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训练中软组织损伤预防的生物学思考

2014-01-11黄文砚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肌群稳定性负荷

黄文砚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与体育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军事训练中软组织损伤预防的生物学思考

黄文砚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与体育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从生物学的视角对一些军事训练伤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认为:身体功能性动作存在缺陷;对在运动过程中原动肌的工作方式和对抗肌的协调性与力量发展认识不足;以及对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神经肌肉控制和非衡状态下动静运动方式的快速转换训练认识不足,均是造成军事训练伤的主要原因。

军事训练伤;身体功能动作;原动肌;对抗肌;核心稳定性

肌肉、肌腱、筋膜在骨和关节上的位置和附着方式是人体得以运动的解剖学基础,由此带来的肌力、柔韧等不平衡和不协调是造成军事训练伤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软组织损伤的原因将有助于预防军事训练伤。

1 克服人体基本运动功能上的不足

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以基本动作模式为基础,它属于功能性动作,专项训练中所有的动作技术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稳定而正确的动作使身体各个部分保持平衡协调的排列状态,并有效传递动力,发挥出最高效能。如果身体基本运动功能存在不足,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将使局部负担太重或代偿性过多而产生损伤。Gray Cook对此提出功能动作测试体系,他将人体重要的基本功能动作分为7种:深蹲、跨栏架、弓步蹲、肩关节活动度测试、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躯干的旋转稳定性。通过重复测试筛查人体的基本动作完成质量情况,发现动作的有效性、代偿部位、力量和能量传递的损耗部位,排除人体危险动作模式,从而避免在长期的重复训练中可能出现的训练损伤[1]。例如,通过筛查发现动作的灵活性存在问题可能是由于肌肉组织延展性功能不良导致,而组织延展性功能不良又可能由于主动或被动肌肉功能不全、筋膜、神经紧张、肌肉过度肥大等原因导致。每年入伍的士兵或学员在入伍前多数没有经受过系统的训练,他们的身体姿态、肌力和神经的协调控制上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他们的基本运动功能差异很大。当面对长期而又负荷越来越大的军事训练时,一些身体基本功能性障碍将成为动力链中最薄弱的部位,在长期的刺激下自然导致运动损伤。例如,踝关节灵活性缺失导致落地时膝关节缓冲不好,受到冲击力增加产生疼痛,或者导致膝关节偏离正常位置,使得前交叉韧带产生急性或慢性损伤。因此,在军事训练中应定期加强身体基本动作功能的筛查,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训练以预防运动损伤。

2 认识原动肌的工作方式和负荷部位

人体运动中原动肌是最主要的发力肌群,它是主动收缩去完成动作的肌肉或肌群,既有单关节肌也有复杂的多关节肌群。军事训练中如果对原动肌的位置形态、起止点不了解,将无法判断原动肌在训练中发挥的具体功能,也就无法根据肌肉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持续的训练过程中,部分原动肌负荷过重出现劳损或整个肌肉的动力传动链出现弱链而导致损伤。

对原动肌的工作方式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损伤。例如腹直肌损伤,一般发生在腹横肌和腹斜肌在耻骨结节处的共同止点——联合肌腱,即腹股沟镰上,或是发生在腹直肌与耻骨的连接处和肌肉肌腱连接处[2]。在军事训练中仰卧起坐和跑都是重要的考核科目,在训练过程中常常将直腿仰卧起坐作为疾跑的腹肌主要练习手段,但是两者对于腹直肌的工作要求是不一致的。直腿仰卧起坐中身体姿势为下固定,腹直肌下端在骨盆固定,负荷刺激最大的是腹肌的中上部。疾跑时人体躯干基本保持不动,下肢做周期性后蹬、前摆和支撑运动,同时髋关节与下肢一起做送髋、屈伸运动。此过程中,腹直肌上端作上固定,腹直肌的下端作急剧的拉长和缩短的动力性工作,尤其在腿后蹬并向后摆动至最大幅度时,其腹直肌下端拉伸的幅度已远远超过仰卧时的水平角度,所承受的收缩力也远大于仰卧起坐。因此,错误的练习方式可能使整个肌肉动力链产生肌力不平衡,强大的后蹬力量与薄弱的前摆力量不匹配将导致腹股沟拉伤。

