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惠民:以传承、推广来回馈戏曲艺术

2014-01-10咪拉

北京纪事 2014年1期
关键词:评剧艺术团惠民

咪拉

北戏艺术团,师资展示的舞台

从中国评剧院到北戏工作已近8年了,这8年中,马惠民对于学院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如今的非常热爱,对学院、学生都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感情。其间完成从舞台到教育部门两大完全陌生环境的转变,马惠民说:“不能简单地用酸甜苦辣来概括,到学院之后,我相当于读了一个本科、一个研究生。”

2006年,根据学院的发展,需要一个对外衔接的窗口,同时给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北戏成立了艺术团。学院的每位青年教师、优秀学生都是艺术团的团员,马惠民任常务副团长,主持日常工作。2007年在北京市教学评估中,艺术团组织了一场大型评估晚会,有戏曲的展示,也有音乐、舞蹈等,由北戏青年教师和学生共同演出,得到了各大高校专家教授的首肯,甚至有专家说:“你们学院评估的文字方面我们可以不看了,这台晚会足以证明你们的师资力量!”

在马惠民的努力下,艺术团成为学院两大盈利部门之一,成立当年就给学院盈利80多万元。艺术团经常送戏到基层,去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演出,参加国防大学外国军官来院交流观摩,以及去美国大使馆参加一些外事活动等。有一次外交部长唐家璇的夫人在恭王府举办活动,招待70多位外交官的夫人,北戏艺术团为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综合艺术晚会。2009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梆子荟萃”晚会,在香港、澳门演出,由马惠民带领的艺术团承接,组织了全国13个院团,在广州集训几天后,到香港演出十几场,非常轰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全程跟随。迄今为止,艺术团演出500余场,参与了“百姓周末大舞台”“民族艺术进校园”“星火工程下乡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

就在采访前几天,马惠民刚从日本回来,中国戏剧小梅花艺术团受邀到日本,7天行程6场晚会,演出非常受欢迎。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队伍一行15人,9名学生,所有服化道全部由马惠民一人担任,因为人员名额非常紧张,除了学生还有中国剧协的领导。整场演出中平均每名学生要赶三四个活儿,一个节目结束后马上下台化妆。即使如此,演出仍取得轰动效果,日本民主党党首和议员观看了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每场演出合影留念至少持续一两个小时。

取得如此多的成绩,马惠民说艺术团其实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和能量,“艺术团在对外宣传、衔接、推广,展示学院师资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学院以教学为主,一切都要给教学让路,所以演出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前不久大兴农民艺术节开幕式上,我们艺术团50多名师生组织了开场节目,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艺术团正在院领导的支持与领导下蓬勃发展。

地方戏曲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北戏地方戏曲系成立于2010年。因北京市原副市长张百发酷爱评剧,对评剧的发展和传承非常关注。北戏以前举办过5期评剧班,但上一届距今已有13年了,所以张百发特别着急,问马惠民:“你是北戏唯一在职的评剧艺术家,你怎么考虑的?”老市长这一问,马惠民连夜起草了一个报告,做了详细的摸底调查,结果非常震惊。

众所周知,评剧最有影响的区域在北方,东北三省的艺术学校都有评剧专业,而马惠民摸底之后发现这三个地方的戏校把评剧专业全部砍掉了!最让人不解和痛心的是河北这个评剧大省,包括天津市都把评剧专业取消了,只有唐山还有一个评剧班。马惠民意识到评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很大的问题,“中国评剧院地处北京,是评剧的统领和大旗。在中国评剧院最火爆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以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魏荣元为首的一大批艺术家。如果中国评剧院搞不下去了,那评剧就要销声匿迹了。”老市长跟北戏院领导谈,由马惠民来主持整个地方戏曲系的招生工作。

北戏接到老市长的指示精神马上组织工作,首先招生就面临巨大的考验:这是2009年,在多媒体艺术的冲击下,评剧已经不复过去的辉煌。马惠民跟院领导保守估计招生25人,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班级编制,一般班级建制在五六十人。没想到在各方的努力下,2011年地方戏曲系第一届学生和2012年第二届,加上大专班,评剧一共有105名学生,出乎院领导和马惠民的预料。评剧办学成果之后,刘侗院长又加大力度,招收了梆子、曲剧、相声、曲艺,加上评剧一共5个专业,学生共158名。全部教师都是外聘的,有评剧院退休的艺术家,梆子团、曲剧团的艺术家,相声是跟郭德纲的德云社联合办学。

马惠民说,五大专业中最困难的是曲艺班,成立之初考虑到北京琴书、天津琴书、西河大鼓等诸多表演艺术形式在逐渐流失,考虑到专业的必要性,算是一个挽救。成立后招生工作费尽周折,报名不踊跃,北京曲艺团的王树才到甘肃拉来学生,可惜他们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好多学生没有考上。北京市委组织部的老部长听说曲艺班在招生,派来了几位曲艺团的资深老师来教学,北京市文化局局长也先后几次前来调研,这才撑起了地方戏曲系的五大专业。

马惠民说:“地方戏曲系成立3年多,深深感觉到教学这份责任,也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求知欲,跟学生的感情一步步在加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全系158名学生我都能叫出名字,也深深感觉到担子沉重的分量。刘侗院长来了以后搞了一个少儿戏剧场,成为北京戏曲舞台的一大亮点和品牌,我们地方戏曲系特别是评剧班积极配合参与,排演了《秦香莲》,产生了很好的效应。整个少儿戏剧场只要是评剧班的学生演出从来都是爆满,《秦香莲》被中央电视台录播、天津电视台现场直播,演出相当轰动。”《秦香莲》之后,地方戏曲系又给大专班的学生排练了一出原汁原味反映老北京生活的《什刹海》。这出戏被评为文化部优秀剧目,既锻炼了学生,也加深了他们对现代戏的理解,演出后反响强烈。

通过几年的历练,评剧班有8名学生获得全国小梅花金奖,大专班有同学获得环渤海评剧电视大赛金奖、文化部主办的中华校园奖等。现在马惠民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华美德故事”。“中华美德故事”以“雷锋的故事”“任长霞”“时传祥”“孔融让梨”为主题举办4台晚会,地方戏曲系承接了其中的一台。

采访时正值午后,马惠民还没有吃午饭,因为中午在开“中华美德故事”汇报会。马惠民说,他经常没有时间吃饭,总感觉时间很紧张,身兼地方戏曲系主任和北戏艺术团团长两大要职,一个是教学一个是推广。每项工作都让人筋疲力尽,而马惠民在稳步地前行,井井有条,他说两个部门做下来很有些成就感,而他考虑更多的是学院年轻教师如何能够衔接上,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一步步走过来,作为一名评剧演员来讲,给我的太多了,所以我要回馈评剧、戏曲,回馈这些老师、领导,就是用培养新生力量,帮助地方戏曲很好地传承发展。假如每个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只要用心去做,我想学院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评剧艺术团惠民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