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步京西之:缘宿沿河城

2014-01-10阵雨

北京纪事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家院沿河四合院

阵雨

据史志记载,沿河城因扼守燕山山脉的几道山口水口曾称“三汊村”,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城后,才始称“沿河城”。为何称之为“城”,我想就一个缘由:围村建城墙,御敌保京城。这座“城”自从建成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00多年间,经历过的战事虽然没有太多的记录,但作为战争要塞和军事重地,可以想象一定经过大小战事无数,战事也一定给这座“城”带来过无数的创伤。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以及周边地区,曾是八路军平西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寇的重要关隘要所。这里曾有一战,平西抗日军民共消灭300多名鬼子。在沿河城村东,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记录着数十位烈士的名字,其中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就有45人。

走进“城”里,已经接近晚上7点半钟,街道的路灯并不是很明亮,一家农家院电视机播放的央视新闻联播已经到了国际部分。小城很静,除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吠,再有的就是城里人在农家院饮酒时传出的笑声了。我一边寻着适合我的住所,一边欣赏着小城的风雅韵致。

前面的“连凤农家院”很好!一位老大爷向我介绍。

进门观看,奇石入目,花草沁脾。城里来的一对父子正在院中说笑着就餐。桌上两盘菜:金黄的摊鸡蛋,雪白的农家豆腐。观之,嘴生津,自想住在这里已经七分满意。

进屋观看,墙壁雪白,书香入心。一张大床紧靠窗台,窗明几净。东墙电视机一台,节目近百,心想央视五套直播中国恒大与日本柏太阳神足球赛事,可一睹为快。想着想着,满意度又增三分。于是,放下背包,决定夜宿“连凤农家院”。

也是金黄的摊鸡蛋、雪白的农家豆腐两道菜,不同的是俺比那对父子多了“蒙古一口杯”。独坐桌前,把酒赏星辰,品咂好生活,好不快哉!

院主人与我闲聊,聊着聊着,竟然聊出了一段缘,聊成了“一家人”,聊出了我对主人家的敬意。

主人姓王名自义,是铁路工务沿线的一名职工,未曾想竟和我同是铁路人,同在一个单位。不同的是他为工务人,在基层;我为新闻人,在机关。我惊喜并不相识的“一家人”竟在沿河城相聚在一起,这岂不是天赐的缘分吗?

缘分,为我们的相聚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情感交融,带来了久远感念。相对于我,这种缘分,还带给我对主人家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这不仅是我对王自义本人长期在铁路第一线工作无怨无悔的坚守,还有的就是对他的妻子时刻为沿河城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他的妻子,是沿河城的村干部,同时还是门头沟区的人大代表。那天晚餐,她做出的饭菜特香,当然是为客人,也为我。但她听说我是新闻从业人员时,晚上立刻主动为我准备好了有关沿河城的文字资料,她深知宣传工作对沿河城的重要。如此的责任与担当,怎能不让我心生敬意呢?

欢笑,充满了小院,这种与王自义一家相聚的缘分带给我的高兴劲儿,甚至比那天晚上中国恒大足球队4:0战胜日本柏太阳神足球队还浓郁强烈。

那天晚上,缘宿沿河城王自义家,我睡得是那样香,甚至没有听到沿河城翌日的鸡叫。清晨的沿河城,空气格外清新,轻轻吸上一口气,精神就会感到舒爽。沿着窄窄的街道出东门径直走,一片苹果林赫然进入眼帘,苹果一枚枚滴溜溜的红,红得让人疼爱。观赏间,路边苹果树下,一位革命烈士的墓碑倏入视野,红色的墨迹,让我心送缅怀。我在想,位于军事要塞的沿河城,又何止一位、两位为抗战和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呢?

