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地理教科书评介*
——以北师大版《地学》为代表性教材
2014-01-13旋晓伟段玉山姜君轶
旋晓伟段玉山姜君轶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2. 上海市市西中学, 上海 200040)
改革开放初期地理教科书评介*
——以北师大版《地学》为代表性教材
旋晓伟1段玉山1姜君轶2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2. 上海市市西中学, 上海 200040)
地理教科书的整理研究可以为未来地理课程和教科书的发展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法,梳理了本阶段地理课程概况及其《地学》课程的由来,并以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地学》为代表性教材对改革开放初期地理教科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内容选择上,注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地球观、环境观和人口观,突出时代性能;在内容编排上,教材栏目单一,以陈述性和说明性语言描述为主;在知识体系上,具有严密的学科体系,内容偏难。本阶段地理教科书为后来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打下了基础。
地学;高中地理教科书;改革开放初期;整理研究
一、本阶段地理课程设置概况
十年文革结束,高考制度恢复,我国中小学教育开始进入正常的教学轨道秩序。1977年8月,刚恢复工作两周的邓小平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邓小平在座谈会讲话中强调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并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恢复学校教育事业。同时,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地理教育在学校也迅速步入正轨。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关于地理课程的设置规定:“地理课。在初中开设,讲授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2]1978年至1980年期间,我国小学只设常识课,历史、地理不设置分科课程,高中不设地理课程。本阶段地理课程设置详情见表1。
表1 1978~1980年度十年制地理课程设置情况
1979年6月,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探讨高中开设“地学”课程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都认为有必要在高中开设地学和经济地理课程,在小学开设地理常识课。会后,上海市教育局决定自1980年开始在高中开设“地学”课,其中自然地理内容占“地学”总课时的2/3,经济地理占1/3。文革后,我国高中地学课程首先在上海市试行。
1980年3月,中国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地理、地质、天文、气象、海洋等11个学会代表联合建议应在高中加强地学教育。1980年12月,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人教社吴履平提出了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地学课的设想,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学者介绍了上海市在高中开设地学课的试点工作经验。1981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指出:初中地理课程设置保持不变,高中地理课程恢复设置,六年制高中设在高二,五年制高中设在高一,每周2课时,讲授人和地理环境。另外规定,六年制重点中学试行分科性选修,为适当提高人文地理的要求,在侧重文科的教学计划中,除高二地理课程同理科相同外,高三第一学期增设地理选修课,每周3课时。[3]自此,高中地理课程在全国得以正式恢复。
本阶段课程设置详情见表2。
表2 1981~1985年度十二年制中小学地理课程设置情况[4]
本文选用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学》作为本阶段地理课程的代表性教材,通过分析该套教科书的编写背景、编写依据、体系结构,总结本套教科书的主要特点,评价其地位与价值,以增加对改革开放初期非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的认识,有助于从历史观角度评价当今的 地理教科书。
二、《地学》的出版与使用情况
《地学》分为上、下两册,于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套教科书的编写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师组成的《地学》编写组完成,主编宋春青、武吉华、李之保,参加编写工作的有彭望禄、张振春、郭瑞涛、邬翊光、彭庆祥等。由于本套教科书的知识系统性较强,难度偏大,所以其既可以当作高中学生学习用的试用教材,也可以作为教师 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将本套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列举如下:
[编写者]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学》编写组
[印刷者] 解放军七二二六工厂印刷
[出版发行者]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本] 787*1092 1/32
[版次] 上册1981年5月第1版,1981年7月第1次印刷
下册1981年9月第1版,1981年10月第1次印刷
[统一书号] 7243•28
图1 《地学》上册 封面
图2 《地学》上册 扉页
三、《地学》的编写背景与指导思想
1.编写背景
继1981年高中地理课程正式恢复后,根据教育部改革中学学制和课程设置的意见,高中开增地理课程。本套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学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和1980年12月中国地理学会召开的地理教育会议的精神,按照每周3课时编写的。
2.指导思想
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先驱力量。邓小平指出:“抓科学技术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地学》既反映了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又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本套教科书的编写力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在初中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的基础上,侧重讲授有关地球的重要基础知识,并介绍人和环境关系中一些重大课题。所以,本套教科书在编写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生动具体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出发,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
四、《地学》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
1.体系结构
本套教科书为“篇-章-节”的结构,上、下册的篇章编号贯通编排,共有四篇二十三章。上册是第一至三篇,1~12章;下册是续三至四篇,13~23章。本套教科书的栏目系统单一,仅有“实习活动”栏目和每章末的“练习题”栏目。
本套教科书的上、下册均有图和表,根据信息含量不同,占据半页至一页不等的篇幅。上册共有142幅插图,其中示意图占78.1%,分布图占9.1%,其余12.8%为统计图、景观图等;下册共有107幅插图,其中示意图和统计图均占38.3%,分布图占12.1%,其余11.3%为模式图、投影图等。
2.主要内容
《地学》这套教科书注重构建地球基本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主要介绍地球各部分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本套教材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篇:地球及其宇宙环境。第一、二、三章按照小—大—小的范围分别介绍太阳系,太阳系以外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基本概况。
第二、三篇:部门地理知识。分别研究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第二篇“地壳”包含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资源、地壳运动规律和主要的理论以及能量的释放。第三篇分别介绍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物质组成和运动规律。另外,第十七章作为总结,介绍几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带。
第四篇:人地关系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人口、能源和资源问题,并强调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五、《地学》的编写特点
