来说对太湖还是知之甚少。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太湖实例说明陆地水的相互关系,说明湖泊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作图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太湖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而且对地理环境也有着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热爱水源,保护水体的情感。
探究二 太湖水的足迹
问题1. (播放太湖水滴的运动视频)太湖水滴流进长江,汇入东海,太湖水滴还会回到太湖吗?请画出太湖水滴的运动足迹,并写上各个环节的名称。
图3 水循环示意图
问题2.人类能够干预和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问题3.太湖的水主要参与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问题4.哪种类型水循环对太湖水的更新和补充作用最大?
意义:以太湖水为例说明水循环的概念、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并说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说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探究三 水循环的意义
问题1.太湖水一湖好水,为何如此清澈?它体现了水循环的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太湖是一潭活水。水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和补充。
教师通过诗句“问水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引导学生的思考。
问题2.展示黄河三角洲的扩展图和黄土高原景观图。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自哪里?这说明了水循环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自上中游,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中扩展,说明水流搬运物质。
教师总结,指出水循环促使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
问题3.展示长江上中下游的不同地貌景观图,这说明水循环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长江上游水流湍急、峡谷陡峭,中下游河流变缓、泥沙堆积,入海口处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教师总结,讲解水循环营造地貌形态。
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难点的处理,教师宜结合乡土地理材料,以及典型的案例提出问题,使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难点简化,利于学生掌握,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
探究四 人类的反思
问题1.水循环使陆地水体得到更新。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太湖排放废弃物呢?(播放太湖蓝藻事件)
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太湖?
学生从生活、生产、生物、工程等方面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水循环的更新是有周期的。当人类排放废气物的速度超过水体的更新速度时,就会导致水体的污染。培养学生保护太湖的意识,以及应该如何保护太湖。
问题3.(展示黄河断流的图片)黄河为什么会断流?黄河断流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从自然方面、人为方面等分析黄河断流原因,分析黄河断流给人类的启示。
教师点出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人为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的。
意义:由于高中必修一教材内容繁重,本人结合太湖蓝藻事件和典型案例黄河断流将第一节和第三节进行知识整合,一方面使知识比较完整,另一方面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达到一定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情感教育。
四、评价与反思
1. 知识层面
乡土地理的知识体系主要以乡土案例和材料为载体,以一系列问题为主线巧妙地贯穿于整个课堂的知识体系之中,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组-组间的相互合作、讨论的形式,击破各个知识点,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本知识得到迁移、拓展以及整合,将重点知识强化,难点知识简化,向短暂的45分钟要更高的效率。
2. 能力层面
乡土地理的能力培养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①更注重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培养;②更注重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绘制图,说图的能力培养;③更注重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层面
认为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没有情感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但是,现在的情感教育还不够科学,体现在情感教育被忽视,脱离人心,外在化、形式化、知识化。基于乡土地理案例的情感教育,通过导入学生熟悉的身边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用乡土典型案例发展学生的情感,从现实生活的事件中激励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为人类谋福利。
但是,基于乡土地理的三维目标体系在课堂的组织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①容易造成学生忽视教材,上完一节课,课本上一片空白,增加学生考前复习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将教材的内容回顾。②增加学生重构知识体系的难度。课堂中需要教师作课堂小结,点明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帮助学生重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持久性。
[1]张胜钱.实践与反思:中学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Z1:6-21.
[2]包鹰.大胆实践:让地理课堂为焕发异彩[J].地理教学,2008,(4):22-23.
[3]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