沿河城很美,这不仅体现它的依山,还体现它的傍水。北“城”外的水,亮得似镜,溪流虽然微小却清澈见底。水中的游鱼苗条得很,看那蒲苇的身姿也是妙曼清瘦,与岸上城墙的雄浑比之,阴柔了太多太多。水岸边绿草青青,人造的木桥,石凿的篆字,弯弯的小路,静候佳人孩童的秋千,在佳木林立的空间,尽显和谐之美、文化之美和休闲之美。难怪有人为这诗情画意的所在起名为“憩园”。

告别“憩园”到西门,西关半坡上的邮局惹人眼目。这所邮局过去为“下衙门”,原为老爷庙,供奉着关羽、周仓、关平塑像。后因有城防事务的驻兵把守,故称“下衙门”。

西门,称“永胜门”,类似北京城的“德胜门”。是沿河城出兵打仗和抵御敌兵最重要的城门,也是沿河城保存最完好的城门。在这里,曾发生过无数刀兵相见和枪林弹雨的血腥战事。但而今,这里已经成为“城”里“城”外百姓快乐往来的必经之处。沿河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从这里“进城而去”。

进得西门向东而行,古戏楼、老君堂、索记银楼等古迹临街而建,有的依然保存完整,有的只剩下片甲痕迹了。我扼腕叹息小城历经战事和岁月的变迁,曾经的景象竟变得累累伤痕,但饱经沧桑的小城依然忠于职守,傲然挺立。我欣喜沿河城古朴的民风还在,虽然这里曾经狼烟四起、兵戎相见,但掩映于山水之间的美好情感,让人感到这座“山城”的妩媚与热情。

游够游透沿河城,是我昨日喝小酒儿时的话,但一个没做任何准备就懵懵懂懂来到沿河城的我若想游够游透又谈何容易。然而王自义却记住了我的“酒话”,也是从昨日起,他早已为我勾画了一幅线路图。早饭时告诉我:“我要为你当向导!”我又是一次喜出望外,感动的同时心里狂叹着:“缘分啊!”

早饭后,王自义先是带我来到了两户沿河城最古老的四合院。若是冒猛来又没有好的缘分,我想又有多少人能看到沿河城最古老的四合院呢?

两个四合院,分别是151号和145号。151号为二进四合院,145号为四合院带东跨院。两个院虽格局不同,但绝对曾经为有钱人居住。两院无论门楼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无不尽显主人的文化品位。尤其是石雕的门墩儿、砖雕的影壁飞檐、木刻的门窗家具以及诗境的壁画,见证着曾经主人的内涵。走进院中,富庶大气的院落虽已变得斑驳,但黄澄澄的玉米、滴溜溜儿红的大枣、火串串儿的辣椒以及晾晒的豆角茄片儿,亮相着四合院新主人幸福的生活。我更动容于两院主人是那样的好客。他们在院子里讲解着院子的来历,在屋子里介绍着墙上相框里的亲人,甚至让我与他们一起吃早饭。我感慨四合院主人也许更迭几代、十几代,但贤德善良的家风没变。我感慨纵是小城再经过千秋万代,四合院可以没,栉风沐雨依然的古迹可以没,但永远会庆幸的是,深植于沿河城百姓骨子里的美好传承永远会在!

告别院主人,坐上王自义亲自为我驾驶的摩托车,按照他为我设计的线路图“索骥”而去。“沿河城革命烈士纪念碑”让我感受了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沿河口敌楼和更远的一线天,让我领略了这一带曾经军事存在的重要。但坐在王自义摩托车之上,我更感到的是大山里的真情是那样弥足珍贵。坐在摩托车上,风很硬,身很冷,但心里特润、特暖,我为修得的缘分高兴!

走时,紧紧握着王自义的一双大手,温暖、有力。松开时,我已经预感未来的沿河城,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亲情缘续,我相信那时,一定特美、特爽!

猜你喜欢

农家院沿河四合院
农家院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题小园自种花椒树
收稻谷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九九歌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
九九歌
农家院里的升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