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前后4种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2014-01-13覃国统
覃国统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药剂科,广西 河池 547000 E-mail:hlz910915@163.com)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抗菌 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值得关注。近年来,先后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文件)[2]、《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简称方案)[3]等,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临床用管理。今年是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第三年,也是医疗机构对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两年多来的成效进行总结的一年。现笔者就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本院2010年1~6月4种清洁手术患者出院病例210例(干预前),其中疝气修补术92例、甲状腺手术58例、乳腺手术15例、老年白内障手术45例;抽取2013年1~6月4种清洁手术患者出院病历195例(干预后),其中疝气修补术96例、甲状腺手术54例、乳腺手术6例、老年白内障手术39例。因术前感染病而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不列入调查范围。
1.2 干预措施
1.2.1 成立领导小组 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药剂科、质控科、院感科等多部门组成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督导检查工作;以临床药师为主设立点评小组,负责临床抗菌药物干预措施的落实。
1.2.2 制定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根据卫生部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制定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用药评价标准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考核指标。
1.2.3 宣传培训 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题培训,下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相关文件,增强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用药水平。
1.2.4 执行干预措施 由手术室对术前用药时间进行监控,药剂科临床药学组对围术期预防用药进行监测点评。每月将点评结果由医务科反馈公示到医院质控简报上,对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通报处罚,科主任负有连带责任一同处罚。同时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扣科室绩效工资20元。
1.3 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参照卫生部有关规定[1-3],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评价指标,判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内容包括: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术中用药、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见表1。
表1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1.4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制表记录每份病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时间、出院时间、诊断、手术名称及日期、手术持续时间、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累计天数、联合用药)等内容,将干预前后两组每一份病历进行合理性评价、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资料 抽查总例数405例,干预前组210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42.2岁;干预后组195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39.6岁。见表2。
表2 干预防前、后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2.2 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干预前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10%,干预后组为13.33%;用药疗程合理率从干预前的24.76%提高到干预后的53.85%。但预防用药疗程不合理比例仍然较高,干预前手术部位感染4 例,干预后手术部位感染2例。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 (n,%)
2.3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干预前组单用抗菌药物192例(93.20%),二联14例(6.80%),干预后组单用抗菌药物24例(92.31%),二联2例(7.69%)。干预组前应用抗菌药物品种16个,干预后抗菌药物品种减少至7个。见表4。
3 讨论
3.1 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 干预前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规范,干预后按照《方案》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统计表明,干预前组210例患者中20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8.10%;干预后组195例患者中2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33%,低于《方案》要求,比文献[4]调查低。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研究表明[5]:老年白内障手术只需眼局部应用药物滴眼液,无需全身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达到预防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本院4种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降低,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干预措施得力、医务人员执行到位有关。
3.2 药物选择逐渐规范 按照《指导原则》、“38号文件”和《方案》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如需应用可选择针对葡萄球菌的一代头孢菌素。统计结果发现,我院干预前抗菌药使用涉及16个品种,存在预防用药起点高,例如疝气手术中术有10例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9例;干预后药物品种减少到7种。干预前除4例手术部位感染联合应用抗菌药治疗外,存在无指征联合预防用药12例,干预后除2例因手术部位感染联合用药(青霉素G 钠+甲硝唑、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外,无联合预防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得到控制。
表4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频次前10位药物统计
3.3 抗菌药物应用时机与疗程较合理 根据卫生部要求[1-2],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间为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从表3可知,干预前组206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用药时机合理22例,合理率仅为10.68%,干预后组26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用药时机合理26例,合理率为100%。51例用药疗程≤24h,184例>24h;干预后组26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14例用药疗程≤24h,12例>24h。从结果看,用药疗程合理率从干预前的24.76%提高到干预后的53.85%,但干预后还存在46.15%用药疗程不合理现象。主要原因是医师对手术过程及手术技巧估计不足,对疝气补片植入的担忧,认为植入物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通过延长用药时间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延长预防用药时间不会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过早及大范围应用药物可能会引起细菌耐药的过快增加,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费用[6]。从统计结果看,降低切口感染的关键是规范无菌手术操作方法和术前给药时机,术后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非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时间。
总之,我院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采取的各种干预是有效的,要达到规范要求还需加强管理,改变不良用药习惯,不断持续改进。
[1]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2]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3]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4] 林明琼,陈冬裕.某院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23-25.
[5] 郭秀芳,邓雅玲,刘萍,等.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是否全身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比研究[J].中国药房,2013,24(6):536-537.
[6] 陈英,陈晓宇.广西地区10家三级甲等医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