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市县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意见

2014-01-11河南省军区司令部作训处李长鑫姚华伟

国防 2014年9期
关键词:民兵教练员基地

河南省军区司令部作训处 李长鑫 姚华伟

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是组织民兵集中训练的重要依托和平台,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市县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是民兵综合训练基地的主体和基础,对民兵军事训练质量效益的影响很大。新形势下,应围绕实现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按照“设施配套完善、训练手段先进、队伍素质过硬、管理秩序正规、效益发挥显著”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市县民兵综合训练基地,为搞好民兵军事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理清建设思路。与现役部队教导(训练)机构相比,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重点、人员组成、训练对象、管理使用和保障模式都不相同,必须积极适应形势要求,在把握特点、遵循规律中推进训练基地建设。一是要坚持优先发展。军分区(警备区)和县(市、区)人武部要把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全面建设规划,按照“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做到党委议事首先关注、机关指导优先帮带、建设计划优先安排、经费保障优先投入,切实形成党委统揽、主官主抓、机关合力、上下结合建设训练基地的强劲势头。二是要注重军民融合。加强训练基地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责任,军地双方应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搞好训练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和保障。政府要根据同级军事机关需求,将训练基地纳入当地建设总体规划,在政策、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三是要突出专业特色。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原则和“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三级分层组训要求,根据担负任务、区位实际、地方资源等条件,市级应突出2至3种、县级应突出1至2种重点专业配套建设训练设施,力求把训练基地建成既具备专业性特点,又具备综合性保障能力的场所。四是要有效整合资源。军分区(警备区)依托教导队,采取一个机构几块牌子的方式挂牌,按照“可改建的不新建、能合建的不单建”的原则建设训练基地。距离省辖市市区50公里以内的县(市、区),原则上可与省辖市合建训练基地。远离省辖市或交通不便,不能依托省辖市训练基地组织训练的县(市、区)应单独建设训练基地。

突出建设重点。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自身定位,科学筹划部署,始终扭住建设重点不放松。一是要满足训练需求。依据年度训练任务,结合单位实际,按照“合理规划、规模适度、勤俭节约”的原则,规划训练基地一次性承训能力,年度训练任务不足1000人的一次承训能力应不少于120人,1000~2000人的一次承训能力应不少于200人,2000~3000人的一次承训能力应不少于260人,3000人以上的一次承训能力应不少于300人。二是要完善设施功能。按照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保障区分类进行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教学区应按照规定要求重点建设“五室、四场”(多媒体教室、专业训练教室、教员办公室、训练资料室、训练器材室、兵器室和共同课目训练场、轻武器射击场、专业技术训练场、战术训练场),办公区和生活保障区应重点建“四室、一厅、一舍”(值班室、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餐厅和宿舍),有条件的还可单建文体活动室和卫生室。三是要提高信息含量。按照“学习新装备、掌握新技能、研究新战法”的要求,建设训练基地时配备电化教学设施和模拟训练器材,确保能够开展电化教学和模拟化训练;通联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建立内部局域网,实现网络化训练和考核;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完善一体化指挥平台和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条件。四是要健全规章制度。军事机关按照职责权限联合同级地方政府出台“建”的法规,制定“管”的措施,配套“保”的办法,从规模标准、功能定位、产权归属、经费来源、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共建共管、共用共保等方面进行规范,切实解决“怎么建、怎么管、怎么保”的问题,确保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建强教练队伍。教练员队伍是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规范化训练、提高训练质量的关键所在。应针对民兵教练员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人员不够稳定、教学水平较低、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民兵教练员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合理配备。按照“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标准要求,市级民兵综合训练基地编配教练员10至13名、县级民兵训练基地编配教练员3至5名,科学配备民兵四会专业教练员,确保训有教头、练有骨干。二是坚持择优选拔。采取人武部推荐上报、军分区审核把关的方式,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质良好,热爱教学工作,军事技术过硬的复退军人作为选拔基本条件,从服役时间在5年以上、有过骨干任职经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基础的复退军人中挑选专职和聘用教练员,并要求各人武部选拔2~3名素质过硬的现役干部担任兼职教练员,形成一支以专职教练员为主体、兼职教练员为骨干、聘用教练员为补充的教学人才队伍。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专业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培训、专题培训、函授作业,多为教练员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突出民兵预备役人员应知应会基础知识、武器操作、组织整顿、征兵工作、四会教学、安全防护等内容的教学训练,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知识,开阔教学思路,造就一批懂专业、会教学、善组训、能管理的教学人才。四是加强管理教育。按照专职教练员集中管、兼职教练员单位管、聘用教练员合同管的方式,探索教练员队伍正规化管理的方法手段;依据条令条例建立健全教练员一日生活、备课试教、评教评学、跟班作业等一系列制度,注重抓好落实,确保教练员队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教练员的政治思想、作风纪律、教学成绩等情况每年考核一次,不适合的终止合同淘汰出队,以增强教练员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保证教练员队伍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民兵教练员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我的基地我的连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民兵”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