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解答地理综合题能力的行动研究

2014-01-13郑文舒

地理教学 2014年13期
关键词:综合题答题审题

郑文舒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提高学生解答地理综合题能力的行动研究

郑文舒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行动研究是一种集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学研究模式,它呈现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行动”的螺旋上升过程。本文用行动研究法的原理及其环节指导地理教学,论述这一教学研究模式对提高学生地理综合题答题能力的教学实践意义。

行动研究;地理综合题;教学实践

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基于对实践的深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对策、做出决策,这就是行动研究的雏型。所以说教师每天已经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地在进行行动研究,只是还没形成比较完整的运转体系和理论体系。

一、行动研究法的概念和特点

1.行动研究的概念

行动研究的概念在上个世纪50年代首次应用于教育界,70年代中期日渐成熟。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即是“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这二者的结合就是“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的结合。好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落实教学大纲,又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理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断审视,深入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行动研究的特点

(1)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因为行动所要解决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迫切问题,所以研究的全过程也就必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始终是对行动的诊断和干预。

(2)以记录为依据

行动研究必须依据观察和记录,目的是通过有计划的干预,改变所需改变的行动。

(3)具有动态性和持续性

行动研究过程中,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允许对研究方案不断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地理教学活动研究的过程分析

1.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Kemmis(1982)将行动研究的模式定义为一个“螺旋循环”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如图1)

图1

教师是行动研究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直觉,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定行动研究的课题,这是尤为关键的第一步。随着研究课题的确立,接下来需要制定可行性的实施计划。教师除了借助互联网、相关的书刊之外,还要和同事进行密切沟通、合作,使实施计划能够更加周全和严谨。方案里面除了包括总计划,还要包括整个行动的具体运作细则。根据制定的行动计划,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教学观摩、影像资料、笔记、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然后对搜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深刻反思反馈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并对上一次的实施计划做进一步完善。

2.行动研究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广东高考地理试题中,综合题共56分,所占分值比重大,是决定地理总成绩的关键。基于对行动研究的上述了解,笔者从3个教学班,随机各取20名同学作为行动研究对象。跟踪这60名同学经过一个学期地理综合题的提高训练,成绩的变化情况。跟踪对象的原始数据以其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综合题得分为依据(见表1)。本次行动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面谈、“学习小组”和借助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在实践中检测其可行性。

表1

(1)发现问题

笔者针对3个班60名跟踪对象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综合题得分情况和答题卡进行分析汇总,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综合题成绩不理想。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①审题不清,关键词把握不准确,有效信息获取能力欠缺;②思维的灵活应变、迁移能力薄弱;③文字表述、图像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

(2)制定行动计划

①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审题。审题就是审材料内容、文字,图中的图例、点、线、面状信息。审题的目标是要“挖掘”所有有效信息,全面细致地分析材料和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步骤。培养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地理材料及各种图表,养成勾画关键词的好习惯。特别是隐含信息,一定要言简意赅地标注在材料旁。

②指导地理知识与试题要求“对接”,共建答题模式

大部分考生答题凭感觉,往往写的多得分少,做了很多无用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其实地理试题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解题的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也就是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试题要求有效“对接”。在“对接”成功之前,有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共建答题模式,需要师生、生生共同完成。为了提高效率,教师之间必须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互相观摩课堂,共商改进意见,不断完善方案。

共建答题模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主要是借助CAI和思维导图,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例如考查某区域的气候条件,在解题时,学生能立刻“对接”到“气候”专题的答题模式。(如图2)

图2

③注重文字锤炼,规范书写表述

在常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做综合题的时候,总是不愿意动笔。他们表示只要心中有答案,就不需要再写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请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心中的答案。从学生的答案中不难发现,他们无意识地存在这些问题:未使用地理术语作答、表述不规范、字迹潦草和错别字等。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勤动笔,用好专业术语。

④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一部分学生很勤奋,但是综合题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部分学生的辛劳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抵触、厌学情绪。教师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⑤加强评讲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做好统计数据分析,算出每道题的得分率,以便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课堂上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将其涉及到的知识点重新复习,并留有时间给学生及时消化,教师则进行课堂辅导答疑。关注全班正确率比较高的题目出错的同学,进行面谈,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3)实施计划

教师制定为期20周(一学期)的教学行动研究计划:第1周资料收集和处理;第2~10周为第一阶段,主要考核期中考试综合题,并在期中考试之后进行问卷调查;第11~20周为第二阶段,主要考核期末考试综合题。在每个月底对学生进行面谈,并记录好反馈信息。

(4)反思

本次目的性行动研究表明: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借助CAI手段,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输入,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②借助思维导图,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之外,还对速读记忆起到巨大作用;③“学习小组”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④大部分学生解答综合题已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解决综合题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与此同时,教师自身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等一系列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①在第一阶段,师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共建答题模式,但从期中考试综合题来看,一部分学生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这种做法,积极引导学生先分析情景材料,再灵活地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解答问题;②在第二阶段,随着行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容易混淆、做错类似的题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类似的题型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并归类记录;③在第三阶段,教师可以采取“逆向”训练方法,只为学生提供图表材料,让学生给自己出题。教师将学生们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汇总,学生再作答。

三、地理教师行动研究的意义

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深刻地意识到,教学实践效果与教学理论存在较大的差距,现有的部分研究理论和成果并不能解决常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然而,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们在研究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自身的实践经验做出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和反省,找到改进的方法,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行动研究者,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有效性。

[1] 宋虎平.行动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蔡明忠.地理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J].地理教育,2006,(6):59-60.

[3] 姜骅.如何解答高考文科综合中的地理综合题[J].地理教学,2011,(3):45-46.

[4] 张太美.如何提高文综地理综合题的答题能力[J].新课程(中旬),2012,(11):148-149.

猜你喜欢

综合题答题审题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三招”学会审题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