对原动肌群的负荷部位认识不清也容易造成损伤。许多动作都是通过大肌肉群先发力再传递到小肌肉群收缩做最后发力。如果对参与工作的原动肌群、负荷部位和顺序不了解,则常常会在训练中造成损伤。例如,军事训练中经常出现攀爬障碍形成的足拇趾肌腱炎。这种情况主要是负责蹬伸做功的原动肌群肌力不均衡导致,在训练中负重提踵和单足跳可以训练到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的力量。但是小腿三头肌是最大的原动肌发力肌群,当身体在伸膝和半高蹲位置练习时,拇长屈肌、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受到的负荷刺激非常小,尤其是拇长屈肌等足底小肌肉群力量很难练习到。如果训练时将动作改为屈膝提踵练习,此动作与攀爬障碍时初始发力时姿势几乎一致,小腿三头肌因为起点在股骨上以至肌肉呈松弛状态,不能很好发挥作用,致使拇长屈肌等小肌群力量得到很好的负荷刺激。

3 发展对抗肌的协调性与力量

过于注重原动肌的训练而忽略对抗肌的训练容易造成损伤。当对抗肌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时,就不能有效减速和很好地控制肢体的运动幅度,特别是那些需要快速启动、急停和突然爆发性用力的动作,常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的损伤。

首先是对一些活动幅度较大的关节肌群练习不足。比如肩关节旋前、旋后力量,腰腹伸展力量,膝关节伸屈力量的不平衡常常是运动损伤发生的诱因。投手榴弹中易发的肩关节损伤就与肩关节旋前、旋后肌群力量严重不平衡有关,如能针对性地加强旋后肌群的训练,调节两种对抗力量的平衡,可以很好地预防肩关节的损伤。

其次是针对对抗肌的力量发展认识不足。如月国绳肌损伤。下肢是军事训练密集的部位,特别是各类跑的训练更是造成下肢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根源。月国绳肌与强有力的股四头肌相对应,在训练中过分注重股四头肌的训练,采用负重半蹲、跳跃练习和台阶跳等训练手段都是针对股四头肌,很少有专门针对月国绳肌进行的练习。月国绳肌在跑步和跳跃运动中起伸髋、伸大腿的作用[3],如果月国绳肌的肌力不足股四头肌的60%,与其相拮抗肌群股四头肌的过度爆发性用力就极易造成月国绳肌损伤。力量较差的月国绳肌在长时间的负荷练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疲劳导致肌肉收缩的不应期延长,不能与股四头肌的收缩与放松转换保持一致,也会产生损伤。

最后是对抗肌柔韧延展性差引起的损伤。对抗肌不仅指单块对抗肌,也包括多块对抗肌合力形成的一组对抗肌。如果对抗肌群间彼此的柔韧度存在差异,在做动作时柔韧程度低的对抗肌首先会受到伤害。比如,月国绳肌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和股二头肌短头,虽然三块肌肉起点都在坐骨结节上,但是半腱肌、半膜肌的止点分别在胫骨上端内侧面和内侧髁后面,股二头肌长头止点在腓骨小头上,在疾跑过程中,特别是前摆腿在摆动末期着地前,股后肌群的解剖位置决定股二头肌长头被拉长的幅度远长于半腱肌和半膜肌,在前摆腿着地时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瞬间接近体重的5倍左右,此时股二头肌长头受力为最大,如果股二头肌长头的柔韧延展性差则容易出现损伤情况。

