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
2014-01-12陈振东荀平刘宁波朱继磊
陈振东,荀平,刘宁波,朱继磊
(后勤工程学院 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重庆 401311)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1]。研究大学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将有助于改善校园外部环境,为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校园外部空间提供依据。本文将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来分析其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
1 新老校园概况与空间特点
1.1 沙坪坝老校区概况与空间特点
重庆师范大学沙坪坝老校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学校从建立之初就坐落于此。该校区占地63余公顷,花草芳香,绿树成荫。
老校区内各个时期的建筑环绕体育场分布,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合院式布局的大型校园建筑群。校园内建筑布局自由,空间连续性较强,形成了一个理性与浪漫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校园空间(图1)。
图1 从“Google Earth”上看沙坪坝老校区
1.2 大学城新校区概况与空间特点
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新校区处在重庆大学城的西北部,西靠缙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160余公顷。
新校区规划上采取复合形式的功能分区,形成多中心的整体布局,每个中心都规划有学生生活区,分别与核心教学区和相对应的学院区联系紧密。新校区从整体上强调完整而有序的外部空间,构成了一个具有适宜的密度,亲切尺度的组团式校园空间(图2)。
图2 大学城新校区校内组团示意图
2 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
校园外部空间形态是由校园的各种建筑设施:岗丘、林木、河流、池水、建筑小品乃至地面的升沉、铺砌等,所形成的各种层次的物理、心理上的空间意象,是校园外部空间各种物质构成要素的分布模式呈现于人们知觉的全部表现形式[2]。分析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就能对校园环境的性质与特征进行有效比较,进而改善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环境。
2.1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差异
根据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的观点,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基本层次[1]。
2.1.1 “点”的层次
“点”的层次主要表现在节点。节点是观察者能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校园内的节点主要是指学校大门或道路交叉点,由于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某些节点可以成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从而成为这一区域的象征与核心[2]。
老校区的大门虽然隐秘在城市高楼大厦之中,但其古朴典雅的大门简洁端庄,古色古香。白色如垂帘状的屋顶再加上红砖砌成的墙身,很容易从周围环境中脱颖出来(图3)。
新校区的大门简洁厚重,五个体块有序组合,外墙面砖沿用老校区的大门色彩,暗示历史的传承。大门开阔的尺度与校园入口广场紧密联系,扩大了入口广场空间,气势恢宏(图4)。
图3 老校区大门
图4 新校区大门
从节点这个空间形态要素,可以看到老校区内的节点主要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突显出来,以达到引人注目的目的;而新校区内的节点则是与周围环境有机统一起来,达到和谐一致。
2.1.2 “线”的层次
“线”的层次主要表现在边界。边界是指两个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的界线,例如大至学校的轮廓线,小至水边、围墙、栅栏乃至草坪与硬质铺地之间,都会引起人们视觉上的特意关注[2]。
老校区周边被大量建筑物包围,校园内外联系松散,校园内自成一体,与外界繁华的都市隔离开来。校园内多为硬质铺地,自然地貌体现较少,各区域之间分隔较为生硬,缺乏合理过渡。老校区以体育场为中心,环绕有第一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形成教学办公区域;将学生宿舍、生活服务中心和教职工家属楼置于校园北边和西边,形成生活服务区域,两个区域存在较大高差,高差之间打造一条人工绿化景观带,这条绿化景观带便成为两个区域之间的界线(图5)。
图5 老校区人工绿化景观带示意图
新校区周边由城市道路与其他区域隔离,位置相对较为独立。沿街建筑物较少,多为绿化带和镂空的栅栏与校外分隔,体现了校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校园以景观生态区为中心,内部保留有原始山体、自然水体,再结合硬质铺地等,形成了校园中央青山绿水的湿地生态绿化格局。在新校区主轴线南北两端地势较高处保留大片的绿化休闲地带,既能为学校师生提供绿化景观,又可成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通过对新老校区“线”的层次的对比,发现老校区区域之间的界线生硬,边界处理过于简单,缺乏合理有效的景观设计;而新校区边界的处理简洁高效,各区域之间过渡自然。
2.1.3 “面”的层次
“面”的层次主要通过区域来体现。区域使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规划的各功能组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2]。
老校区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位于整个校园的东边,连接校园东大门,以校训广场为核心,南北两侧分立第一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划分为校前区;办公教学区紧邻校前区,建筑围绕体育场分布,包括图书馆、办公楼、生地楼、理化楼等;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北边,通过北校门与城市道路相连;体育运动区一部分在办公教学区的中心,另一部分位于学生生活区南面的下沉地带;教工生活区位于校园的西部(图6)。
图6 老校区功能分区图
新校区可分为六大区域:校前区以入口广场为中心,四周分布有行政办公楼、会议中心等;教学区位于校园内的中心位置,以背靠中央保留山体的图书馆为中心,南北两侧布置有公共教学楼和专业教学楼;科研产业区位于整个校园的东南角,并沿街设置产学研一体用房;学生生活区分为南北分置,一部分位于教学区西南,另一部分位于教学区西北;运动区位于校园的东北端,设有单独的出入口,有利于运动区的人员疏散和对外开放;教工生活区位于校园的西部,位置相对独立(图7)。
