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01-11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

国防 2014年7期
关键词:动员军民国防

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 桂 锋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国防动员建设中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着眼提高国家整体建设的综合效益,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发挥国民资源军用潜力增大的优势,坚决贯彻军民融合方针,统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与国防动员建设,把国防动员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体系,依托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坚持固本强基,进一步拓宽融合的领域

习主席指出,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就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有利契机,从打牢基础入手,推进军民融合在更宽领域和更广范围深度发展。

一是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嵌入”。要抓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落实“经济与战备兼容、平时与战时衔接、军需与民用一体”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规划、经费预算、项目监督管理等环节贯彻国防需求。相关部门和行业在组织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通信光缆设施等大型项目建设、大型企业升级改造时,要征求军事机关和国防动员机构意见,贯彻国防需求,落实军事功能。军事机关和国防动员机构在规定实施国防建设项目时,要注意增加民用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在战备物资储备中“结合”。以作战急需的技术装备物资动员为重点,建立战略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货币储备相结合的物资保障体系。依托国家、地方现有仓储体系,重点储备应战应急和军民通用物资,建立起双向多能、军地互补的多元化储备格局。抓好物资供应站、物资仓库、油库和加油站、医院、食品生产线等后装保障动员准备,保留升级现有军工企业转(扩)产或军品生产线,指定部分民用企业战时承担军品生产任务,打牢应急生产基础。加强经济、装备动员中心建设,形成以动员中心为核心、以分散储备为辅助的动员保障网络。

三是重视在文化建设领域中“纳入”。要推进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发展,必须加强文化融合,转变思维方式,破除思想禁锢,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科技水平引领融合式发展。要借助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把国防教育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理论学习、各类学校素质教育和培训、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扩大国防教育普及率。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发挥地方丰富的特色历史资源优势,依托“青年民兵之家”、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出资、军地联办,把弘扬优良传统、培育优良作风纳入主流媒体宣传计划,形成繁荣、生动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局面。

四是突出在信息技术产业中“链接”。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基础与核心,具有很强的军民兼容性,发展势头迅猛,融合潜力巨大。要借助地方信息技术发展优势,通过嫁接、移植等方式,把地方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前沿学科和领域中的创新成果融入国防动员和军队建设,不断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水平。把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融入地方数字化建设发展战略,利用地方现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扩展国防动员指挥网,建立军地互联共用的指挥通信网络;要加强情报信息中心、军地情报协作机制建设,构建军地互动、融合共享的大情报体系;要依托地方信息产业企业、通联保障行业对口储备国防后备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网络安全、电子对抗、伪装防护等专业分队,实现信息化人才通用。

二、强化常态运行,进一步健全融合的体制机制

习主席强调,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首先,要专设组织机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涵盖内容广泛,涉及部门众多,各级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科学统筹,搞好顶层设计,推动持续发展。要由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和驻军单位领导参加,组成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导机构,研究会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事项。领导机构要下设日常工作办公室和专家咨询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计划与协调,接收汇总军地需求,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需求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论证,组织拟制军民融合发展建设规划和法规政策,检查督促军地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等;专家咨询机构聘请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及建设规划的评审论证和检查指导,以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序开展。

其次,要完善运行机制。要想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仅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还不够,还应着眼常态化运行,建立起需求对接、规划计划、检查评估等一整套保障融合发展有效运行的机制。

一是需求对接机制。军队系统的需求应由驻地军事机关牵头收集汇总,经初步评估审核后提交本级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地方重大建设项目贯彻军事需求,由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组织驻军单位研究提出意见建议,经评审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纳入本级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军地之间要定期召开协调会,会商有关问题。经军地会商研究确定的军民融合发展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是规划计划机制。依据国家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战略规划,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制订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主要目标、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据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制订年度军民融合项目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单位、项目进度、质量指标、经费保障等具体事项,作为项目检查验收的基本依据。

三是检查评估机制。对各级军民融合项目落实情况,要通过人大和政府系统实施法律和行政监督,通过国家和各省(市)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主体监督,通过行业系统实施辅助监督。各主管机构要定期对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抓好任务落实。适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验收和评估,对不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的建设项目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不受损失。对参加军民融合发展的企业事业单位,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和经济补偿;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表彰和奖励,树立奖惩分明的旗帜。

第三,要健全法规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坚持走依法融合的路子。

一是制定专项法律,确保有法可依。要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国家层面上制定颁布《军民融合促进法》、《军民融合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原则、目标任务、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法律责任,规范军民融合项目的立项审批、监督问责、成果转化、补偿互利及纠纷解决等具体措施。要把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做法,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加以固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军民融合有效落实。

二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要突出军事机关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中的执法主体地位,省军区系统应根据地方人大、政府的授权,与地方政法部门一道,共同监督处理军民融合发展中的涉法问题。同时,协调各级政府将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列入执法检查范畴,对不执行军民融合法规、不履行国防义务、给国防建设带来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实施处罚,确保其权威性、严肃性。

三是搞好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法律法规的施行,既要有强制性要求,也需要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要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将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列入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合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制氛围。尤其是应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列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教学内容,努力培养一大批军民融合发展的明白人、带头人。

三、把握关键环节,进一步发挥融合的效益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具有强大综合效益的新的伟大工程,融合是方法、发展是目标、双赢是落点。只有找准军民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满足军地双方需求互补互利,才能融得密切、融得深入、融得持久。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同出,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强势。

第一,在思想上确立“共赢”理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军地双方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加强思想融合,牢固确立“共赢”理念,防止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要充分认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在观念上实现由“单独发展”向“共同发展”、“单向合作”向“系统共建”、“贴近式发展”向“融合式发展”的转变。

第二,在建设中兼顾“双向”需求。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兼顾“双向”需求,这既是源头,也是动力,更是导向。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各项改革、组织产业调整以及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要充分考虑国防需求,从投向投量、方法手段、发展途径等方面,科学引导社会资源在军事领域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做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思考、有机结合、统抓统管,实现军用与民用、平时与战时紧密衔接,有效推动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诸要素全方位、深层次交流融合。同时,要积极协调本地驻军,在国防建设项目上尽量增加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最大限度提高国防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国防项目、军事设施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支援作用。

第三,在实践中实现“两力”提升。多年实践充分证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生产力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当地驻军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作风优势,切实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与部队所能结合起来,组织协调驻军积极投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主动承担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生态环保以及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努力在支援经济社会发展中育兵、练兵、强兵,为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作贡献。另一方面,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和排难解困意识,充分利用地方的改革和发展成果,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科技力等方面,为部队战斗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拓宽军民融合领域、创新军民融合形式、丰富军民融合内容,努力实现战斗力和生产力共同提升。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国防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