4 加强核心稳定性训练

长期以来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更多的是注意动力肌群的训练,而对固定肌群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训练不够。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将核心力量或核心稳定性作为研究的热点,认为它与训练效果和预防训练伤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即运动技术运用、动作完成质量和预防腰痛、以及四肢特别是下肢的损伤关系密切。如果核心区力量不够,在做动作时与高度发展的四肢肌肉相比,则表现出较差的稳定性,容易破坏运动中的动力传导链,在急剧的爆发性练习中容易出现急性损伤,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肢体代偿性负荷,导致局部负荷突然加大而产生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4]。身体核心区不仅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也是人体最大的核心稳定控制区,它控制身体重心运动轨迹,构建力量支点,传递力量。如果参与运动的肌群越复杂,运动与稳定的交替越快速,相对参与控制的核心肌群力量和神经协调控制能力越薄弱,其损伤产生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加强核心训练对于预防军事训练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训练神经系统对躯干和肢体进行精确控制的问题。例如,快速行走通过400 m障碍中的水平梯或独木桥时,如果核心区本体感受功能较差,势必影响下肢的行走稳定性而摔下来造成损伤。因此,通过神经肌肉训练可提高受训者处理、利用感觉信息以协调和提高肌肉力量,也可以提高受训者在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模式下各个关节的稳定性。

其次是核心稳定性深层肌群训练的问题。脊柱是人体骨骼结构中的较薄弱环节,在长期的负荷刺激及各种复杂的运动中极易造成损伤。核心力量练习可以固定脊柱、骨盆,促进肢体形成稳定而正确的运动姿势。但通常的训练中只涉及到浅层大块发力肌肉,而深层的稳定性肌肉却很少涉及。由于军事职业的关系,腰背痛是装甲兵最主要的训练伤,且远高于炮兵和步兵。而多裂肌在降低下背痛的预防中有着重要意义,它处于腰部肌肉中的最内侧,起自椎板的肌纤维,止于下一腰椎的横突,腰椎关节突除了腹侧直接和黄韧带连接,其它全部被多裂肌覆盖,它在脊柱突然失平衡时预先收缩,使1~3个腰椎节段紧张度增高,增加稳定性,起到了保护腰椎、定腰椎的作用。其深层多裂肌对腰L4/5节段稳定性的贡献高达2/3,慢性腰痛病人的多裂肌在脊柱突然失衡时则呈现收缩延迟,力量下降[5]。

最后是稳态或非稳态情况下的静力与动力运动方式的快速转换带来的损伤。这种稳态与非稳态的运动模式对于核心肌肉的柔韧、力量和神经协调要求极高,尤其是军事训练活动中那些非周期型和变异性组合的技术动作极易导致损伤。以手榴弹投远为例,除了上肢力量外,它还需要一个稳定的身体重心旋转基础,挥甩过程中身体核心与下肢协调合作,平稳地将身体重心做转移,将下肢的力量有效转移到投掷臂上。在此过程中,身体重心移动距离越大产生力量越大,要求的核心稳定性越高,核心力量起的作用越重要。如果腹斜肌群无力将会降低躯干稳定性,腹斜肌延展性差将出现拉伤,髋关节外旋肌延展性差将限制移动范围,臀肌无力将影响脱手瞬间爆发力的启动等等。任何影响重心稳定转移的因素都将导致动作技术发生变形或出现损伤,甚至导致投弹出现危险。

[1]Gray Cook.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 [M].张英波,梁林,赵洪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439.

[2]姜咏,王晓东.腹股沟部损伤机制与预防及康复措施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11(3):43-45.

[3]伍君仪.5大训练预防体育中考运动损伤[N].广州日报,2012-03-17(4).

[4]王安利.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24-328.

[5]邵诗泽,张恩忠,付松,等.腰骶段多裂肌的形态特点及功能意义 [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28(1):17-19.

Consideration on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logy

HUANG Wen-yan
(Militar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Military University of PLA,Chongqing 400038,China)

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some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biological perspective,and by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injuries in military training include:the function of the body movement defects;the process of movement,the lack of understaning of the agonist’s working mode and antagonist coordination with strength development;lack of Neuromuscular- control core stability training.Under the unstable state,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rapid conversion training between static and dynamic movement patterns.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body function action;agonist;antagonist;core stability

G804.53

A

1671-1300(2014)02-0099-03

2014-02-26

黄文砚 (1978-),男,江苏沭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

猜你喜欢

肌群稳定性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