1.在内容选择上,注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地球观、环境观和人口观,突出时代性
首先,本套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摒弃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过分强调人类战胜自然的不科学思想,注重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地球观、环境观和人口观。下册第四篇包含的六个章节,均讲述人地和谐发展问题,从环境和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能源和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人类与环境的未来这六个部分展开,阐述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图3 《地学》下册第二十二章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21 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5]而早在1981年《地学》教科书就已体现这样的观念。陆静在其博士论文中明确了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项课程目标定位,即“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认知全球和家乡的环境问题,具备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6]。这几点在该套教材中都已经有了不同层次的体现,对培养这一代人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从课文内容(图3)可发现,本套教科书否定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在本套教科书中已见雏形。
其次,本套教科书在知识选择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比如,1972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思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全国人大将计划生育政策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其法律地位。本套教科书出版于1981年9月,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时期完成,所以结合我国当时的人口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在本套教科书的人口观中有所体现(见图4)。
图4 《地学》下册 第二十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控制人口发展
最后,本套教科书的内容虽按照完整的学科体系进行编排,但却存在严重的“重自然地理、轻人文地理”的问题。从内容选择上可见,虽然《教学大纲》规定高中地理主要讲述人和地理环境,但是本套教科书仅在最后一篇提及到地理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人”,而且该部分的篇幅仅占整套教材的20%。可见,本套教科书依然偏重自然地理知识的介绍,人文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内容较少。
2.在内容编排上,教材栏目单一,注重文字描述
首先,本套教科书栏目单一,除了课文系统外,仅有“实习活动”和“思考题”栏目。每章末有一个“思考题”栏目,题量根据具体章节内容的多少而不同,多为5~10题,“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该章节的重难点。思考题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多数题目仅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检验,缺少对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考查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如“勾画出太阳系的模型,并用开普勒三定律说明行星运动的规律”“已知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2年,问木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多少倍?”“彗星的尾巴在什么情况下会扫过地球?这时对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会产生大的影响吗?”“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什么叫盐度?世界大洋表面盐度分布有哪些特点?影响盐度分布有哪些因素?”等题目。
该套教科书在一些章末,安排了“实习活动”栏目。本套教科书中的“实习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的地理科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见图5)。
图5 《地学》上册 第三章地球 实习活动
其次,教科书以陈述性和说明性语言为主,可读性不强。统计图、示意图等空间表征工具的使用频率偏低,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教科书中仅有1幅遥感图像和5幅景观图,可见图像类型单一。教科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多样性、实践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3.在知识体系上,具有严密的学科体系,内容偏难
从知识的深度上来看,本套教科书侧重对地球相关知识的介绍,具有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例如,《地学》上册第一篇第一章“太阳系”中对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讲解,教材大篇幅地从物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见图6),最后结合实例进行计算练习。
从知识的广度上来看,由于本套教材最初是按照每周3课时编写的,但当其已编写付印后,中学教学计划有了改变,课时数减少 为2课时,所以教材的难度相应增加,教师在使用该教材时应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图6 《地学》中对近日点、远日点的讲解
六、启示
1.突破“政治标签”的束缚
文化大革命时期,地理教科书多处贴有“政治标签”,课本中编排有多条毛主席语录及其他政治口号,夹杂着大量的空乏理论和政治形势变化的材料。十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走向正规。改革开放后新编的地理教科书突破文革时期错误政治意识的束缚,以马克思主义的环境观、人口观和生态观为指导,编写反映现代科学文化先进水平的教科书,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应打破学科本位的框架
虽然教科书建设倡导回归科学文化知识,内容以学科体系为框架进行编排。但是该阶段编写的地理教科书具有较强的学科体系特征,注重科学知识的掌握,教科书难度较大,过于追求学科本位。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削弱了教科书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功能。
3.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塑造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套教科书虽应侧重介绍“人和地理环境”,实际上教科书中覆盖到人文内容仅占教科书篇幅的20%。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增加人文地理内容,突出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使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在改革开放初期,出于提高生产力的需要,使得教育领域更加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本套教科书出现“轻文”的问题也反映了当时的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历经三十余载,虽然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基础教育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塑造。以史为鉴,为了加强公民的人文素养,在地理教科书的建设上有必要增加人文地理知识的内容。
[1]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文田.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地理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Unesco.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Agenda 21[R].Switzerland: Unesco, 1992.
[6]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
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0&ZD095,首席专家:徐岩)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