图7 新校区功能分区图
通过新老校区功能区域的对比,可以发现在“面”的层次上,两个校区迥然各异。老校区各功能区域相互穿插,缺乏整体感,校园空间显得杂乱无序;新校区功能分区明确,相互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空间整体性较好。
2.2 空间组织的差异
新老校园的主体建筑群都以院落式空间进行组织,凝聚在校园形成一条或多条空间轴线,位于主轴线的建筑物以公共教学楼、图书馆为主,但新老校园在空间的组织上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老校区可概括为“一轴两环”的空间组织模式。一轴是指从东大门起始,穿越校训广场,终结于生地楼的一条轴线。两环包括南环和北环:校园南部的教学区域围绕体育场分布,形成南环;校园北部的学生生活区域和教工生活区域以环形道路贯连起来,形成北环。南环与北环紧密相连,体现了空间的层次感。同时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以生长型的方式进行了组合与展开,体现了空间的延续性与统一性。
新校区在校园整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出一种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每一个建筑组团都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使室内空间到公共活动空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过渡,为全校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以校园中心景观生态轴为主导,两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组成第一层次公共交往空间,并从中生出由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组成的第二层次公共空间,进而过渡到各个教学楼内部,再生成第三层次半公共空间,从而形成富有变化又秩序井然的校园交往空间体系。
2.3 空间秩序的差异
校园空间秩序是通过空间组织将不同的功能区或规划要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以适应高等教育各种机能的要求[3]。
老校区的空间秩序体现了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功能区的划分按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由北至南分布,空间序列较为清晰。生活区与教学区联系紧密,所有建筑布局皆从大学功能的角度出发。在校园轴线上,相近的建筑风格与布局形式使人的视觉处于一种线型的、连贯的、延续的状态,体现了空间的整体性。
受现代主义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新校区的规划打破了传统的严格拘谨格局,在空间的布局与组织、景观绿化和建筑外观设计等方面都变得更加自由活泼,校园空间提倡功能的复合化,主体建筑形态的风格化,建筑空间外部的开敞化,视觉景观廊道的多样化,使得景观界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多样化的空间秩序。
2.4 空间尺度的差异
不同层次的外部空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尺度,以适应并催生不同的活动或事件。宜人的尺度空间为人与人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主要体现在建筑体量以及围合的空间系统[4]。
老校区各建筑之间距离较近,强化了彼此的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建筑外部空间的围合感较强。而且老校区使用历史较长,树木多已长成,道路宽度和路旁建筑物高度之比较小,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但由于用地紧张,使得建筑大多数紧邻道路布置,横向上无地扩张只能竖向发展,在体量上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新校区用地规模远大于老校区,校园空间尺度被整体放大。通过将大尺度的校园有机地进行组合、分成不同的功能组团,组团内的建筑群再以围合的方式进行布局,以达到缩小局部尺度,贴近宜人要求的目的。同时建筑单体以横向发展为主,严格控制建筑高度,留出广阔的天际线,与远处的缙云山取得呼应。
3 结语
综上所述,重庆师范大学新老校园的外部空间形态差异较大。老校区历史悠久,在发展中由于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轴两环”、多种空间特性并存的状况。又由于用地紧张,校园的建筑密度较高,校园开放性空间较少,校园空间因功能集中而区域感较强。新校区组团式的建筑布局使之相对集中,疏密有致,各组团通过广场、院落、步行道、平台、水系等空间元素开展多向的、彼此关联的轴线网络和空间网络,使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丰富,整体性与区域感增强。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校园的规划设计引入了各种新颖的构思理念,而建设周期又极为短暂,致使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规划设计中的利与弊[5]。为此,从具体问题、具体现象出发,较为直观地分析新老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差异,不失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而逐步完善校园规划设计的构思理念和方法,更好地创造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校园外部空间,不断提高校园环境质量[6]。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12.
[2]陈于仲.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31-134.
[3]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7-202.
[4]马琳.高校新老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差异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和随园校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6693-6695.
[5]张津奕.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9(3):62-65.
[6]龚颉.高校新老校园环境差异比较分析[J].理想空间,2005(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