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

2014-01-11王益民

关键词:充实感生活费主观

付 昊,王益民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1)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总体评估,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大学生开展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学生自身发展和教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大学生而言,如果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期间都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这会影响到学生的现在成长和将来发展;另一方面,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精神状态等许多方面的状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大学生采取合理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实效性。该研究选取河北农业大学635名学生为被试,采用《河北省大学生幸福感量表》,探讨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研究成果对指导大学生的自我保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进行合理的生活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该研究可以发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价值,有助于开拓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视角、新思路。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样本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河北农业大学63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有效被试599名。被试者根据专业类别分为工科、农科、文管和艺术4大类,根据月生活费不同分为低生活费、中低生活费、中高生活费、高生活费4大类。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大学生的一般情况

(二)调查工具

采用崔春华编制的《河北省大学生幸福感量表》。该量表由39个项目组成,包括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我信心、生活充实感、爱情满意度、个人成长、目标感、环境适应性等8个维度。量表采用6点计分,选项从“1”代表“很不同意”,过渡到“6”代表“非常同意”,其中正向计分共计28个题目,反向计分共计11个题目。该量表总表的Alpha系数达到了0.933,KMO 值为0.934,8 个因子累积解释变异为60.364%,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总体信度和构想效度,可以满足心理学的测量要求。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9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年级、专业类别、月生活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如表2所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平均得分为4.59分,说明大学生总体上有着较好的幸福感体验,这与王雁、高长松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2]。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显示,大学生在家庭满意度上有较高的幸福感体验,在生活充实感方面的主观幸福感体验相对偏低。

表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得分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情况分析

性别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女大学生在友情满意度、个人成长、家庭满意度、爱情满意度,环境适应性几个维度上的幸福感体验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自我信心、生活充实感和目标感3个维度上,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检验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情况分析

年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表4显示年级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影响。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大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其它3个年级大学生,在友谊满意度、爱情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环境适应性几个因子上最为突出;大四学生在生活充实感、目标感因子上的幸福感体验显著高于低年级大学生。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检验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专业类别情况分析

专业类别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如表5所示。农科大学生在个人成长因子上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其它专业门类大学生,他们在家庭满意度和自我信心两因子上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工科大学生,他们在目标感和环境适应性两因子上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艺术类大学生。艺术类大学生在爱情满意度因子上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高于其它专业门类大学生。

表5 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重比较结果

(五)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月生活费情况分析

不同月生活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如表6所示。中低消费大学生在友谊满意度因子上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高于中高、高消费大学生;高消费大学生在家庭满意度因子上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中低消费大学生,但他们在生活充实感因子上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低于中低消费大学生。

表6 不同月生活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重比较

三、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经历了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生活,进入大学后身心得到极大放松,这使他们容易拥有较高的幸福感体验。

1.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寻求社会支持比男大学生更加积极,这有利于培养她们喜悦、感激、自信等积极情感,唤醒内心的斗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容易体验到快乐感和幸福感[3]。另外,女生在情感的感知上较男生细腻,容易体会到来自家庭和爱情等方面带来的快乐。

2.大二学生遇到来自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环境适应等各方面的事务逐渐增多,但是他们处理友情、爱情、亲情的能力还不健全,这可能导致他们幸福感偏低。大四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面对生活应激能更好地控制情绪[4],选择更积极的应对方式[5];面临毕业,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考研或者求职方面,这些导致了他们在生活充实感和目标感方面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3.通过访谈了解到,工科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于农科,工科学生往往是第一志愿被录取,而农科学生很多是由于分数低被调剂到本专业的。他们可能因为对就业前景不了解、对所学专业没兴趣等因素导致在自我信心因子上主观幸福感低于工科大学生;另外,农科专业的学费偏低,可能使部分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而选择了农科专业,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家庭满意度因子上主观幸福感偏低。农科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兴趣的吻合度不及艺术类大学生,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目标感和环境适应性因子上主观幸福感偏低。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有一技之长,容易获得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和赞扬,更容易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环境适应性和爱情满意度因子上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这与尹海兰的研究结果一致[6]。

4.中高月生活费大学生家庭条件往往较好,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从而在家庭满意度因子上拥有较高幸福感体验。本研究数据中,中低月生活费大学生占所有被试人数的49.2%,这说明中低月生活费大学生是主流群体,他们相互之间更容易接触,生活习惯更为接近,相处起来较为容易,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友谊满意度上的主观幸福感体验高于其他大学生。同时,中低月生活费水平大学生的支出项目比较简单,这也使得他们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校园活动中,相比较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逛街、游戏、旅游等方面的高月生活费水平大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充实感方面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更高一些。

四、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本研究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针对他们主观幸福感偏低的因子加以干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安排大学时光

教会大一学生正确把握刚进入大学的良好状态,为大学时光合理规划打好基础,避免过度放松导致大二学习压力陡增。帮助低年级学生提前感受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增强大学生的生活充实感和目标感。比如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应聘、实习见习活动来感受找工作和就业的竞争压力;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考研模拟、参与科研试验、组织学术探讨活动等感受科研事业的氛围;努力创造机会让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传授心得体会等等。

(二)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挖掘不同专业的价值和优势,增强本学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自信心。比如可以带领学生感受农技专家发挥专长指导农业生产创造巨大价值的魅力,感受农民期盼、信赖、感激农技工作者的浓浓乡情;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工科专业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巨大效益;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本专业杰出人士等等。另外,要引导对本专业兴趣低的大学生主动参加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活动,明确自身的兴趣和追求,为将来进入相关领域做好准备。

(三)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开展有意义、有难度、吸引力强、品位高的校园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乐于投入精力,能够释放潜力、发挥专长,增强自我信心。要注重大学生的兴趣点和校园活动的实效性,对学生能得到锻炼的校园活动不拘一格,褒扬先进。要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校园活动的层次,比如实践类活动应与企业和生产紧密结合;兴趣、竞赛类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吸纳国内外爱好者共同参与;科技、文学艺术类活动应争取得到业界权威的支持和参与等等。

(四)重视理财能力的培养

重视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要关注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趋势,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宿舍风气,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意识,让大学生注重个人内涵发展而不是外表的光鲜,避免盲目拜金和崇尚奢靡。

总而言之,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获得较好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1] 王雁,孙延超,李长江,等.医学生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47-250.

[2] 高长松.大学生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段海燕.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4] 周杨.师范类大学生生活应激,情绪智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5] 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充实感生活费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发愁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